【德州记忆】张明福:老德州城的“五座城门”

禹贡怀旧 2024-11-22 12:50:46

明清德州古城的五门不仅形状各异且名称多有变化,并且每座城门都曾有着自己的故事。重温并记忆这些城门的模样和故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德州地域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将自己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一、巍峨壮观的南城门

南城门为德州城的“正门”,位于今天的东方红路与解放大道交叉处,在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砖城刚刚落成时叫“朝阳门”,后于民国十八年(1929)改叫“中山门”。明弘治九年(1496),

德州城守备胡翰创建南门城楼。清乾隆八年(1743)建瓮城、门楼、谯楼。南门的门楼和瓮城均比大西门、东门、北门三门雄伟和体量大,并且瓮城门朝南,与南城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给人以豁达敞亮、威武雄壮的感觉。南门城楼属歇山式二层楼台。站在城楼上,里看——城内的大街小巷以及各色建筑尽收眼底;外看——南关、马市、米市、柴市、线市等街巷以及正南的南四牌坊、玉皇阁与东南的文武阁一览无馀。

南门瓮城为一矩形城池,上面建有关帝庙,包括山门、钟亭、三座大殿及一组僧舍等建筑物。山门位于瓮城东侧城墙上,门前有一对石雕战马;进入山门,即为钟亭,大钟为铁质,高2米,

直径1.5米左右。钟亭对面是两座由赑屃驮着的石碑,高3米左右,分别记述创建和重修关帝庙的过程。

正殿又称“关帝殿”,位于瓮城门上的正中位置,庙内供奉关帝圣君的彩色泥塑坐像,其左手托《春秋》,右手捋胸前长髯。身后为周仓和关平的站像,周仓手握青龙偃月刀,关平双手抱黄绫包裹的大印(即“汉寿亭侯将军”印)。其东为“三义殿”,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塑像正殿的西面为“娘娘殿”,里面供奉着一尊女神塑像,有人说是碧霞元君,有人说是送子观音。经房和僧道居房位于瓮城的西城墙上。随着瓮城门上所住的僧道人士越来越多,吃水成了大问题。到城下挑水走马道,走街串巷,要走很远才能找到水井。为解决吃水这一难题,僧人们便在瓮城的东城墙上打了一口水井,并安装了提水的辘轳,据说提水井绳有三四丈长,成为德州最高或说是井筒最深的水井。

南门城外护城河上有跨河吊桥,桥长10米,宽6米,厚0.8米,和平时期静躺在护城河上,任凭进出南门的车轧人踩;遇有战事,守城人则在城上用铁链把桥头对外的一侧吊起,将攻城者挡在护城河外,从而保彰城市安全。南门瓮城因面积较大,清末民初里面建起了民房,迁来的住户形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街道。路西有一棵大槐树,树下是有名的“刘烟袋锅”摆的地摊,卖旱烟袋、玉烟嘴、火镰及燧石、烟叶等。护城河两岸也盖起了各种铺子,如裁缝铺、“一条龙”饭馆等,和南门外大街连成了一片。

1914年,德县政府设“通俗图书馆”于关帝庙内,三义殿被开辟成阅览室。

1929年,将永庆寺改为山东省第十二中学,永庆寺僧人被赶到关帝庙内,这里也就成了僧道两家的居住地。清朝末年德州商会初建时,也曾在关帝庙僧舍内办公。

南门发生的故事有二:一是日本间谍僧堂“挂单”;二是红枪会首领崔志中战死在南门城下。

那是1936年夏天,一个法名叫“能法”的年轻和尚到关帝庙来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单,指僧堂里的名单;行脚僧把自己的衣物挂在名单之下,故称挂单),就住在僧舍里。他是日本特务,披着佛教的外衣进行间谍活动,时间不长,引起关帝庙道长绪和的怀疑,随之加强了对他的询问和监视。“能法”和尚见势不妙,便星夜逃走。日伪占据德州后的1938年4月,一个身穿日军服装、腰挎洋刀的日本“随军僧”出现在德州街头,他就是曾在南门城关帝庙挂单的“能法”和尚。后来他借助日本侵略军的势力,把持德州佛教界大权,大捞钱财,后携巨款逃之夭夭。

1940年4月9日,德州红枪会首领城北胡庄村人崔志中率领2000名红枪会成员攻打德县县城,激战三小时,砸毁日军军车5辆,杀死日伪军数人。红枪会伤亡达50馀人,会首崔志忠忍着肠子从腹部流出的剧痛,一边捂着肠子一边指挥战斗,最后因失血过多而阵亡在南城门之下。

在解放后的城市建设中,1951年4月拆除南门,在原址设计修建了新华书店、人民剧场、副食楼、人民饭店。1956年拆除南城墙时,循墙基修筑了市区东西主干道东方红路。

二、三易其名的大西门

大西门又叫“正西门”,位于今天的建设街与西市街交叉处,是德州城门中唯一有过3个名字的城门。在德州砖城刚刚落成的时候叫“定边门”,后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德州城第二次重修时改称“聚秀门”,1929年则改叫“民族门”。“定边门”起名源于人们对北元势力斗争的需要。明代建国之初将北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但北元势力亡明的野心不死,时常在边境地区进行武装挑衅。定边门的用意就是希望国家的西北边境安宁。但随着明朝建国已久,北元势力渐渐不再构成威胁,故有改“定边门”为“聚秀门”的举措。

弘治九年(1496),德州城守备胡翰创建城楼。乾隆八年(1743)建瓮城、门楼、谯楼。大西门的瓮城门朝南,俗称“扭头门”。

大西门面对的是素有“九达天衢”之称的官道和素有“御河”之称的京杭运河。官道是从南门外的玉皇阁处北行,经马市街,循今西市街(市立医院西墙外)北行到大西门,再循大西门城墙北行100米过浮桥,前往景县方向。明天顺年间修建的“九达天衢”坊为官道标志。

在建国后的城市建设中,1950年5月拆除大西门和西城墙,打通了循火车站北行的迎宾路。

大西门发生过的故事也有两个:一是明清鼎革之际,德州旧明官绅殊杀大顺官员和为清军献城;二是乾隆年间深明大义的老太太颜何氏因代儿施惠政受到乾隆皇帝表彰。

明朝末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起义军占领北京后,于1644年4月8日占领德州。德州籍原明朝的几位高官谢陞、卢世㴶、赵继鼎、程先贞、李赞明等人,由于不堪大顺军的逼饷,于四月二十七日合谋将大顺军派驻德州的官员诱杀,并临时推举明庆王府后裔朱帅锨为“济王”,然后用“济王府”的名义号令周边43州县杀伪官和恢复明朝统治,成为明清鼎革时期中原大地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德州历史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济王府得不到南明政权实际支援的情况下,这些旧明官吏于当年7月1日开启“大西门”,迎接清军进城并举行拜表仪式。

乾隆二十六年(1761),德州一带连续阴雨加之运河决口,水没城砖二十层,各门皆屯土以卫。驻守德州职级最高的行政长官山东督粮道台颜希深(广东连平县人),督率文武以保城池、仓库。忽见西门内水从沟突,势如泉涌,军民惊惶无措,德州营守备徐世恩首先跳入水中,解衣塞源,蹲坐其上,兵众齐堵。水淹村民器物,随水漂流,无赖棍徒驾船抢掠,知州杨成龙亲历灾所,立拿究治。灾后,颜希深有事外出,其母颜何氏面对嗷嗷待脯的饥民请愿,曾果断代替儿子下达放粮救灾的命令。大家都在为颜希深母子擅自开仓的举动深深担忧的时候,没想到此举竞受到乾隆皇帝的表扬。

三、位于靴子帮尖的小西门

小西门又叫“偏西门”,位于小锅市东南、迎宾路以西的尚城国际(原晶华玻璃厂)院内。小西门是德州城门唯一一处没有瓮城和门楼的城门。在德州砖城刚刚落成的时候叫“广川门”,门外有明洪武三十年(1397)所建的广川浮桥。1929年改叫“民权门”,1947年6月被拆除。

小西门的来历还有这么一说,即当初修建德州城时,德州城并不是靴子型,而是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由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德州一带发生大地震,城内房屋俱皆倒塌,城西北的城墙更是坍塌殆尽,城防受损,都御史张祉和德州知州主持修复原貌。因原城墙地基是截取运河故道而筑成,属流沙质,新筑城墙不得不退到原河道的外围处垒砌,这段城墙因顺河就势也就成为了弧形。当时为了方便取水,便在倒塌城墙的豁口处修了一个简易城门,这就是靴子城和小西门的来历。开了小西门,一是方便了人们进城和取水,二是增加了对罪犯行刑的地方。其实这种说法不值得推敲,看看德州老城的南门与北门是不是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明白了靴子城应是德州砖城最初的形式,小西门也应是初创砖城时所建。

小西门是老德州城五门中最早被拆除的,时间为1947年6月。很多老人追忆上世纪50年代初,说小西门是城墙上一个上无顶、边无框的豁口。因小西门坐落的这段城墙,是从西北方向斜向东南方向略带弧形的一段城墙,所以这个豁口面向西南方向,它距离德州城的靴子尖最多有50米。门口马路出小西门向南,经“顺城街”、过“剪子股街”,直到“大西门”;向西北过广安桥进入小锅市街,经北厂街通往北厂漕粮码头,是德州皇家粮仓于正统十四年(1449)迁入德州城后,漕粮出入州城和进入运河的大道。

据桥口街老人冯良才介绍,解放前后豁口外住有四五户人家,分别住在道路两旁,他们分别以开设茶馆和烟酒小卖部以及小吃早点、修车铺等为生。由于进出城的人和车辆都要经过这里,所以此地也是迎来送往、客人不断的热闹地带。

小西门处发生的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西门战斗”。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德州时,就选中小西门南边的城墙作为突破口,与运其昌所率领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81师243旅展开了激烈战斗,连续三天的炮击终于将城墙打开缺口,侵华日军于10月3日攻入德州城内,史称“小西门战斗”。

四、拱卫京师的北城门

德州老城的北城门位于今天的胜利街北端与青年路交叉处附近,文献记载其在德州砖城刚刚落成的时候叫“拱极门”。“拱极”的含义是群星朝向北极星,取天下都要以朝廷为中心之意,故好多人解释德州“拱极门”的含义是拱极北京城的意思。但德州建砖城是洪武年间,当时明王朝的国都则是今天的南京,明永乐迁都后才改成北京,到底德州城拱极的是南京还是北京就很难说清了。

弘治九年(1496),德州城守备胡翰创建城楼。

乾隆八年(1743)建瓮城、谯楼、门楼。北门的瓮城门也属扭头门,瓮城本来是坐南面北,而瓮城门却是东向。

北城门曾留下一张满目疮痍的民国时期照片,成为见证德州老城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随着解放后的城市建设,北城门于1961年被拆除,1964年循北城墙基修筑了现在的共青团路。

历史上的德州城大西门与小西门外有西关,南门外有南关,东门外有大小东关,但北门外却是没有北关。原因是北门外面对的是一片低洼地,足足几十顷,地面要比城内低一米还多,老百姓俗称“老海”,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清德州湿地,不太适合人们居住。“老海”里面有两个村庄分别是荣庄与北营,这里的百姓年年以种抗碱耐涝的农作物高粱为生。后来政府征用北营村土地建起苏禄国东王墓,成为州城保留至今的名胜古迹。

德州北城门自明初建成后就一直形同虚设,很少开过。甚至皇家粮仓迁到城里以后,要将城里官仓的漕粮运往北厂码头走北门是最近的,但人们还是舍近求远开辟了一条循大西门到小西门、小锅市之间的专门运粮大道。不过北城门外也有一条东西便道,即出小西门,绕过城墙靴子尖处东行,过北门,到达城东门。

北城门不开启的民间说法是,州城的北门犯“太岁”。“太岁”为道教神灵的尊称,是对应天地神煞的主宰。太岁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不可冒犯。只要冒犯了太岁,当官的会丢官,经商的会折本,甚至会有家人感情不和,朋友失信,严重者会带来血光之灾等。而德州城的北门竟冒犯了“太岁”,所以自修好后就不曾开启过。但实际情况是:老海区域无法修建道路,北门一带没有形成足够人流,这就成了北门不常开的真正原因。

熬制硝盐是明中期以来德州的一项重要手工产业,从事该项工作的都是城市贫民和无地农民。他们将桥口街、小锅市、米市街附近土房下部冒出的碱土扫起来,把碱土装进带有漏斗的大锅里搅拌成粥状后慢慢加水,使土中的硝盐随水从底部渗出,名叫“淋硝水”;然后将淋出的硝水放入铁锅里熬煮,待硝水中的水分蒸发后,便得到人们所要的硝盐晶体。硝盐经过进一步加工,可生产出做豆腐用的盐卤和供制作烟花和火药的硝。清代至民国之前,德州常年驻有外地收购硝盐制品的商人,他们将德州硝盐制品转运到外地谋利。那时,城内外不少贫困户日常食用的就是这种利用碱土熬制出的硝盐。这种盐吃在嘴里发苦,但用其所腌制的咸菜却吃不出苦味,跟海盐所腌制的菜品无异。这种盐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但花钱少,又可自己生产,故在城北一带曾风靡一时。

目前所能见到的老德州城留下来的照片很少,只有日伪时期的南城门、西城门、与东南角城墙上的题名塔、以及北门与北城墙、火车站、德县县衙大门等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其中北门与北城墙的这张照片,特别具有沧桑感,原有的砖包皮墙体,已经看不清砖的模样,多数人从照片上看到的只是土墙,并且是坑坑洼洼、斑驳陆离。据86岁的冯良才先生辨认,城墙上面的砖尽管已碱的掉渣,看似土墙实则是砖包墙,并肯定该照片应是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五、与军武有缘的东城门

东城门位于今天的新湖北大街与勤奋街交叉处,在德州砖城刚刚落成的时候叫“长乐门”,后在1929年改称“民生门”。明弘治九年(1496),德州城守备胡翰创建城楼。乾隆八年(1743)建瓮城、谯楼、门楼。东门的瓮城门朝南,也属“扭头门”。东门外护城河上有座青龙桥,桥东有大东关和小东关两个村庄。在解放后的城市建设中,1958年拆除东门,1964年循东墙基修筑了新湖北路。

明代时东门内为德州卫和德州左卫头头们的宿舍区,州城著名的魏氏家族,就住在东门内。魏氏家族从四世直到十三世,一直世袭德州左卫指挥同知。明清鼎革之后,东门内(整个州城的

东北部)住进满族和蒙古族的八旗兵,起初编制不到200人,后扩充为500人,有清一代,人们习惯称其居住地为“满城”。

东城门发生过的故事特有名,即“黄三太镖打窦尔墩”。据《献县志》记载,窦尔墩系献县窦家乡瞳村人,因排行老二和长得虎背熊腰,腚大膀宽,故人们称他“窦二墩”。他家庭出身贫苦,十五岁就给地主家扛活,但平时行侠仗义,逞强好胜,有些正义感,因不满地方豪强的横行霸道,遂立志抗清反暴。

一次,窦尔墩在集市上见数名流氓欺侮卖枣的一老一少,欲打抱不平,但被一姓韩的老者阻挡。这位韩姓老人是流落民间的一名原义和团头领,他见窦尔墩为人耿直,路见不平能出手相助,遂收窦尔墩为徒,向其精心传授武术。窦尔顿仗着学成的本领,竟将作恶多端的家乡知县杀死。为躲避官府缉拿,在四处流浪中遇到静慈和尚,学得软、硬气功、轻功和护手双钩等武艺,便有了“铜头铁罗汉”的外号。窦尔墩流浪到德州城后,便在东门外开了间店铺匿藏下来。因其商业道德不好,依仗武功过硬经常欺行霸市,强买强卖,久而久之引起众人愤恨。

清初素有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神镖将”胜英,因年岁大退出江湖,也来到了德州。胜英暂居东门里教授弟子,对窦尔墩的为人很是不满,总想找个机会教训他一下。无奈自己年岁已高,力不从心,便捎信让高徒黄三泰来德州,实现自己为民除害的心愿。

黄三泰接到老师的信件,很快来到德州。次日,便邀窦尔墩在东门外护城河上的“青龙桥”旁过招。第一次交手不到二十个回合,黄三泰因人生地不熟,加之旅途劳累,便主动败下阵来。静养几日后,再次在青龙桥与窦尔墩比武。窦尔墩凭借实力且早已有所准备,两人交战了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坐在一旁观战的胜英师父看到徒弟黄三泰不占上风,唯恐吃亏,便喝令停了下来,各自返回。

回到住处后,师徒二人重新计议,认为窦尔墩非等闲之辈,如此比武难以把他制服,需用智谋巧战,便决定采用暗镖的方式。几天过后,黄三泰便再次向窦尔墩宣战比武。老百姓听说黄三泰要决战窦尔墩,纷纷前来围观。几经交手,窦尔墩仍占上风,围观群众情绪激昂,纷纷呐喊“打死窦尔顿”、“杀死恶棍窦尔墩”、“一定要除掉他”等口号。黄三泰便虚晃一招跳出圈外,又立马回头攒前两步并喊“接招”。只听“嗖”地一声,金镖脱手而出,飞镖打在了窦尔墩的左膀处。窦尔墩立感疼痛难忍,动弹不得。胜英向前扶起窦尔墩,训责一番:“虽有武功,但不可横行霸道,伤及百姓,更不能欺行霸市,胡作非为。”窦尔墩连连点头称是:“在下不敢,以后一定按照大侠的教诲行事。”黄三泰制服窦尔顿后,又在东门里闲住了两天,便与师傅一起离开了德州。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