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界S9卖得不够好,不怪华为

电车实验室 2024-08-19 15:14:43

上周,鸿蒙智行带来了第三个「界」的首款产品 —— 享界 S9。

从公布预售价在 45-55 万元区间开始,享界 S9 就计划以 C 级纯电轿车的定位,对标传统 D 级行政轿车「78S」的产品力,并意欲与问界 M9 组成「双旗舰」打法。

让人稍感到意外的,是享界 S9 的正式定价:

鸿蒙智行将享界 S9 的最终起售价定在了 39.98 万元,仅提供两款车型选择,Max 版 39.98 万,Ultra 版 44.98 万。

相比早前的预售价,享界 S9 正式定价最高下调超过 10 万元。定价远超预期,享界 S9 却没能复刻问界 M9 的销量奇迹:

问界 M9:上市 2 小时,收获超过 10000 张大定订单

享界 S9:上市 24 小时,累计大定订单为 2400 张;72 小时,累计大定订单超过 4800 张

销量成绩不及「双旗舰」预期,资本市场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8 月 7 日,北汽蓝谷股价收跌 1.52%

8 月 8 日,北汽蓝谷出现过一次 10%跌停

8 月 9 日,北汽蓝谷盘中一度跌超 7%,最终股价收跌 1.84%,收盘报 8.02 元/股

享界 S9 上市后的 3 天,北汽蓝谷的股市表现累计下挫超过 13%。

黄金订单时间数据公布,享界 S9 的订单远未达到问界 M9 的初期表现,这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想要在高端纯电轿车市场一击制胜,真的很难。

享界 S9

M9 奇迹难以复现,但还有一张底牌

两天前,汽车博主@孙少军 09 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享界 S9 新车上市一线销售周报,其指出

享界 S9 均店新增大定 7-8 台,进店占比约 30%

上市价格符合预期,但市场对纯电豪华轿车认知不高,整体订单转化速度慢;地区销售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明显好于整体

客群以 30-40 岁的男性用户为主,男性占比超过 70%,增购比例高达 100%

整体用户画像比问界 M9 更年轻,但从燃油直接转向纯电的比例很低,其中家庭用户比例较高,追求宜家宜商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享界 S9 意向客户一些显著特质:年轻化、新能源认知较强、增购占比奇高以及高度看重行政、家用需求的平衡性。

值得一提的是,孙少军还在这份一线周报里提到了享界 S9 的竞品情况,他表示:

进店用户对华为认可度极高,虽会提及BBA,但在对比 56E 后普遍认为 S9 的感受更佳,考虑 S9 的用户同样在考虑问界 M9,竞争占比来到了 50%。

两款风格迥异的产品,更是意在组成「双旗舰」打法的车型,就这样奇妙、诡谲地成为了彼此的竞争对手。

问界 M9 的销量奇迹,可能很难在当下的享界 S9 上复现。

从问界 M7 的起死回生,再到问界 M9 的拔地而起,智选车模式强势表现的背后还是华为终端业务的复苏与回归。

熟悉鸿蒙智行过去一年发布节奏的朋友,可能会对华为这样一套打法有些印象,我们姑且先把它称作是「机车」战术:

去年 8 月,华为突袭发布全新旗舰手机 Mate 60 系列,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新杀回国产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一机难求的破圈级热度成功将市场的目光带向了华为智选车。

次月,鸿蒙智行推出新问界 M7,乘起「遥遥领先」的东风,仅在 10 月第一周,M7 的累计大定订单就突破了 5 万张。

2023 年第四季度,华为智能手机的激活量达到了 1146.57 万台,实现同比增长 79.3%,华为也得以重回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前三。

同属于高端商务气质的 Mate 60 系列,几乎成为了问界最天然、最完美的用户锚定器,问界 M9 的客群基础也由此打下。

图片来自:VCG

王者回归的戏码最得人心,但也禁不住回回上演。

今年上半年,在智界 S7 与新问界 M5 的运作发布上,鸿蒙智行如法炮制,希望能够通过全新 Pura 系列的更新,向智选车业务转化更年轻、个性的客群,但最终的效果及影响力都显然不如首次。

踩在华为终端业务复苏及智驾爆发的节点,问界 M9 的成功还有着其不可复制性。

Pura 70 系列与智界 S7 同框

当然,现在的享界 S9 还有一张底牌 —— 推出增程版本,最大限度转化燃油行政车用户。

在享界 S9 正式发布前,方正汽车团队曾对不同能源形态的 S9 做过销量预测,其预计:

纯电版稳态销量介于 1900-3100 辆/月,而增程版本稳态销量能够达到 5900-15000 辆/月,两者的销量最大来到了 5 倍的差距。

增程式是底牌,也可能是成就高端轿车爆品的魔法。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成员@桑之未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今年上半年成交价超过 40 万的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中,北京奔驰以 11.4 万的总销量登顶榜首,其高端轿车 E 级则累计卖出 6.4 万辆,月均销量超过 1.06 万辆。

纯电版的享界 S9,虽然难以复刻问界 M9 的初期表现,在纯电轿车市场打出制胜一击。

但在其分化出增程版本后,以奔驰 E 级为标的,享界 S9 仍有成长为稳态爆品的可能性。

56E 区间:可能是最难攻陷的纯电市场

暂且抛开还未落地的增程版本,专注替代「56E」的享界 S9,也许落位到了国内难度最大的纯电轿车市场。

在去年,30 万常被认作是纯电车型的一条「生死线」。而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稳步提升,以及更多优秀纯电产品的出现,我们在今年见证了国内新势力车企对 30 万级纯电市场的向上抢攻:

逐渐稳态月销量 2 万的蔚来汽车,在上半年拿下纯电销量冠军的极氪汽车,还有以小鹏 X9 为代表的一众纯电 MPV 等等...

小鹏 X9

一个月前,曾有一份《2024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交付量》的榜单流传,与往年的市场格局有所不同,我们能从这份榜单中看到更多纯电车企向上的身影:

譬如跻身新势力交付量前五的两个纯电品牌,蔚来和极氪;再譬如仅加入销量战场 3 个月就交出了超过 2.5 万辆新车的小米汽车等等。

图片来自微博

向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0 万纯电市场有所进展,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纯电车型能上攻抢夺 40 万级轿车市场的苗头。

截至今年 6 月,蔚来 ET7 年内累计交付 3427 辆新车,宝马 i5 同期累计交付 3573 辆新车,两者月均销量均不过 600 台。

蔚来 ET7

作为对比,同处该区间的「56E」三款车型的销量分别为 3.81 万辆、8.65 万辆以及 6.4 万辆,即便是扛过迭代低潮的宝马 5 系,其月均销量都维持在了 6000 余台的规模。

同级别的纯电车型,几乎很难在 40 万级的轿车市场分到一杯羹。

一个容易产生的认知误区是:定价越高,向上越难,纯电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以定价为标的的金字塔状。

但在未来,纯电市场很可能最终呈现出头尾重,中间轻的「哑铃状」,中间轻的这一部分则以「56E」区间为典型。

简单来说:56E 的命,才是最难革的命。

行业里有这样一种说法,应该或多或少都听到过:

买理想、蔚来、小鹏这些国产新势力品牌的人,家里都有一台BBA 。

很多人喜欢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这句话的前头,用BBA 用户也会买新势力去证明新能源的产品力、影响力。但其实,这句话的重点理应是在后头,这一批人是先有了BBA,才有的新势力。

汽车市场数据调研机构威尔森,也曾对享界 S9 做过一期快报解析,其中有几处观点值得一提:

增购用户家里车型会以BBA 的 56E 为主,客户的出发点是习惯了驾驶同尺寸的轿车,想开智能电车换换口味,BBA 里找不到较好的选择,于是看上了同级别的享界 S9

享界 S9 的大部分用户,兼顾家用、行政两用的需求,但「后排买家」比例极少,大部分仍选择自驾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年轻化、追求家用与商用的平衡之外,享界 S9 的增购用户往往与BBA 有着强绑定关系。

对于这一批用户而言,BBA 才是脸面上、交际上甚至是生意上的兜底用车,把话说得直白点就是:没了新势力可以,但没了BBA 不行。

讲究品牌底蕴,追求面面俱到的这一批用户,可能才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最「挑剔」的车主。

纯电、新势力,在这一市场区间多少带了些「玩票兼具实用」的性质。是的,如此矛盾的两个词,在电车上恰恰就能够同时实现,而这兴许才是高端纯电真正难卖的根本问题。

什么时候有一款产品,能彻底改变用户的「兜底」心态,什么时候高端纯电才算是真正干成。

或者,换一个更暴论的说法:

在新能源单月渗透率超过 50%的当下,高端纯电一天卖不好,中国的新能源革命就一天不算是成功。

0 阅读:797
评论列表
  • 2024-08-25 20:04

    卖的好就是华为的功劳[呲牙笑]

  • 2024-08-21 21:40

    直接定金一千块,定金可退,支持七天无理由

  • 2024-08-24 22:22

    这车能火?

  • 2024-08-21 18:08

  • 2024-08-22 08:22

    资本家宗教式遥遥领先忽悠碰瓷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河马传说 回复:
    说得对,粗粮家最喜欢碰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