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遵义会议上挖苦过毛主席,1955年他病重,主席安慰:放下过去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9-29 04:28:40

2006年3月14日,党史研究室在庆祝凯丰诞辰100周年之际,撰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提到他在1935年1月出席著名的遵义会议。这句话虽然简洁,却深刻反映了凯丰在会议中的表现和他后半生的遭遇。

作为昔日博古和王明的同党,凯丰在遵义会议上公开反对毛主席的军事路线,这使得他的革命功绩鲜为人知。凯丰出生于1906年3月,江西省萍乡县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原名为何克全。他的笔名“凯丰”是他从事地下工作时所用。自小,凯丰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喜爱,逐渐接受了新思想。五卅运动期间,他作为学生会负责人参加了反帝游行,并进入武昌师范学校学习,投身于学生运动。

1926年,北伐军进入萍乡,凯丰借机加入农会,积极参与各种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斗争,后在苏联进修两年。1930年,凯丰在王明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并支持王明的“左”倾路线。九一八事变后,他坚持抗日宣传,虽然因为“左”倾思想导致上海地下党损失惨重,但他在酷刑下依然保持秘密。

遵义会议上,博古的“左”倾思想遭到批判,凯丰却站出来为博古辩护,甚至公开指责毛主席:“你了解马列主义吗,我看你只会读《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这番话刺痛了毛主席,使得凯丰在会议后成为众矢之的。凯丰未能及时认识到博古的错误,直到会议结束,他仍不愿撤销指挥权,坚称“到底谁对谁错,咱们走着瞧。”

然而,随着红军不断取得胜利,凯丰逐渐改变了看法,开始坚定地支持毛主席。他在长征的重要节点上,始终站在政治正确的一方,公开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1935年6月,张国焘主张向川康地区撤退,凯丰却发表长文批评他,强调中央的统一领导。这一立场为他赢得了党中央的重用,成为宣传部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爆发后,凯丰参加了多次重大会议,主张独立自主抗日。在1937年的延安鲁迅美术学校成立中,毛主席特别提到要关注学校的成长,而凯丰也因此更加参与到文化和宣传的工作中。他在各种政治活动中表现活跃,积极发表意见,推动抗战的文艺宣传。

然而,凯丰在批评张国焘的过程中也犯了一些错误。他不恰当地将张国焘与广大红军干部混为一谈,导致了干部的不满。毛主席对此十分愤怒,训斥凯丰:“你究竟在搞什么,怎么这么多红军干部反对我们?”面对训斥,凯丰羞愧地低下了头,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之后,他在大会上深刻检讨自己,表示愿意改正错误。

1940年,凯丰在《新华日报》中发表文章,号召文人和学生加入抗战运动,并团结了一批文化名人。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凯丰参与了自我批评,明确支持毛主席的领导路线。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凯丰逐渐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向毛主席表示希望宣传其思想。毛主席却谦逊地表示:“我的思想并不是很成熟,还没有达到可以学习的程度。”

在抗战胜利后,凯丰奉命奔赴东北,与张闻天、陈云等人共同组建东北局。作为宣传部长,他领导创办了东北日报,继续贯彻毛主席的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凯丰回到北京,担任中宣部副部长。随着工作的繁重,凯丰积劳成疾,终于在1955年初因病去世,享年49岁。

凯丰的一生经历波折,却始终在政治的正确道路上前行。他在遵义会议上的反对声,虽未能得到及时的认可,却为他后来的坚持和努力铺平了道路。在他的心中,革命的信念始终高于一切。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