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英格尔斯,晃倒了25岁的朱俊龙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7-05 16:35:02

澳大利亚男篮基本上以NBA球员为班底,包括英格尔斯、米尔斯、塞布尔、丹尼尔斯、里斯、瓦西里耶维奇和麦克维等,阿珂萨姆、兰戴尔和约什·格林几位这场没上,另外,德拉维多瓦、麦克维、杰克逊·怀特都先后曾在NBA有过打球的经历。

姑且以薪资代替实力,澳大利亚这14人的年薪大概在6000万美金左右(约43640RMB),中国男篮14人不会超过2000万RMB,实力相差了21倍之多!这么一比的话,心里好受多了,输了20分反倒觉得十分不易了。

“202407版本”的中国男篮本身就以年轻人为主,而就算郭艾伦、赵继伟、赵睿、周琦、崔永熙、张镇麟、阿不都和孙铭徽这些国内各位置顶尖球员来了,输20分也属正常。

历史上,FIBA正式比赛中,中国和澳大利亚交手8次,8次全部落败,并且场均输22.8分:

1990年阿根廷世锦赛,输了21分(孙凤武、马健、张勇军、张德贵、单涛、宫鲁鸣、王非、李春江等);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输了22分(胡卫东、孙军、单涛、孙凤武、马健、张勇军、李春江等);

1994年多伦多世锦赛,输了38分(“黄金一代”众将);

2012年伦敦奥运会,输了20分(王治郅、易建联、朱芳雨、王仕鹏、陈江华、周鹏、郭艾伦、孙悦等);

2016年里约奥运会,输了25分(易建联、郭艾伦、王哲林、周鹏、丁彦雨航、赵继伟、周琦等);

2017年黎巴嫩亚洲杯,输了26分(男篮蓝队,郭艾伦、韩德君、胡金秋、吴前、曾令旭、李根、于德豪等);

2022年的2023世预赛,第一场输了7分,第二场输了23分,两场平均输15分(赵睿、郭艾伦、赵继伟、胡明轩、徐杰、任骏威、周琦、沈梓捷、王哲林、朱俊龙等)。

2024年这场热身赛,中国男篮扛了两节半,之后才开始崩盘,崩盘比预想中来的更晚一些。首节赢了7分,半场打完落后3分,直到第三节5分钟左右拉开到10分左右,三节打完分差已被扩大到17分,末节彻底沦为垃圾时间。

崩盘早晚会来,因为两队打的不是一个时代的篮球。

中国男篮是传统的三大两小阵容,持球纯粹靠后卫,锋线没有持球和策应能力,中锋只能坐打,打法单一,进攻粗糙。这种阵容和球员特点,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中国男篮只有两种进攻方式:15挡拆和中锋背打。

余嘉豪在上半场背打效果还不错,对面的麦格尼、尼克·凯和里斯高度不匹配,但下半场体能下滑之后卡位要球开始变得困难,而拿到球也确保不了效率。杨瀚森和焦泊乔同样存在对抗弱、体能差的问题,对面的中锋个子矮,但力量足、移动快、弹跳好,中国男篮三位中锋扎在低位直白地要球十分困难。甚至,在弱对抗的弧顶区,经常都被顶得重心不稳。最典型的一个画面:

次节3分24,麦格尼顶在身后,余嘉豪在弧顶接球后,只能半蹲着身体艰难地找后卫。姑且不说 ,面对澳大利亚防线外扩,后卫只要一个反跑就很可能出现攻框机会,但没有人反跑,而且最后传球出现失误,失误的一瞬间,麦格尼和余嘉豪同时启动,结果三两步后麦格尼从余嘉豪身前闪过,并且抢先拿到皮球,最终助攻里斯造杀伤,掉落的皮球其实更靠近余嘉豪一侧。速度慢可以理解,对抗差简直让人绝望。

另外,中锋一旦在低位拿到球,下一个动作基本都奔框去了。缺少内外连线,无法最大化传统大个阵容的优势——这可是中国男篮面对澳大利亚唯一的优势。

比如,第二节1分44和第三节5分32,余嘉豪油漆区拿到球后,其实外线程帅澎、廖三宁和杜润旺都分别有空位出手的机会,余嘉豪没有能力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现这些机会,并且把握那些该传的球——这也是中国男篮和澳大利亚男篮的关键区别之一。

15挡拆是中国男篮最仰仗的进攻,一如CBA各队,但问题很多。

首先,余嘉豪和杨瀚森动作慢,其次,在本身就慢的基础上,从提上挡拆到转身下顺的时机掌握不好,说到底,根子上不是慢的问题,而是中锋挡拆能力欠缺。老将韩德君脚步也不快,但经常能成功脱身,有球无球,都能形成中路的牵制,牵制有了,剩下就是4打3了。这点,更有天赋的余嘉豪和杨瀚森都不如韩德君。

后卫也有不少问题,廖三宁和王岚嵚在这场比赛中打得很棒,毋庸置疑,廖三宁16中11拿了全场最高的26分,单打突破和急停跳投,两种方式的机会选择都很合理,并且效率很高。王岚嵚几乎是同样的方式,不同的是,王岚嵚比廖三宁传球的视野要好一点,所谓好,仅仅是矮子里拔将军的那种区别。

但,在这种锋线和内线羸弱的阵容里,中国男篮需要他们做的不仅仅是得分,或者说,相比于个人得分,串联球队更为重要。

如何串联?唯一的方式是15挡拆!而利用15挡拆串联球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后卫给中锋的传球(少部分情况下,后卫直传弱侧空位),其次才是中锋的策应或者攻框。这块,廖三宁、王岚嵚、崔晓龙、程帅澎没有一个是合格的,如果在国内非要找一个最会通过挡拆给中锋传球的后卫,除了赵继伟,没有第二个人。

没错,赵继伟+大韩 ,正是国内目前最成体系的挡拆组合。孙铭徽+胡金秋这组也非常强,但缺少了一些中锋的策应。

其实,澳大利亚对中国男篮的防守策略是弱延误,这种防守方式,最容易出现中锋下顺的机会,但男篮后卫未能抓住澳大利亚防守策略上的这些漏洞,我不认为这是天赋的永久性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后卫对攻防挡拆的理解不够透彻。

次节9分51,崔晓龙和焦泊乔挡拆,焦有机会接球,但崔没传;

次节8分19,廖三宁和焦泊乔挡拆,焦伸手要球,廖没传,反而传给了侧翼的程帅澎,程倒是第一时间试图找焦,但此时澳大利亚的防守已经回位,焦失去了下顺的威胁。焦若强行接球的话多半出现失误,而即便拿到球,也没有任何空位机会。

所以,为什么要传给程,再由程传给焦?为什么廖不可以直传焦?其实中国男篮的挡拆机会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被无视的。

次节4分19,其实余嘉豪下顺后明显有接球的机会,只要余嘉豪拿到球,并奔框去,澳大利亚必然会有人协防,只要协防,中国男篮就有空位机会,但是廖三宁竟然没传,最后某人第N次强投3分未果。

同样都是挡拆,同样的机会,澳大利亚那真是一换一个准。

三节9分43,英格尔斯传给下顺的麦格尼,麦格尼的下顺竟然吸引了中国男篮4人收缩协防,最终外传后,本场最准的麦克维命中了3分。

三节6分23,德拉维多瓦和麦克维挡拆,麦克维没有下顺,变为外弹,这一弹,男篮防守反应不及,弧顶漏人,廖三宁无奈补防,麦克维不疾不徐传给底角的古尔丁,后者大空位应声入网。

三节5分19,麦格尼下顺接球,再次吸引协防,再次外传麦克维,麦克维再次命中……

分差就这样瞬间被拉开。

澳大利亚并非依靠挡拆,挡拆只是他们诸多手段中的一个,澳大利亚可以看做是五小阵容,最高的是2米08的麦格尼,14人全部具备空间牵制、面框持球能力和策应能力,可以实现大量突分配合,各种有球无球的战术眼花缭乱,防守反击、追身3分、无球掩护、接球突破、手递手……等等各种方式应有尽有。

澳大利亚的这些进攻,几乎没有球星式的持球单打,全部靠战术配合找空位机会,烧脑的配合,让中国男篮出现了大量过度协防的错误,中国男篮大脑彻底死机了。

最终,澳大利亚外线彻底投疯,45投19中,命中率高达42%,中国男篮输球就输在外线,跟两年前的世预赛上的输球的方式一模一样。

澳大利亚这组3分表现很夸张,如果按照48分钟赛制计算,大概是54次外线出手,23次命中!为了让大家对这组数据更具象化,可以跟CBA作对比,2023-24赛季常规赛单场3分出手超过54次的,只有2场,而单场3分命中数超过23个,也只有3场比赛,最重要的是:2023-24赛季常规赛的总场数高达1036场!

澳大利亚玩的是球商,打的是战术,而中国男篮主打一个英雄主义,三流的技术得了球星的病,余嘉豪、杨瀚森和焦泊乔篮下强攻可以理解,要求他们策应、突破、投篮有点强人所难,廖三宁和王岚嵚有较强的突破和投篮的能力,借挡拆后单打倒可以尝试,但问题突出的是朱俊龙和程帅澎,两人没持球能力,却非要单打挑战大个。

程帅澎5次3分出手全部投丢,这其中4次都是持球单打、顶人强投,站在他对面的通常是2米08的麦格尼和NBA顶级防守大闸塞布尔,3分投不进倒是勉强可以接受,弧顶持球老是被抢断问题就大了。程帅澎的这份勇气值得称赞,但对他来说,比保持勇气更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并且确定好未来努力的方向,当初,2022-23赛季半决赛G4的绝杀,不应该成为迷失的转折。也许他并不适合持球攻,也不适合做射手,像新疆男篮的于德豪那样,把防守做到极致,也许是程帅澎最合适的角色。

跟程帅澎一样,这两年,朱俊龙喜欢上了持球攻,但技术也一样粗糙,他的撤步很蹩脚,什么都有了,又什么都不像,最后只留下了满屏的尴尬。用不着拿身体素质来做遮羞布,也用不着嘲讽,像朱俊龙这样的锋线在国内得算一流,而且,绝大部分锋线还不如朱俊龙。

第二节2分12秒,37岁、2米06的英格尔斯,三威胁后一个简单地突破急停,晃到了25岁、2米01的朱俊龙,这不是身体素质的差距,而是技术和球商的差距,同样的进攻方式,国产锋线会怎么做?一股脑地突破,然后迎着一堆人强行攻框……在国内这叫勇气……

程帅澎和朱俊龙只是更明显一点,实际上,无论是廖三宁、王岚嵚,还是杨瀚森、余嘉豪,从后卫到中锋,中国男篮各个位置,对比欧美非,都不同程度存在技术和意识上的差距,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只能玩挡拆和背打,所以我们的进攻总是很困难,我们总是找不到3分出手的机会,在澳大利亚面前,中国男篮活脱脱一群思维简单、没有经验的菜鸟,你的一切跑动对手都了如指掌,而对手的任何意图,你全然不知。

全然不知,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连后知后觉都没有,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成了农场主眼里的火鸡了。

未来,中国男篮与澳大利亚还有二番战,存在赢球或缩小分差的可能,这种可能,需要一些条件,而且,这些条件要奇迹般地同时达成:

1.篮板至少要与对手相当;

2.防守需要尝试无限换防,并且在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协防的基础上,外线扑防要积极,最大程度限制澳大利亚的3分;

3.杨瀚森、余嘉豪和焦泊乔的护框和攻框要更强硬;

4.外线保持首场的效率;

5.减少失误;

6.中锋频繁形成中路牵制。

1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