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详细的一份经济数据报告:依旧扎心11月份PMI数据

春迟嫣韵谈军事 2024-04-09 04:39:24

11月PMI已经公布,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在调整后,为49.4,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继9月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站到50点高位之后,连续两个月下跌。制造业依然在衰退区间徘徊。

回顾今年以来的制造业经理人指数,新年刚开始,中国制造业就显示出强劲复苏的态势。但是这种复苏的趋势在一季度之后,用遭遇脆断来形容也不为过。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情况开始急转直下,PMI也随之跌破荣枯线,并在荣枯线以下连续运行了四个月。此后,除了九月份勉强升到了50以上,短暂的站在了荣枯线以上。10月份,11月份又一次跌到了荣枯线以下。其实9月份的上升也比较好理解,金九银十吗,这个月要准备国庆的消费热潮,作为传统的消费旺季要来了,9月份制造业回暖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这种趋势并没有在随后得以保持,进入10月份之后,回暖趋势开始逆转,并在11月双11的极力促销下继续下行。今年各大电商平台都没有公布自己的业绩,足以看出11月份消费疲软情况远超想象!

我们以往做过那么多财经数据类分析,大多数同学都知道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一数据意味着什么。这里呢,为了新来的朋友能够更好的理解,我们再来系统的解释一下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了哪些宏观经济状况。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PMI数据。是宏观经济最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之一,这个数据对一国经济大环境,有很强的前瞻性预测。通过参考PMI的数据变动,可以对一国经济的短期波动进行提前预测。所以,这个数据一般被称为市场变化的标志。

采购经理人指数跟其他数据相比较来说,还有个不一样的地方。比如GDP,CPI之类,反映的都是绝对数据,是个测定的数据。而PMI反映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经济基本面的升降变化。一般意义上理解,以50%作为强弱的分界线,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荣枯线,为了便于表述,一般并不将%代入。

我个人的理解,50%指的是企业采购人数量,也就是一半。当一半以上的业者认为经济景气度提高,那么就会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预示着大部分企业对经济前景看好。大于50,意味着企业生产提速,规模扩大,自然的,需求端也会表现为增长,意味着经济即将进入扩张区间。当大多数企业预估消费进入收缩区间的话,就会减少生产,预示着经济进入收缩区间。PMI数据上表现为低于50。荣枯线的说法,大抵来自于企业的未来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当数据不断向40靠的时候,说明经济已经开始进入萧条区间。

此外,PMI在统计的时候,也会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进行单独统计。这些不同行业的PMI数据,反映的是各个行业的景气情况,而且这几个领域的景气情况有相关性。比如制造业长期扩张,财富创造活跃,那么接下来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就会持续火爆。人们有钱了,自然会买房子置地,消费也就起来了。从这个简单的比方也可以看出,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制造业PMI是其中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毕竟无论是服务业的消费和地产业的房产的资金来源,大多都来自于制造业利润的重新分配。

我国作为一个外贸驱动型的大国经济体,制造业PMI数据跟我国经济的相关度非常高。一个公司,个人或者经纪机构一般会通过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连续变化,梳理未来经济的波动脉络,并做出自己的经济决策。

从我国11月份PMI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在过去多轮刺激下,制造业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还出现了小幅度的恶化。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PMI细分领域中的数据,为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经济基本面到底怎么样?

首先,需求数据方面。这里面包含在手订单,也就是正在生产交付中的订单,新出口订单以及新订单。这几个方面目前来看正在分化。其中,在手订单数据小幅度反弹0.2,上升到44.4,因为小于50说明依然处于收缩区间内。新订单跟新出口订单则连续回落。其中新订单回落0.1个百分点,至49.4.新的出口订单则回落0.5个百分点,至46.3.这两项数据都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回落。这三个数据反应的,是内需外需都在下降,而且需求增加幅度在放缓。需求不足,才是制造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这也是需求端数据表现出来含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中,大约6成以上的企业,反应市场需求不足。也就说,现在的需求不足才是制约经济复苏的关键。那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今年以来,除了一季度短暂的出现经济复苏,此后经济一直低迷,有回暖,但是随之迅速又回到低迷区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第一季度的经济复苏,以及以后的经济低迷。都跟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有关系。一般人们在经历过重大事件的冲击过后,行为模式会跟以往发生较大的变化。大多数人会变得消沉,没有信心,甚至厌世自杀,重大事件导致的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就是疤痕效应。

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中就有体现,具体到具体表现方面,自杀率上升,厌恶债务,哪怕银行执行负利率,市场的社融数据也起不来。其实我们身边的疤痕效应也非常明显,比如疫情这一重大事件过后,人们的新年开始发生动摇。即便是最难熬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表现出乐观向上的行为态度。很多人还会因为生活压力过大,选择消极的方式,甚至自杀的行为方式来解脱。前几个月到处出现的自杀事件,就是这一效应在作怪。伤口虽然恢复了,疤痕还在,人们更多的噤若寒蝉,依然心有余悸,所以在行为方式上,还会做出保守型的防御动作。

因为大多数人都很保守,导致整个市场景气指数开始下滑。进而导致各种亏钱效应开始显现。比如投资个小买卖根本没有顾客,过去很火热的小饭店突然之间没有了生意之类的。这些微观层面的亏钱累计,逐渐传导到了房市和股市,这两个最大的居民财富蓄水池。

房地产早已开始深度回调,这个大家从内心已经能够接受。房产不行了,大家认为股市会快速出现牛市,很多人将剩余资金投入股市,准备迎接下一波财富红利的时候。没想到股市表现也让人高兴不起来,大多数人在经历了股市跌跌不休之后,不得已割肉出场。现在就连拿着舆论任务进场的胡锡进都开始沉不住气了,可见大家在股市里到底遭遇了什么。房市和股市双双亏钱,等于全民财富开始蒸发。这意味着财富在减少,收入在下降,债务在总财富中的占比在快速提升。如此,大家下一步最想做的,是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个时候,无论多能忽悠,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投资,尽可能减少消费。

这种情况的出现,又引发了失业的产生。我具体忘记从什么时候,统计局就不再公布青年事业数据了,如果不是数据太难看,我想不至于用不公布这个最让人不舒服的做法。失业人群的增加,导致整个经济领域的所有行业开始到处内卷。反正有的是人,据说外卖大军的本科率已经达到了3成。晚上有个段子说,父亲辛苦送外卖供儿子读大学,结果没想到儿子大学毕业后,跟父亲成为了同事。有些事情虽然看着很戏谑,但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难以言表的经济困境。

除了个人微观层面的寒意之外,我们身边大多数人还担心两个宏观领域出问题后自身的处境。这两个领域就是地方债以及房地产的未知风险。大多数人虽然说不明白,但是都知道,地方债务大概率还是会印钱解决的,这会间接导致自己的财富缩水。而倾注了大量财富,每个月要拿收入很大比例去偿还月供的房产,很可能在房贷还完之后,房产价格一落千丈。本质上,这些方面的担忧,促使人们在做个人经济决策的时候趋向于保守,储蓄。而不是投资,消费。如果监管层面不能拿出让民众心安的处理方案,处理房地产和地方债可能带来的危害,大多数人的保守行为还会持续很多年。

我们看到,过去很多的经济政策,救市方案,基本上都没起到什么有效的作用。这些救市方案有个特点,就是哪里出问题就去救哪里,并不能系统的提出一套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此,最终导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出现,以至于后来头疼和脚疼开始连续出现,直到无法处理。

其实,经济风险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人害怕的,是这个风险成为现实之前的恐惧预期。现在既然从监管层面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很自然的,升斗小民自然不会采取扩张的行为规划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说到这里,其实有些话我们还可以往深了说道说道。无论是经济治理还是其他方面的治理,最好的办法都是公开透明,大大方方的应对风险。对于负面消息如果过度反应,反而会导致更坏的结果。现在的情况是,一旦负面消息出现,要么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要么采取禁止讨论的方式。这样反而让负面消息在人们的猜测中传播的更广,形成的危害更大。

此外,经济数据不公开,还会直接对经济导致负面影响。假如你是一家做投资的公司,当需要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跟这个项目有关的各项数据,因为通过数据本身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得出未来的盈亏情况,成长情况。一旦这些数据拿不到,投资公司就会选择放弃这个项目。这是大多数资本做决策的时候的态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年有这么多民营企业,外资减少投资的原因。其实并非是他们故意看空,而是客观上不具备关键的数据支撑,这导致他们在决策的时候缺少了关键的一环。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有点不太理解。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大家就清楚了。比如你因为老婆生孩子,没空打理自己的一家店铺需要将其转让出去。这时候有意向购买的客户会问你很多问题,诸如每天的营业额,营业时间,当地的营商环境之类的。这个时候你如果一问三不知,试问谁会投资?

投资减弱,尤其是民间投资于实体经济的资本减弱,对就业形成了巨大的打击。这个很好理解吧?毕竟没人投资就没有就业需求,没有就业机会,人们的收入就会下降。收入下降多少,需求就会疲软多少。

说了这么多,我们继续来看11月份PMI的供给端细分数据。这里面包含了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采购量以及进口,从业人员等等,其中,就业人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在上升,其他几个数据都在下滑。其中生产,采购量以及进口都出现了0.2个点的回落。从业人员上升了0.1个点,这个是好事儿,至少失业情况得到了部分缓解。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工作机会会更多。

原因是供给端PMI数据指标都显示,生产正在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工作机会并未减少,但是不加班。在我们这个依靠加班内卷才能提高收入的就业环境里,并非是好事儿。大家的收入是在下降的。但是整体上说,当前供应和需求本身的错配情况并不严重,供给端的回落幅度并不算大,而且除了从业人员和进口PMI数据,其他都处于50以上,说明现在生产依然在扩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供应商配送时间这个数据,越大,并非越好。大于50代表着供应商将商品给客户配送的时间比上个月速度更快。如果一个社会的运输能力没有发生快速增长,更快的配送时间,反而意味着供应商手里的订单在减少。假如你手里很多客户都在等着买货,你作为工厂主,是不是会因为生产不过来而出现延迟交付的情况啊?假如你生产出来生怕客户不要了,肯定会选择忙不迭的赶紧给客户送过去。供应商配送时间在50以上并且数据出现了加快的趋势,说明供给端的订单不足。

从企业类型上说,大型企业PMI景气指数继续上升,至50.5,连续半年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上升0.1个点,至48.8,小型企业指数下降0.1个点,至47.8。从数据上看,中小型企业依然处于荣枯线以下,景气水平偏弱。

对未来预期上,11月PMI预期指数,中大型指数继续强力回升。而小型企业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经济体中,大中型企业的预期向好,而小买卖人对未来极不乐观。这反映在就业端上,表现为失业情况未来预期并不好。原因是我们大多数的就业岗位都是些小型企业提供的,不能让小型企业景气,活跃起来,就业情况就不容乐观。

以上数据,主要是制造业领域的PMI数据。总体上说,因为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小型企业对未来预期悲观导致失业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好转。但是制造业并不代表所有的行业,非制造业才是一国经济的绝对大头。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去看制造业PMI数据,就简单粗暴的判断所有的情况。从数据上来说,非制造业情况,相对要好得多。

整体非制造业PMI数据为50.2,虽然比上个月下降了0.4个点,但是数据大于50说明非制造业处于扩张区间。其中服务业出现严重下滑,11月份商务活动指数49.3,比上个月收缩了0.8。商务活动,我们可以简单看作是消费。很显然,上个月消费活跃,主要是国庆节对消费的拉动效应。现在旅游和消费需求开始回落,整个服务业的消费不足现象开始出现。

数据反映上,国内航班满座率上个月是83%,这个月是71.6%。电影票房收入比上个月下降57.8%,观影人数下降了56.5%。

建筑行业,依然是目前我国PMI数据最亮眼的行业。景气指数是55,比上个月快速上升了1.5个点。这说明建筑行业的扩张速度在加快。这个我想主要是国家投资在基建领域的作用。10月份,不但有一万亿特别国债,还有1.2万亿地方债支出,专项债发行加快,资金到账情况良好。所以表现在建筑行业上就显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但是建筑业的扩张,是基建的扩张而非狭义上房地产的扩张。今年金九银十,居民购房热情不高,连续第二年出现回落。数据上,今年11月份,全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比10月下滑8.8个百分点,比去年更是下滑了15.1%。土地成交面积比上个月直接出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下滑,跟去年相比,土地成交面积直接出现了腰斩。这些数据说明,楼市整体依然在低位徘徊。

总体上看,11月PMI数据依然不好,整个经济活动处于收缩区间,目前看不出改善的迹象。这说明,经济上行的信号还没有出现,同时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数据可能并不太好。之所以导致经济持续出现PMI数据下滑的情况,我想主要是房地产下行导致的。我们的地产行业对经济影响太深,深度回调的房地产,直接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