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这句话一出,瞬间点燃了舆论场的愤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言论不仅引发国际震动,也让许多中国网友感到震惊和不满。
毕竟,仅在2015年,内塔尼亚胡还曾亲自出镜,真挚地感谢中国在二战期间为犹太人提供庇护。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让人不禁质疑:历史的真实为何在现实中被抛弃?
这场争议的导火索,是以色列外交官近期在联合国的激进表现。就在不久前,以色列外交人员在大会上“复刻”卡扎菲的行为,当众撕毁联合国宪章,抗议巴勒斯坦被推动加入联合国。
这一行为引发了各方的不满和批评,随后的内塔尼亚胡言论则更是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外交政策的疑虑。中国作为曾经二战期间接纳大量犹太难民的国家,如今面对这样的言论,不仅感到被忽视,更让许多人感到愤怒与遗憾。
中国与犹太难民:一段真实而动人的历史在二战期间,上海成为犹太难民的重要避难所。当时,希特勒推行极端的反犹政策,大量犹太人不得不逃离德国及其占领区。许多国家,包括号称“文明”的西方列强,对犹太难民关上了大门。然而,中国,这个当时仍深陷战乱和贫困中的国家,却向犹太难民敞开了怀抱。
据统计,从1933年到1941年,超过3万名犹太人逃至上海避难。在那个年代,上海是全球为数不多不需要签证即可入境的大都市。
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何凤山
尤其是当时的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领事何凤山,他在大部分国家对犹太难民关闭签证的情况下,冒着风险签发了大量签证,拯救了数千犹太人的生命。这段历史至今仍被许多犹太人铭记。
2015年,以色列官方曾通过宣传片《谢谢上海》,感谢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帮助。片中,一位年迈的以色列老人举着标牌,用颤抖的声音回忆道:“我们一家就是在上海找到了希望。”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亲自现身,向中国人民表达感激,并强调这段历史不容遗忘。
然而,如今他的一句“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却与曾经的感恩之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被忽视:现实外交的选择性记忆?内塔尼亚胡的言论不仅与历史事实不符,也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这些曾被铭记的援助,反而在特定场合被忽视?在二战期间,虽然许多国家的政府对犹太难民冷眼相待,但一些国家的个人与社会力量却展现出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例如:
瑞士:通过各种渠道接纳了约3万名犹太难民,尽管官方立场模棱两可。
西班牙:在内战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仍为部分犹太难民提供了庇护,并帮助他们前往美国。
葡萄牙:驻法国波尔多领事馆总领事门德斯,冒着丢掉职位的风险,为数千名犹太人发放签证。
荷兰和比利时:分流接纳了一部分从美国被拒的犹太难民。
相比之下,当时的美国和法国作为世界大国,却表现冷漠。1939年,载有近千名犹太难民的“圣路易斯号”被美国拒之门外,大部分人最终被迫返回欧洲,惨遭纳粹杀害。
这些历史事实无疑给内塔尼亚胡的言论狠狠打了一记耳光,也让公众不得不质疑,他的表态背后是否更多地考虑了当下的外交需要。
争议背后的多重影响内塔尼亚胡的这番言论,不仅让历史蒙上了尘埃,也对以色列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在中国,公众对以色列的好感在此次风波中受到严重影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在此事件后宣布暂停开放,尽管原因未明,但此举无疑让舆论与事件联系更为紧密。
此外,以色列近期在联合国的强硬态度,与其总理的争议言论,进一步暴露了该国外交政策的矛盾性。一方面,以色列需要维护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其内部政治需求却不断推动其采取更为激进的外交策略。
这种内外矛盾的拉扯,不仅让以色列的外交政策愈发复杂,也让其在国际社会的处境更加微妙。
从历史的铭记到现实的遗忘,内塔尼亚胡的言论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冲突,不仅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也让人们对以色列当前的外交策略充满疑问。这场风波背后,是历史真相与现实利益的博弈,而这份矛盾或许还将继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