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云南寡妇带着5个儿女,在深山过着原始生活,如今过得如何?

宇寰谈这个电影 2024-12-24 16:26:46

2018年9月,云南安宁市和玉溪市交界处的深山里,一批打拐志愿者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意外发现了一户生活极其艰难的家庭。

这户人家隐居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连导航设备都无法定位。他们的住所是几间破旧的泥土房,屋内的母亲潘志仙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46岁的她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

这个家庭没有户口,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过着几乎原始的生活方式。

更令人唏嘘的是,潘志仙的丈夫早年不幸去世,留下她和五个尚未成年的孩子。

孩子们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每天在山中帮母亲干活,维持着这个看似摇摇欲坠的家庭。

志愿者们的到来,为这个困顿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改变。

然而,在多年过去之后,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现山中孩子

2018年9月的一天,一群来自云南的打拐志愿者正深入安宁市和玉溪市交界处的深山执行公益考察任务。他们步履谨慎,沿着狭窄的山路前行。

山中地势复杂,时而是陡峭的山坡,时而是郁郁葱葱的丛林。

志愿者们本计划记录山区儿童失学、孤儿情况等问题,并未想到会有特别的发现。

这片山区风景优美,溪水潺潺,但导航设备却因为信号问题几乎失去作用,路途上全靠志愿者的经验和方向感来辨别前进的道路。

随着他们不断深入,远处传来羊群低低的叫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

志愿者们顺着声音继续向前,没走多远,前面隐约出现一个小水塘。

水塘边有两道瘦小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走近后,他们才发现是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衣着简陋,鞋子早已破损,裤脚边满是泥迹。

她们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身材十分瘦弱,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局促,但又带着一种好奇的神情偷偷打量这些不速之客。

女孩的身旁有几只羊正低头吃着草,偶尔发出几声轻微的叫唤。

羊群显然是她们的日常伙伴,而这个水塘似乎是她们经常来放牧或取水的地方。志愿者观察着两个孩子,注意到她们显然缺乏足够的营养,骨架瘦小,神色间透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

孩子们站在那里,稍稍后退了几步,没有立即离开,但眼神里流露出警觉与陌生感。

潘志仙家的生活

在女孩们的引领下,志愿者们穿过一片杂草丛生的小路,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来到一个隐秘的村落。

这个地方四周被茂密的山林环绕,地势偏僻,完全没有通电的迹象。

几间用泥土和木头搭建的简陋房屋散落在空地上,屋顶盖着已经发黑的茅草,看上去十分破旧,门窗也显得摇摇欲坠。

志愿者们发现,这个家庭显然没有与外界保持正常的联系。

一位看上去十分瘦弱的中年女人站在屋门口,神情麻木。

她就是潘志仙,今年46岁,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

她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双手粗糙而布满老茧,明显是多年劳动的结果。

这个家庭的居住条件异常简陋,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设施。

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墙上挂着一些破旧的衣物,地面是未经处理的泥地,四处散落着孩子们日常使用的东西。

厨房是一处用石头围成的简易灶台,灶台旁堆放着一些柴火和简单的锅具,显然他们日常的烹饪依靠烧柴火来完成。

潘志仙的丈夫老张已经去世多年。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老张早些年因为一次意外,掉进鱼塘溺水身亡。

从那以后,整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潘志仙一人肩上。

潘志仙和丈夫老张当初搬到这片深山,是为了远离村外的纷扰,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靠在山间开垦一片小小的田地种植玉米和土豆,平时养几只羊和鸡勉强维持生计。这种生活虽然闭塞,但在老张在世时还算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然而,自从老张去世,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五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全靠潘志仙一人劳作维持。

她常常早出晚归,在山里拾柴、放牧或者耕种田地。一家人没有户口,也没有任何与外界正常的联系,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医疗或社会保障。

潘志仙的家庭生活方式几乎停留在过去的年代,灯光靠煤油灯照明,水源则从附近的小溪取用。

家中的食物也十分单一,主要依赖田地里的产出,肉类几乎很少出现。

孩子们长年累月的营养不良,身体显得消瘦,穿着也多是破旧的衣服,补丁重叠在补丁上,看得出这些衣物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孩子们的生活与教育

志愿者们了解到,五个孩子中,只有老二张富学曾短暂地上过学,但也只是小学一年级的时间,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限制,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到家中帮忙分担农活。

除此之外,其他的兄弟姐妹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

老三张富金特别引起志愿者们的注意。这个孩子比同龄人更加安静,总是低着头,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腼腆。

志愿者们注意到,每当镜头对着他时,他总是害羞地用手挡住脸或者悄悄躲到一旁。他的衣服早已褪色,袖口和裤脚磨损得十分严重,显然已经穿了很久。

虽然他几乎没有上过学,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书卷气,这让人联想到他可能在家中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书籍,或许是从外界偶然带来的旧书中学会了识几个字。

大姐张梅花和小妹张晓梅,作为家中的两个女孩,更是很少有机会学习文化。

张梅花身形瘦削,脸上有着超过年龄的成熟感。她早早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帮母亲分担家务,日复一日地为家庭付出。

张晓梅年纪最小,身体显得更加瘦弱,明显的营养不良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

她的双手经常满是泥土,指甲也被磨损,这说明她从小就和哥哥姐姐一样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

志愿者们观察到,孩子们日常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家周围的田地和山林。

他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玩耍,即使偶尔有闲暇时间,孩子们也只是彼此围在一起,在地上用树枝画些简单的图案或者随手摆弄捡来的石头和树枝。

因为缺乏文化输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有些单一,面对外界的人和事时,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回应,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

公路的修建与变化

在防火公路修建之前,这个家庭的生活几乎完全被山林隔绝。

出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耗时又费力的事情,每次都需要翻过几座大山,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走上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村落。

每次出山采买基本生活物资或换取必需品,都意味着要花费整整一天甚至更长时间。

一家人几乎没有机会和外界交流,生活中除了山间的田地和家畜,便没有其他资源来源。

防火公路的修建,虽然不是专门为这个家庭服务,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从前出山需要一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便能到达村子。这样的改变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意义重大。

家中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张富学和张富金两兄弟身上,他们负责大部分外出和运输的任务。

公路修好后,原本需要全家分担的重活,比如挑水、运粮、背柴等,变得更加高效,家庭的时间安排也因此更加合理。

后来,张富学和张富金两兄弟花了大价钱为家庭带来了一辆二手摩托车。

张富学最先学会了骑摩托车,他反复练习,在最初摔了几次后终于掌握了技巧。

兄弟几个轮流使用这辆摩托车,每次出山采买或将家中的土豆、玉米和羊毛运到集市,都显得更加轻松快捷。

社会的援手与家庭的未来

2019年,当地政府在志愿者们的反馈后开始积极介入,详细了解潘志仙一家生活的实际情况,并迅速采取了行动。

这个家庭此前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五个孩子和母亲潘志仙都没有户口,无法享受任何社会保障。

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和资料核实,政府终于为这个家庭完成了户籍登记,将他们正式落户在安宁市的县街街道。

有了户口之后,孩子们得以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变得更加现实,家庭的困境也开始逐步被社会关注。

与此同时,政府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就业和医疗支持。21岁的张梅花作为家庭中最年长的孩子,一直承担着许多家庭责任。

通过政府的帮助,她在县街街道找到了一份绿化工作。

虽然工作内容主要是给绿化带浇水,收入并不高,但这份稳定的工作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在张梅花开始工作的同时,政府也关注到了潘志仙的精神状态。

多年来,家庭的重压和生活的艰难使她的精神状况日益恶化。

她时常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有时会自言自语,甚至对孩子们发脾气。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

政府协调了医疗资源,将潘志仙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医院为她安排了专业的精神疾病诊断,并开始了针对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随着潘志仙的病情逐渐控制,家庭成员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张富学和张富金利用摩托车继续承担出山采买和运输的工作,减轻了家中的部分负担。

家中的环境也在改善,破旧的房屋经过政府和志愿者的帮助修缮了一部分,墙面和屋顶的漏洞被补上,家具虽然依旧简单,但比之前更加整洁。

从没有户口、缺乏教育和医疗资源,到逐步获得社会的关注,这个家庭的困境正在被一点一点地解决。

他们依然生活在山中,但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生活的希望也越来越多。

参考资料:探访云南昆明与世隔绝的“原始人家” 今年才有户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