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4个欠缺

八方镜 2024-10-31 11:50:2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丞相的结局,不知让多少人扼腕叹息,他羽扇纶巾,智谋超群,却终究未能实现一统三国之宏愿,只能遗憾长叹时也命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或许,千百年后,毛主席的评价能告诉我们答案。

不敌时局之暗

当诸葛亮推行“联吴抗曹”的方针时,他深知蜀汉需要依托东吴的帮助共同抵御曹魏,以减轻蜀国的压力。

这一策略在当时的条件下显得精妙,他希望凭此打造一块根据地。

然而,纵使他满怀抱负,蜀汉却始终缺少实现这些目标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支撑,时势比他所料更为艰难。

东吴同样是三分天下之一,虽然短暂支持蜀汉,但始终有自己的考量,时而协作,时而背叛,甚至为了抢夺地盘多次对蜀国反戈相向。

而蜀汉国力薄弱、兵员稀少,一旦合作中出现裂痕,蜀汉就难以独力支撑。

毛主席读到这一段历史时曾有感而发,认为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策略虽在理论上可行,但未能充分考虑蜀汉的资源短缺和国力局限。

他评价道:“战争不仅靠智慧,还需实力支撑。”

在毛主席看来,诸葛亮一方面有卓越的政治眼光,但另一方面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强大支援,因而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三国的整体格局。

人才错用

诸葛亮虽然才华横溢,洞察世事,但在用人上,他却屡次留下遗憾。

蜀汉兵力单薄,尤其需要精挑细选的将才来稳固后方与守卫疆土,然而,正是在这关键的一点上,诸葛亮未能始终慧眼识人,最终在一场场战役中被人事问题所拖累。

最为致命的一次失误,便是他对马谡的信任。

马谡文采出众,常有奇思妙想,诸葛亮其视为得力干将,然而,马谡虽然足智多谋,但却缺乏临场作战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他更擅长在纸上谈兵、讨论理论,而非真刀真枪的沙场冲锋。

当时,蜀汉发起北伐,在战略关键的街亭设防至关重要,而诸葛亮重用马谡,令他负责此地的防务。

街亭地处险要,一旦失守,蜀军大部队将毫无掩护,失去有利的前线屏障。

可是,马谡在实际布防中忽视了战场形势,违背常理,占据了无水源、地势暴露的高地,最终被敌军围困,无法突围。

街亭一败,蜀军士气大挫,蜀汉此次北伐计划也就此宣告失败。

对于这场失利,诸葛亮痛心疾首,甚至亲自执行军法斩杀马谡,试图用这场血的教训来警醒众将。

然而,错用之人已酿成后果,蜀汉元气大伤,再难重拾当初的斗志。

毛主席曾分析说,诸葛亮虽才智出众,却在用人上显现出“过信于人”的软肋——他信任马谡的能力超过实际,忽视了其缺乏实战经验的缺点。

用人不察、以偏概全,才让这位身负重任的将领铸成大错。

诸葛亮在用人上的另一个失误,则体现在关羽镇守荆州的安排上。

关羽的威名震慑四方,然其性格中充满傲气,尤其对东吴心生轻视,荆州位处蜀汉的命脉之地,也是蜀汉联吴抗曹的核心屏障。

但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未能稳住与东吴的关系,更一再表露轻视之意,最终,东吴抓住时机,趁关羽北伐之际突袭荆州,致使蜀汉失去这一重要据点。

关羽的傲气、轻敌,让他在战局面前失了分寸,而诸葛亮未能充分估量关羽的性情,也未及时纠正他的态度,直接导致了荆州的陷落,蜀汉从此失去战略支撑点。

毛主席对这一点感慨良多,认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在谋略之外,尤需“知人善任,审时度势”,不可因个人感情、过去表现而盲目信任。

毛主席总结道,蜀汉的衰败不仅是因为曹魏的强势,还源于内部的用人失误。

对于历史上的这些遗憾,他反复提醒自己的团队:要善于识别人的优劣长短,切莫因一时偏爱或个别才能而忽视整体大局。

在用人上,信任固然重要,但唯有在关键岗位安排最适合的人选,方能不辱使命。

偏重后方,失控前线

诸葛亮一生谨慎、冷静,被后世称为“智多近妖”,然而在决策上,他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总是偏好身居后方指挥全局,甚至在许多关键战役中未能亲临前线。

对于当时的战场环境而言,这一遥控指挥的策略虽然稳妥,却难以适应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

尤其是在他首次北伐曹魏的过程中,诸葛亮这种远离前线的指挥方式导致了蜀汉的重大失利,错过了可能一举扭转战局的机会。

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的关键一环,街亭地势险要,控制着蜀汉大军的前进通道,如果街亭防线崩溃,蜀军整个战略便会陷入被动。

诸葛亮派遣马谡负责这场战役后,却选择在后方进行调度,未亲自赶赴前线,掌控战况变化。

马谡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刚愎自用,违背基本战术原则将部队布置在高地上,导致水源断绝、供给困难。

面对敌军的进攻,马谡无力招架,最终街亭失守,使得整个北伐形势急转直下。

当噩耗传回后方,诸葛亮已无法再挽回这场败局,他立即行军法处死马谡以正军纪,但蜀汉士气已经被严重打击。

毛主席在分析这段历史时,指出诸葛亮的失败并不仅在于马谡的失误,更在于他自身对战场态势的掌握不够及时、深入。

远离战场的决策者往往会因为缺乏第一手战况信息,难以灵活应对敌人的突袭和变化,而当下达指令的时机已过,战局早已被敌方掌控。

毛主席形象地评价这种方式如同隔靴搔痒,看似全面掌控,实则难以捕捉战场上真正的机会。

在后来的北伐中,诸葛亮虽吸取了教训,尽量贴近前线亲自指挥,但这种先失先败的经验已使他对战场的掌控力打了折扣。

他的每一次调兵遣将,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害怕重蹈街亭之败的覆辙。

这种谨慎固然提高了战术执行的精确性,但也让蜀汉军队的进攻节奏变得滞缓。

毛主席读到这里时,对这一战略失误表达了极大惋惜,在他看来,指挥者虽居后方,但必须能够随时掌握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决不能在生死存亡之际因远隔前线而无法快速应变。

“前线将领如果缺乏全局视野,后方指挥者则难以直接把控战机,”他总结道。

诸葛亮的这种稳中求胜的策略在总体布局上无疑是审慎的,但在即时作战上,因后方指挥导致的延误,让他错失了多次突破敌阵的良机。

任何战役中的主动权,都需要依赖将领在一线进行实时调整,而不是遥控指挥者在后方滞后的判断。

战略失衡,兵力分散

诸葛亮曾为刘备拟定了一份影响深远的策略方针,即《隆中对》,其中最核心的一步,便是采取“兵分两路”的战略——从荆州和益州两地出发,双线推进,直取中原。

这一战略原本意在两路夹击,借东西呼应之势,逐步削弱曹魏的力量,然而,这个看似周密的方案,却在蜀汉始终紧缺兵力的现实下,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

蜀汉的兵力本就有限,而分兵出击更是对资源提出极大要求。

荆州和益州之间山川阻隔,地势险峻,行军条件恶劣,导致两地间支援速度缓慢,一旦某一路陷入危局,另一支兵马便无法快速驰援。

尤其是东线的荆州,作为蜀汉东进的桥头堡,虽地理位置重要,但始终被东吴和曹魏两面夹击,处境十分危险。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便因后援不济,最终不敌东吴而丢失了这一要地。

荆州的失守不仅使蜀汉东部门户大开,更让整个战略的平衡被打破,诸葛亮多年来苦心筹划的布局顿时分崩离析。

毛主席读到诸葛亮的“兵分两路”之策时,曾冷静地分析道:“分兵虽灵活,却需雄厚的资源为后盾,否则不过是将人力分散成各自为战的孤岛。”

毛主席的见解揭示了古代战争中“分而不合”的致命风险。

在蜀汉的情况中,兵力已捉襟见肘,却还要承担两线作战的压力。

毛主席进一步指出,兵力和资源的分散,不仅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反而让敌人有机可乘,一旦一线失守,其他部队便难以为继,从而连累全局。

诸葛亮在日后的北伐中意识到这一问题,逐步改变策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从益州出发的西线进攻。

然而荆州的失守早已让蜀汉的整体力量被大大削弱,益州虽然暂时稳固,却失去了原先两面夹击的优势,使得蜀汉在面对曹魏时始终处于被动之中。

蜀汉内部的资源和兵力不足以支撑一场漫长的消耗战,而荆州的失败更让他们失去了东线支撑,最终只能依靠单一路线孤军奋战。

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这次策略评价道:“只有资源雄厚、后勤稳固的军队,才有分兵而胜的底气。”

他认为,蜀汉若要实现一统,就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来全力攻打一条主线,而非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冒险分兵。

这一策略的最终失衡也让蜀汉陷入了长久的防守劣势,终至力不从心。

诸葛亮的远大志向终究因兵力分散、资源薄弱而难以实现,这一遗憾也成为蜀汉兴亡史上最为无奈的章节。

虽然毛主席认为诸葛亮在未能实现北伐战略上有一些疏漏,但对诸葛亮本人,毛主席是很推崇的,曾不止一次表达过赞扬欣赏之情,尤其是对于宣传工作和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

【1】毛泽东与《三国演义》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