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谋篇布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白夜的社会 2024-09-25 14:01:22

毛主席的智慧,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其智,在于高瞻远瞩,能洞察时代风云变幻,于复杂局势中准确把握国家命运走向。在战争的硝烟中,以非凡的战略眼光,谋篇布局,制定出影响深远的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展现出对战争趋势的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一、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国共和谈时毛泽东和蒋介石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局势错综复杂,国共两党在国家未来走向方面存在着重大分歧。与此同时,国际上美苏等大国在远东地区展开博弈,也对中国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坚实,资源丰富,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苏联红军挺进东北后,客观上为中共在东北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而南方地区则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

国共和谈时敌我态势

向北发展

目标是全力夺取东北,掌控热河、察哈尔两省。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进入东北,构筑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意义在于,东北工业发达,能够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至关重要的物资支撑;背靠苏联,拥有一定的战略缓冲空间;地域辽阔,有利于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向南防御

主动从南方八个解放区撤出部队,收缩防线,巩固华北、华东和华中解放区。

避免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集中力量在更为有利的地区进行防御和发展,同时在政治上展现和平诚意,争取主动。

二、三大战略布局

(一)中原突围

1. 背景:

李先念

中原解放区地处中国腹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调集重兵对中原解放区进行包围和蚕食,企图剿灭中原解放区部队,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进军的道路。尽管有《双十协定》《罗山协议》《汉口协议》等,但国民党军仍不断违反协议,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日益加剧。至 1946 年 6 月,中原解放区已被国民党军队压缩至很小范围,形势极为危急。

将领:

中原突围时态势图

主要领导人: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他们在突围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指挥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

其他重要将领:副司令员王震、王树声等也参与了指挥和领导。王震率领的部队在突围中历经艰苦战斗;王树声率领的南路军成功突围后转进鄂西北。

3. 具体行动:

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准备以主力向西突围,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长期坚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同时,以第 1 纵队第 1 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以东转移,吸引敌人注意力;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迷惑、牵制敌人。

北路军突围: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中心地区——豫鄂边宣化店大举进攻,中原军区主力开始突围。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二纵第 13、15 旅及 359 旅等组成北路军(右翼),从宣化店向西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北路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截击合围,抢渡丹江,历经陕南玉皇山、鲍鱼岭等战斗。

南路军突围:王树声率一纵第 2、3 旅为南路军(左翼),从泼陂河向宣化店靠拢,然后向西南突围。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南路军艰难行军,最终转进鄂西北,建立鄂西北军区,并进入武当山开展游击战争。

皮定均旅突围:皮定均率领的第 1 旅负责掩护主力向西突围。他们虚张声势,猛打猛冲,装成大部队姿态,成功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在完成掩护任务后,皮定均旅与中原军区联系未果,果断决定向华中解放区靠拢。经过 24 天的艰苦行军,横跨鄂豫皖三省,行程 750 公里,进行大小战斗 20 余次,皮定均旅以三个团 5000 人的完整建制于 7 月 12 日抵达苏皖解放区。

4. 意义:

中原突围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转移,直接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军区各路部队在突围过程中,虽然减员严重,但基本保存了部队的核心力量,为以后的战略反攻、重返中原以及夺取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原突围和各路部队后续开展的游击战争以及创建的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 30 个旅的兵力,对解放区其他战场给予了重大的战略支援。

(二)抢占东北

1. 背景:

挺进东北路线图

战略地位重要:东北地域广袤、资源富足,拥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对于支援战争、发展经济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东北背靠苏联,若能掌控东北,有利于获取国际援助和支持。

日本投降后的局势:日本投降后,东北出现权力真空,国共双方都深刻认识到东北的战略重要性,都渴望争取东北的控制权。国民党军队主力远在西南、西北,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地理上相对更接近东北,具有一定的先机优势。

2. 将领:

林彪和罗荣桓

中央决策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抢占东北进行了战略谋划和决策指导。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仍密切关注东北局势,并与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制定相关战略方针。

具体执行将领:

林彪: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将林彪作为开辟东北军事上的主要负责人。林彪具有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在后来的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荣桓:罗荣桓长期在山东领导革命工作,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中央原计划让林彪、罗荣桓经略山东,但后来根据战略需要,两人一同被派往东北,共同领导东北的革命斗争。他们的搭档为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彪和彭真

彭真:1945 年 9 月 1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东北局,彭真被任命为东北局书记,负责领导东北的各项工作,为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了大量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3. 具体行动:

初期进军:

冀热辽军区部队率先行动:1945 年 8 月 11 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命令冀热辽军区李运昌所部向东北进发。李运昌抽调 8 个团等部约 1.3 万余人及 2500 多名地方干部,分东、中、西 3 路迅速进军东北。其中,东路由曾克林和唐凯率领的挺进东北先遣纵队,于 8 月 29 日出发,从长城九门口悄然出关。9 月 3 日,部队进入锦州;9 月 4 日,抵达沈阳。曾克林部在短时间内接管了辽阳、鞍山、营口、本溪、安东、抚顺、清原、梅河口、铁岭、开原、四平、郑家屯等地区,为后续部队进入东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部队陆续跟进:中央从山东、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等解放区抽调部队赶赴东北。从 8 月下旬至 12 月中旬,山东奉命开赴东北部队 7 万余人,中央先后从各地向东北派遣约十万主力部队和数千名干部。

建立根据地:

开展群众工作:进入东北的部队积极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赢得了东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为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

组建地方武装:在东北各地组建了地方武装力量,如县大队、区小队等,这些地方武装力量在保卫根据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行军事斗争: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接收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独占东北的企图,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例如,在四平保卫战等战斗中,东北民主联军顽强抵抗,为根据地的稳定和发展争取了时间。

与苏军的合作与交涉:

初期合作:苏军进入东北后,与八路军有过一定程度的合作。例如,曾克林部与苏军联合攻打山海关,为后续部队进军东北打开了通道。在一些地区,苏军允许八路军接管城市和乡村,为八路军在东北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后期交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苏军对八路军的态度有所变化。例如,苏军曾要求进入沈阳、大连等地的八路军退出苏联红军已占领的地区。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采取“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在广大的乡村和中小城市建立根据地,继续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

(三)挺进大别山

1947 年 6 月至 8 月期间,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 1、第 2、第 3、第 6 纵队共 12 万大军越过黄河挺进大别山区的战略性行动。具体情况如下:

1. 背景:

- 国民党重点进攻带来战机: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蒋介石被迫转入对山东、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两战场之间的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区的兵力十分空虚,形成了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形布局,为解放军实行中央突破、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 战略决策的推动:中共中央于 1947 年 5 月作出了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决定向国民党空虚的腹心之地大别山区进攻,以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改变战略格局,把握整个解放战争发展的态势和战争主动权。

2. 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

刘伯承和邓小平

3. 具体行动:

- 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6 月 30 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二、三、六 4 个纵队共十二万大军,在东阿至濮县间横宽三百里的地段上发起渡河作战,揭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进攻序幕。随后,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一个月的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四个整编师部九个半旅六万余人,消灭了国民党军阻挡刘邓大军南下的牵制力量,打开了向南实施战略进攻的通道。

- 兵分三路,挺进大别山:鲁西南大捷后,刘邓大军决定提前挺进大别山。8 月 7 日晚,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向陇海铁路进军。

- 艰难穿越黄泛区:部队进入了黄河泛滥后形成的黄泛区。这里地形复杂,积水严重,道路泥泞,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战士们在齐腰深的泥泞中艰难跋涉,车辆、辎重等行进艰难,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不得不放弃了一些重型装备。

- 强渡汝河:当刘邓大军到达汝河北岸时,发现南岸已被国民党军占领。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情况,刘邓大军果断决定强渡汝河。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士们奋勇拼杀,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打开了前进的道路。

- 突破淮河:渡过汝河后,刘邓大军又面临着淮河的阻隔。战士们不畏艰险,迅速搭建浮桥,成功渡过淮河,进入了大别山地区。

4. 意义:

- 战略上扭转了局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起了关键作用,迫使蒋介石把战线从黄河移到长江,由重点进攻转入全面防御。

-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行动把人民解放军的内外线反攻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 建立了中原解放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开辟了根据地,建立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后来的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