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当年真动了杀心?拿朱可夫做了个局,后果让他感到害怕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3-11-03 06:18:01

伟大的卫国战争为斯大林赢得了巨大的个人声望,而伴随着战争胜利以及战后的论功行赏,苏联国内呈现出一副歌舞升平的局面。

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短短一年后,斯大林做了个大胆的尝试。在高明的权谋和刚硬手腕的加持下,局势向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然而,就在这个计划接近尾声时,突发的巨大变故让他慌了。

此事令斯大林意识到,若不就此打住,恐怕连他本人都无法阻止局势的失控。

设局

1946年,有一件事如一颗炸弹般爆开,令苏联朝野哗然。

当年4月下旬,戈亚金诺海关向上级报告,他们在西部边境截获一辆来头不明的列车,整整一列火车竟全部塞满了来自德国的各种名贵玩意儿。据负责调查的阿巴库莫夫事后给出的报告:如果把这些宝贝放进装炮弹的大箱子里,它们能装满足足85只箱子,放在一起能堆成一座小山。

同时,报告也隐晦地提到:这列火车的主人,或许正是“胜利元帅”朱可夫。

在那个时间点上,朱可夫贵为苏联军队“副最高统帅”,苏军“胜利的象征”,实打实的“二号人物”,是不少官兵心中的信仰,估计还有很多人不敢相信。可当时任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布尔加宁奉命去朱可夫的别墅里走了一遭,回来后便拍着桌子大骂:“那家伙的房子简直就像在德国境内!(指其中满是从德国弄来的东西)”

人证物证俱在,至于火车的事,朱可夫也不敢狡辩,低声下气地在“认罪书”上签了字,随后又做出深刻检讨,期盼着能尽早息事宁人。岂料隔天苏联国内舆论便炸了锅,不仅官场上的张三李四都冒出来谴责,大小媒体也跟风批判,那口气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要命的是,这些批评并不是空洞地“上纲上线”,而是非常具体。例如,有人称他做事实在是太自我,没大没小,不守规矩,套用专业术语叫“典型的波拿巴分子”。这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攻势更是无懈可击,压得朱可夫抬不起头。

那么问题来了:要给这些三教九流吃多少豹子胆,才敢让他们对高高在上的“二把手”口诛笔伐?正常情况下,把全世界的豹子都杀光,胆都取出来给他们吃,他们也不敢。

另外,这一轮攻势带着强烈的“苏式风格”,这跟他们在上世纪30年代玩的那一套如出一辙。显然,这是有人指点并策划好的。而敢动“副最高统帅”并能将心高气傲的朱可夫拿捏得死死的有且只有一人,那便是“最高统帅”斯大林。

咎由自取

斯大林是否曾想过除掉朱可夫,这个问题在史家仍是个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者对后者的猜忌是实打实的。

两人矛盾的由来,不少人认为是朱可夫在“胜利阅兵”上取代斯大林检阅三军,抢了风头。正可谓“功高盖主”,冒犯了领导,不整你整谁?

可事实上,作为下属,你要坚持让一位67岁的老人骑马,像演话剧一般在冰天雪地里窜来窜去,笔者倒是觉得你先被领导“处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事实上,相比于朱可夫之前所做的,胜利阅兵上抢风头这点过节,根本就不算事儿。

“典型的波拿巴分子”朱可夫,此前犯的错误简直令人发指,篇幅有限,我们单讲两个插曲。

其一,莫斯科战役前夕,忧心忡忡的斯大林多次找朱可夫询问战备状况。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斯大林给出了一套自己的防御方案。哪知朱可夫听罢,居然当着诸多将领的面,像教训麾下参谋一样,阴阳怪气地否定道:“打仗这种事哪能由您这位领袖来做?这种事交给我就行了!”

彼时,斯大林确实离不开朱可夫,也或许是他胸怀宽广,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并当真没有插手作战,全权让朱可夫负责。

其二,二战胜利后,苏联高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会,将帅齐聚一堂。有记者提出为与会者们拍一张合影刊登在报纸上,而当时斯大林并不在场,朱可夫竟让所有人集合,要求急着先拍一张以他为中心的合影。

这事儿原本可大可小,倘若朱可夫只是贴在自己家里自娱自乐,事情可能就翻篇了。怎料后来这张合影不但流了出去,甚至还被一些报纸刊登,这直接引起了斯大林的强烈不满。

总而言之,即便朱可夫后来被枪毙了,从某种角度来看,他显然也没那么冤。

不是凯撒,而是拿破仑

朱可夫就是个“粗人”,比较耿直,不像政客那般有心眼子。身在如此显赫的位置上,说点得罪人的话是难免的。

倘若斯大林真是一位“伟大领袖”,他首先是应该明白事理的,不能因此就跟朱可夫计较,同时赶尽杀绝。

笔者觉得这么说没问题,可问题是朱可夫是有政治野心的,而且还不小。

二战结束后,朱可夫身兼苏军驻德集团军总司令、苏占区最高长官等多个职位,军政一把抓,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甚至不向高层请示,先斩后奏。这段时间里,朱可夫过足了掌权的瘾,却也因此远离莫斯科,无法触及国内事务,像漂泊在外的浪子。

反观老冤家科涅夫,二战一结束便被召回国内,先后担任陆军总司令、第一代理国防部长等显赫职位,在朝野中一人之下,熠熠发光,这才是朱可夫期待的待遇。

在积极的争取下,1946年4月10日,他如愿回到莫斯科。

初回苏联的朱可夫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莫斯科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肖像和标语,人们不厌其烦地诉说着他的功绩,掌声就从没断过;在一些重大活动上,他与最高领导人同样大小的画像被并排悬挂在一起。

与此同时,朱可夫也在积极扩大他在朝野中的影响力,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刷存在的机会。很快,斯大林就意识到,朱可夫期待扮演的角色,不是从西班牙返回罗马的凯撒,而是从厄尔巴岛回到巴黎的拿破仑。

没多久,朱可夫更是作了个大死。

杀心初现

彼时,苏联高层就战后建设方案展开讨论,其中有个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国家部门究竟该实行“一长制”还是“二长制”?

所谓“一长制”,就是一个部门只设置一个负责人,有权为部门内的一切事物做决定。“二长制”则是在部门大领导身边设置一个副手,行政上比首长矮半级,却可以对领导的决策形成影响。

显然,一般情况下,一长制更加高效,能有效避免内耗,但它非常依赖于领导的水平;二长制则更加民主,避免平庸之人尸位素餐。

虽然苏联在过去奉行“二长制”,但他们却实打实地吃过亏:二战初期,在各作战单位中充当“副手”的苏军政委就曾粗暴地干涉将领们的作战安排,提出“只许前进不准后退”,否决将领们的迂回计划。

客观上讲,政委们作战勇敢无畏,勇气可敬,但他们也让苏军蒙受了许多完全能够避免的损失。因此,朱可夫很不待见政委,他也基本没怎么搭理过这群人。当然了,他这样能力和级别的将领,即便“独断专行”,上级也不会去怪罪。

而在1946年的讨论中,朱可夫坚持要求实行“一长制”,甚至因此正面冲撞了偏向于“二长制”的斯大林。

试想:倘若苏联当真沿用“一长制”,军队只有一位最高长官,那该是谁?当然是他朱可夫了。眼下战争刚结束,朱可夫在国内的声明甚至盖过了最高领导人,来自高层命令的效力甚至不如他朱可夫的一句话,你说军队到底姓“苏”还是“朱”?

更要命的是,朱可夫这种人只会往上爬,且其性格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真要纵容他搞下去,谁能保证他最后不会觊觎“最高领导人”的位子?

斯大林清楚,想要让朱可夫消停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满足他的胃口,要么搞定他。显然,斯大林选择了后者;而这样做还有一些附带收益:彼时,苏联高层正为如何安置一大批功勋卓绝的军事统帅而发愁,搞垮一个朱可夫,恰好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说不定还能伺机更进一步,直接敲醒整个军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主子究竟是谁。

一切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然而,斯大林却嗅到了极为危险的气息。

危险的转折

1946年6月的高层会议上,斯大林按计划祭出最后的杀招。

会上,朱可夫被指控“从事叛国活动”,试图窃取国家权力,对国家领袖不利。

此时朱可夫已经被折腾得身心俱疲,风声鹤唳,面对如此荒谬的罪名也不敢反抗。想想从列车事件到这一步,也才过去了两个月。

当年连苏军的缔造者、“第四国际”老司机,还有被列宁亲口表扬“是个好同志”的布哈林,面对这一套组合拳也只能直呼内行,政治手腕幼稚到宛如小学生的朱可夫又有什么招架之力呢?

眼看一切已几乎尘埃落定,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军事统帅们只是不善于搞权谋,并非没长脑子,唇寒齿亡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在“铁拳”砸下来的一瞬间,他们就几乎明白了高层的意思,因此展开了积极的自救。

令斯大林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为朱可夫辩护的,居然恰恰是与朱可夫闹得最僵的科涅夫。后者拍着胸膛担保:老朱啥人我最清楚,说他贪财我信,说他造反?别开玩笑了。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等军中大佬纷纷进言,顶着巨大的风险替朱可夫喊冤。这一刻,斯大林意识到,持续多年的战争早已让这些军事统帅们无形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同进同退;即便他们中有过节,闹得很不愉快,但一旦“外来威胁”来袭,他们立马会抛弃“内部矛盾”,一致对外,坚守他们的利益阵地。

斯大林不是不敢杀掉一个朱可夫,他担心的是得罪整个军队;而倘若纵容一个朱可夫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又怕会冒出千千万万个“朱可夫”。

此时,斯大林似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中,然而“钢铁同志”何许人也,又是何等权谋?他早就想好了应对办法,当即表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拿到了朱可夫的职务,把他贬到了偏远军区。这样一来,他不但卖了个顺水人情,稳住了军方,更是试探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可谓一箭三雕。

然而,从后来发生的事情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遭劫难并没有让朱可夫吸取教训——赫鲁晓夫时代,他继续兴风作浪,甚至当众“指导”赫鲁晓夫进行干部任命,后来被一撸到底,连点“晚节”都没留。

局外有局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要讨论:斯大林当年为什么要杀朱可夫,真是因为朱可夫要谋反吗?

笔者认为,斯大林要杀朱可夫绝对是做戏,只是想用这种手段试探军方的态度;另外,他从未怀疑过朱可夫的忠诚,甚至也从未放弃过朱可夫的利用价值。

从斯大林的用人习惯来看,他用人不疑,即便能力再强,只要引起了他的怀疑都会被打入冷宫。相反,那些能力不那么突出却又绝对忠诚的将领,即便犯了大错,一般情况下,斯大林也乐意再给他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典型的如叶廖缅科。至于贪点东西,在斯大林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至于对朱可夫的处理,斯大林或许别有安排:1953年初,也就是斯大林意外逝世前没多久,朱可夫突然被低调地召回莫斯科。遗憾的是,前者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意图便撒手人寰。

这段没有写完的故事背后究竟有怎样戏剧性的结尾,这便留给后人猜测了。

6 阅读: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