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号,河南汝州市一家妇幼保健院的大门口,聚集了不少在保健院工作人的工作人员,他们并没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在为自己声讨公道。
从拍摄者提供的视频来看,这些人身穿白色工服,大部分人戴着蓝色口罩,有人拿着喇叭在高喊:“生活无法维持”。
据了解,这些人都是汝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资和医保公积金很久没有缴纳了,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这一幕。
记者联系到该保健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李女士,李女士表示保健院已经一年没有发工资了,医保也没有正常缴纳,还有就是南关棚户区回迁的房子到现在还没能住上。
记者联系到保健院的另一名工作人员,问及有多少人停薪停缴医保时,工作人员回复称有500多人,对于记者问及总共有多少钱时,工作人员称这个具体数额她也不清楚。
如此多的员工为何都没有发放工资呢?记者联系到当地卫健委:“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情呢?”,工作人员回复的有些吞吞吐吐:“嗯....好像有”。
当记者问到:“究竟是什么原因拖欠工资呢?”
工作人员的回复很直截了当:“没钱”。
记者追问:“这些工作人员的诉求,咱们怎么解决呢?”
工作人员直接回复:“不知道”。
其实对于这样的回复,我并不感觉有多意外,还记得今年8月份,河南鲁山县因耗资715万建牛郎织女雕塑遭网友质疑。
当时记者致电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辱骂记者。
今年7月份,部分家长反映有大量贩卖中小学学位信息,公然表示低于分数线也能录取的不公平现象。
相关媒体注意到此事后,将此信息公开报道,没想到的是,郑州市教育局宣传外事处处长闫曦主动电话给记者,要求撤下群众留言:" 那是不是说 MLGB(骂人粗话)了就不放了?"" 初中和小学招生阶段,类似信息不要放出来 "。
相信关注热点新闻的网友都清楚,近段时间,河南一直占着热搜榜,最火的无非就是秋收“捡漏”,一般来说,“捡漏”这个词语好像也并不存在多大问题,但上了热搜榜的“捡漏”似乎性质有些不同,说成是抢,一点也不为过。
好几次的“捡漏”皆是如此,而每次官方给出的回复几乎都是同样的“韵味”:那不过就是误会而已。
每次都是“村民误以为”,真的是“误以为”吗?我相信那些参与“捡漏”的村民他们自己都觉得用词不妥。
关于这次妇幼保健院被曝员工工资没有正常发放的问题,或许早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埋下伏笔,也或者说更早。
8月报道,河南省审计厅7月28日发布了《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发现河南近百亿灾后重建资金出现问题。
疫情期间的河南富士康工厂;银行给取款者随意赋红码等等,这些都出现在河南,再到现在的河南频频上热搜,是因该反思了。
有人说,就因为极个别的问题,不能否定所有,这当然没错,本就不能以偏概全,但当我们这样理解且去推动舆论时,官方的回应或许就会多几个“都是误会”。
有问题,解决问题才最重要,而不是一味的辩解,一次两次可以,但次数多了,谁还会相信这确实是误会呢?
也或者说,这本就不是极个别的问题,而是管理出现了问题,倘若能有好的监督,好的管理,不说拖欠工资,至少田间地里不会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