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三线建设时期是一个充满奋斗与奉献的年代。而在这个时期,均县(今丹江口市)的3541厂,无疑是那段历史中的一个璀璨明珠。它不仅为全军部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更在当地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时光回溯到1967年的冬天,均县的江南地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身着军装,肩负着建设全军军需生产片区的重任,踏上了这片土地。这些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军人,不畏艰难,跋山涉水,最终在浪河区和丁家营公社选址,开始了3541厂的筹建工作。
筹建初期,条件艰苦,但军人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砖一瓦地筑起了厂房,一丝不苟地安装着设备。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穿梭,他们的汗水在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经过两年的基本建设,1970年夏,2341工程筹建处(后更名为3541厂)初具生产条件和规模,为投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工厂全面投产,1000余名职工齐心协力,挑起了生产、生活、基建三副重担。他们白天忙生产,晚上搞基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不与老厂比条件,要与老厂比贡献”的口号激励下,全厂职工上下齐心,共同为军队的后勤保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那时的3541厂,规模宏大,生活水平高。工厂内设施齐全,宿舍楼、电影院、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等一应俱全。职工们骑着二八大杠上下班,下班后车上总会带着一些生活物资,家属区内热闹非凡。春节前后,厂里还准备大货车、大客车接送职工回家过年,那浩浩荡荡的车队,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起床的军号声在工厂里响起,人们在新的一天中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大人们拎着菜篮子去买菜,孩子们走进子弟学校里,大人们也奔向各自的岗位。白天生产厂房内机器轰鸣,夜幕降临,家属区的万家灯火在很远的山顶都能看到。夏季的夜晚,灯光球场内数千人欢腾,各军工厂、各生产车间之间的篮球、排球友谊赛能引得数千人前去呐喊、加油。那时的3541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三线军工企业开始实施由山区向城市转移的战略。1988年,经过多方论证,3541厂最终在武汉市蔡甸区选定新厂址。1993年8月,总厂迁往武汉市发展,形成了武汉总厂与丹江口市分厂的格局。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3541厂发展的新阶段,也意味着均县老厂区的逐渐落寞。
2009年,3541厂实施政策性破产改制,均县的老厂区也彻底走入了历史。设备被拆除带走,废弃的老厂房、住宅区虽然整体交给地方管理,但大多数建筑、设施仍处于荒废状态。少数车间厂房被租给私人企业使用,但更多的建筑仍然无人问津,长满了杂草。
如今,当人们再度踏入这片曾经的繁华厂区时,只能看到山岭深处的破败厂房和落寞的车间。那些安全生产、求质求量的标语依稀可见,但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墙壁的黑板上还有没擦去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然而,尽管3541厂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华,但它所代表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那些曾经在这里辛勤工作的军人和职工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铸就了3541厂的辉煌历史,也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忆3541厂,我们不仅要怀念那段辉煌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