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易说莲花 2024-03-10 12:58:54

306、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三国》读到第496页,有3点感悟,记录下来:

(1)骄兵必败,轻敌必败。

马谡轻敌,又拒谏,而失去街亭,导致诸葛亮北伐前功尽弃,失败而退。

(2)输赢不在兵之多寡,而在于主将。

这点是诸葛亮自己从北伐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回看赤壁之战,曹操同样犯了(1)+(2)的错误。

(3)永远保持神秘莫测,不让任何人算准自己的意图和行动。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其神机妙算,屡试不爽,直到司马懿的出现,诸葛亮才遇到对手,根本原因是,以前的人(除了凤雏),看不穿、破不了诸葛亮的计谋,而司马懿可以预见诸葛亮的预见,可谓棋逢对手。

虽然,司马懿的才能不输诸葛亮,但仲达的德行却远不及孔明,故后世之人皆敬仰诸葛亮,流芳百世,功在千秋。

青年看三国,只知故事精彩;

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307、怒不做事,急不成事,暴则败事。

读到《三国》第504页,诸葛亮二次出师北伐,数次强攻陈仓不下后,孔明多次大怒,欲斩主将魏延。

读到这里,我知道孔明的气数如日西斜,下滑了。

因为,前面身经百战的孔明,始终是胸有成竹,心闲气定的状态,没见他失态过,如今频繁发怒,气急,可见他的气运渐去了。

几年后,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病逝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读古思今,我总结出3点,自勉:

(1)怒不做事。

人在发怒的时候,所思、所做、所为,皆是不理智的,宜清静无为,让自己冷静下来,不宜冲动行事。

(2) 急不成事。

诸葛亮平定南蛮后,紧接着出师北伐,也许是潜意识中,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然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越着急,事情越容易出岔子,而成不了。

(3)暴则败事。

仁的反面,就是暴。

内在,指性情暴躁。

外在,对他人暴力。

无论是哪种暴,都诸事不宜,为人不仁,做事多败。

虽然古训说,慈不掌兵,但暴则人心向背,亦难掌兵,应该取中庸之道——威而不暴,严而不苛。

308、谁言女子不如男,雄心壮志撼九天。

读《三国》,我对人事悟了一大半。

当初我在职场,不开窍而愚钝,若有今天的觉悟,配合当时的勤勉,早就当上公司的一把手,或者自己创业了。

没有如果。

如今开悟,亦不为晚,我会用自己毕生所学,创造一个万众瞩目的东西出来。

谁言女子不如男,雄心壮志撼九天;

云汉浩渺御神龙,清平盛世现人间。

2 阅读:65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5:37

    我在想正因为您纯白的人生,就算参透三国,却依然管不了公司,创不了业。只因您不黑,或者黑不起来。记得我小时候,东北的冬天很冷,晚上麻雀都会钻到屋檐下。大哥带着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屋檐下捉麻雀,他们捉到之后总是要先把麻雀摔死,我不同意他们把麻雀摔死,后来就被撵回家了。几十年以后,想起那一幕,我知道了我的弱点,并且因为这个弱点现在还在承受着磨难,有办法吗,没有,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可能完全祛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