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去南街村、大寨村、华西村等地参观学习,重新振兴集体经济

桃成柳老人 2024-07-11 11:48:59

文/柳成荫

1978年,小岗村“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签“生死状”完成了分田单干,然而,老百姓并未能富裕起来,30多年来丝毫未能提高小岗人的生活水平。

小岗村是一面旗帜,小岗精神不能倒。穷则思变,于是,小岗村人在村领导、省领导的带领下走出去,走出家门,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学外面的先进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

最终,小岗村认识到靠小打小闹永远不能脱贫致富,在村支书沈浩同志的领导下,重新回到集体经济的轨道上,并在多方扶持和资助下,最终走上了金光大道。

二去南街村取经,村支书沈浩带队。

2004年10月,小岗村书记沈浩带领村领导班子成员包括村主任、村会计、村妇联主任及当年最早分田单干按手印的18名发起人中的4人,一共13人,前往坚持走人民公社路线的南街村取经学习。

这是小岗村继两年前考察南街村以后,第二次来到这里。

当他们参观村展览馆时,看到“难忘岁月”专栏中“土地分了,人心散了”的图片时,羞愧难当,貌似这组图片就是小岗村1978年的真实写照。沈浩同志握着张副馆长的手感慨道:“我们要向南街村学习,把思想武装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沈浩在档案馆的留言簿上写道:“学习南街村,发展集体经济,追求共同富裕。”此时的沈浩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像南街村一样走人民公社路线,才能壮大集体经济,村民才能共同富裕。

三去南街村取经,省人大副主任宋卫平带队。

2017年11月23日下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卫平同志率考察组一行,带领小岗村骨干第三次考察南街村。

通过考察,宋卫平感觉到了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感觉到要成大事,必须发挥大家的智慧,靠小打小闹永远不能脱贫致富。事后他们对南街村的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小岗村是大包干发源地,我们为什么来南街村考察学习,就是要借鉴这里的先进经验,把我们当地的经济发展好。”

此次的考察学习,宋卫平副主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感到宏斌书记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有理想、有志向,矢志带领南街人建设共产主义社区;是一个有坚定意志的人,很执着、很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很多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哲学家,很有思想,做很多事都很周密、很有深度。”

如果说沈浩感受到的是集体经济,那宋卫平则感受到了村领民人的魅力。

去大寨村学习,村支书沈浩带队。

大寨村和小岗村,一个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典型,一个是农村改革中的典型。随着小岗村的崛起,大寨村跌下神坛,并受到批判,犯下了莫名其妙的左倾错误。然而,20年后,大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小岗村依然没有脱贫,甚至出现了800亩土地的抛荒撂地。沈浩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当时按红手印的村民和村里的骨干,去大寨村参观取经。

他们一行人到了大寨见了当年的铁姑娘郭凤莲,耳闻目睹了大寨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沈浩握住当年铁姑娘郭凤莲书记的手,意味深长说:“你们大寨是干出来的,而我们小岗村却是‘按’出来的。”这句话把所有的人都逗笑了。

大寨人笑了,是爽朗的笑容;小岗人也笑了,是愧疚和尴尬的苦笑。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自己的心里有愧啊!大寨村凭借艰苦奋斗的精神干出来,小岗村却是吹出来的。大寨成功的经验使中国的农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而小岗村的“按出来的经验”却使中国农村推翻了集体化道路。

通过学习,对照自己,找出差距

在沈浩和宋卫平的带领下,小岗村人先后去南街村、大寨村、华西村、长江村、红旗渠等地参观学习,让小岗村人感受到集体经济的伟大,认识到分田单干的弊端。

二十多年了,受到了国家大力资助的他们小岗村的村民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沈浩从2004年4月提出“重归合作社之路”,历经3年又334天,沈浩才做通了小岗村大多数群众的思想工作,重新把土地集中起来。这其中离不开参观了这些走集体道路的典型村庄而带来的认识。

通过多次考察,小岗村人对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小岗村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