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二年,曾国藩在出任江西主考的路上,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得到消息他非但没有立刻回家,反而是穿着孝服赶到了江西九江。江西的官员无奈,只能给他凑了一千两银子。
曾国藩是翰林出身,每天写日记的道学家,怎么会如此的无耻,穿着孝服讹诈别人了。其实不怪他, 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了。真的穷疯了。
每年亏空几百两的京官道光二十年,曾国藩成为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 开始了他十年的京官生涯, 他的官运很好,十年七迁,很快就成为从二品的礼部侍郎。 这个速度在汉官中算非常快的。 但是清代的官俸极低,他早就在债台高筑了。
以道光二十一年为例,
首先大头是房租,每个月13两。差不多一年就要160两。
京城中的官员来往也是非常频繁的,曾国藩一年的开销是79两。 请客吃饭花掉了31两。
全家的衣服开销是28两。
曾国藩在京城肯定是坐不起轿子的,他平时只能坐驴车,但是这个也是不小的开支,每年要23两。
家里的吃饭、领用、仆人开销差不多是每年177两。
这样算来全年的开销是458两。他当年的收入是124两。 一年的官当下来反而亏本了300多两。 这官当的。
著名“戊戌六君子”中刘光第,考上进士后,被安排在刑部当官。 但是他没有钱,于是就在家赋闲了多年。 直到一个经商的族叔,觉得家族里好不容易出一个进士,不当官太可惜了。于是每年赞助他二百两,他才去京城当官。
四处筹钱那么曾国藩是怎么解决亏空的问题呢? 他们家只是一个小地主,也拿不出多少钱给他。
曾国藩考上进士后,被选入翰林院学习, 按例要学习三年后,再考试,然后用成绩来决定后续的安排。 在乾隆的时候非常严格,甚至还有人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赶回家。 但是到了道光时期,这一切都成为了形式。 曾国藩根本没有在京城学习,而是跑回了家。
曾国藩到家里后,只做了一件事情, 到处讨钱。
首先是亲朋好友
曾国藩回家后,先去了老丈人家, 丈人给了他四百六十文钱。 然后第二天在家里大摆宴席,然后收到十二千八百文
其次到各地的曾家宗祠,向各房报喜讨钱,也收到了大量的喜钱。
其次是各级官员。
在各县, 清代一次基本能考中300个进士,全国共计有1500个州县。 平均5个县才一个进士, 加上各地的不平衡。 很多县几十年才出一个进士。 而且曾国藩直接被选为庶进士。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曾国藩回家后,当地的大小官员也是纷纷的见他,每人见到他,自然少不了赠送。
还有到各家店铺讨钱。
曾国藩在家里的各个店铺里也逐个拜会,城里去了44家店铺,平均每家讨了384文钱,城外的每家要了795文钱。 这跟乞丐有什么去吧?
还有干预地方公事。
曾国藩再加的时候,多次为了地方纠纷写信给地方官。他做这些事情,不可能是无偿的,按例都会获得大量的钱财。
经过各种收瓜, 曾国藩共计凑了一千多两到京城。
每年大量亏空下, 曾国藩的京官过的很艰苦。 虽然京官有各种炭资,冰资,因为他开始的官位很低, 得到的馈赠也很少。 他看到别人拿了各种好处费,做梦都在嫉妒。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曾国藩梦到别人得到好处,十分羡慕,醒来后,写日记记下了这段心情。
真正的出路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终于迎来他命运的转折点, 他被选为了四川乡试的主考。 虽然只是一次考试的主考官,但是当地官员的孝敬是不会少的。
曾国藩这趟共计收入6千两的好处,还收了大量的布料,特产等
这趟回来后,曾国藩不但还掉了全部的借债,还给家里送去了600两。 他以前每年只能给家里寄几十两。 家里也早就债台高筑了。
这次主考后,曾国藩再次当主考是十年后的事情, 咸丰二年,曾国藩被选为江西主考, 当时当他抵达安徽的时候,收到了母亲病故的消息,眼看大笔的好处泡了汤。 曾国藩也厚着脸皮,穿着孝服到江西要钱。 江西当地的官员无奈,只能送一笔钱给他。 把他打发走后,朝廷还会派新的主考过来。 新主考的各种礼仪,江西一分也不能少。
清廷设置如此低的工资,这些京官们穷的一塌糊涂。 只能天天等着外放。 但是他们外放的时候,连路费都拿不出来。
当时的京城的钱庄里对这种情况特别准备了“京债”, 就是借钱给他们上任,然后上任后再还钱。
这些官员一到地方,就像疯了一样吸食民脂民膏,危害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