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雄才大略,为何最后却没能统一天下?他到底输在哪里?

大陈说书人阿 2024-12-05 17:02:40

公元417年正月,曾经称霸北方的后秦危在旦夕。因为东晋水师在刘裕的带领下,直扑后秦都城长安。

在数月的战斗中,刘裕连斩后秦数位大将。长安随后被刘裕攻下,后秦灭亡。

刘裕攻洛阳袭长安,天下百姓都眼巴巴地看着刘裕。此时,刘裕距统一中国仅差一步之遥。

但大家都知道,最后终结乱世的是隋文帝杨坚。刘裕,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猛将,并没有统一中国。

这也是后世不少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雄才伟略的刘裕为何没能统一中国?

在笔者看来,刘裕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刘裕做的事,都太晚了!

刘裕早年间好赌博,最后在贵人的引荐下,投身军旅。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绝对算是白手起家。

但白手起家并不是刘裕没能统一中国的理由。人家朱元璋开局一个破碗,照样能建立大明。

但大家可能没注意的是,朱元璋起兵时25岁,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但刘裕呢?

刘裕363年出生,399年才第一次挥动长刀。没错,刘裕起兵之时已经年近40岁了!

不少世家大族也就活个三四十年。东晋皇帝生活条件那么优渥,平均寿命也就36岁。更别说刘裕这种在底层混了半辈子的人。

按当时的视角来看,刘裕绝对算是土埋脖子了。

放到历朝历代起兵的王侯将相中,刘裕也算是高寿。

在起家时就已经如此高龄,那等到刘裕得势时,年岁就更大了。409年刘裕开始得势,在420年才完全掌握了东晋。

和同为篡位称帝的李世民相比,刘裕没有那么好的出身。自己奋斗了几十年才达到的高度,却只是别人的起点。

刘裕在417年攻下长安,消灭后秦。在五年后的422年便撒手人寰。被百姓寄予了统一中国希望的刘裕,就这么倒下了。

所以刘裕起家晚,得势晚,年龄大,最后倒在了统一中国的前夕。

当然,导致刘裕没能统一中国离不开他自身思想的转变。只是,刘裕思想的转变也离不一个“晚”字。

420年,刘裕废掉了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宋帝。标志着南北朝对峙时代的开始,也是从彼时开始。

刘裕的想法转向偏安一隅,而不是继续锐意北伐。

还是那个原因,彼时的刘裕已经快60岁了,是应该退休颐养天年的年龄了。这个年龄段的正常人,都应该退休养生了。

俗话说得好,人越是没有什么,就越会追求什么。刘裕一生就不知道什么是安稳,戎马一生,落下了一身伤。自然更渴求一个安稳的晚年。

所以最后,刘裕在继续北伐和偏安退休中,选择了偏安南方。自立为王,安度晚年。打了一辈子仗,也是时候该享受享受了!

这咱们还真不好说啥,刘裕一生战绩无数,确实配安详晚年。但也正是这种想法,让其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这刘裕一生的第二个“晚”,就是时机太晚。

首先,这刘裕北伐时期的北方可不比从前。

彼时的北方政权林立,彼此相互攻伐。虽然各国之间的战斗使得北方政权内耗严重,但也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在北方的诸多政权中,北魏鹤立鸡群,碾压周围一众政权。甚至和上代霸主前秦一比,北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说,北魏是横亘在统一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连刘裕,都对北魏的强大深感头疼。

在和北魏的小规模冲突中,刘裕没占到一点便宜。想要问鼎北方,就只能三军齐出,和北魏全面开展。

考虑到北魏军队的素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刘裕也只能吃了这亏,因为自己出征的晚了!已经错过了讨伐北魏的最佳时期。

这是因为北魏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的,而是在和前秦的战争中发家的。

北魏拓跋宏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秩序崩溃的时期。大肆拓张自己的势力,并与前秦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魏秦争霸时期。

如果刘裕能早一点北伐,趁着魏秦相争之时一拳打穿两国。就不会有后来一家独大,难以为敌的局面了。

哪怕是再晚一点,趁着道武帝内乱时期出兵北魏。

都可能一举拿下北方,统一中国。

但这真不是刘裕没有战斗头脑。能凭着一己之力追着数千人打的刘裕,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兵才是最好的呢?

一是因为在北魏内乱期间,刘裕还尚未得势。手中既没有兵也没有权,东晋朝廷在淝水之战后也开始考虑休养生息。这才错过了一拳打死北魏的最好时机。

二是刘裕北伐的目的并不单纯。其北伐的主要目的是积累军功,巩固自己的地位。为自己将来篡了东晋的位,自称为帝铺好路。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夺回失地,或者是为了什么国家大义而北伐。

而这就决定了,北伐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符合刘裕自己的利益。

刘裕不仅在对外战争中错过先机,内部事务也不少都太“晚”了。

首先就是东晋的资源和后勤补给跟不上。

连年的战争需要稳定和充足的物资补给,这不断消耗着东晋的力量。彼时的晋朝已经不再是那雄踞中原的大国,只是一个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的政权。

而那时的南方相较于北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农业生产水利设施都不是很行。简单来说,就是北方一块地的产出,和南方一块地的产出完全不对等。

而深入北方,则更考验刘裕军队的补给能力。后勤但凡有一点跟不上,等着刘裕军的都只会是被北方政权包围而死。

在内外较困的同时,刘裕手下的能臣走的又都太早了。对刘裕来说,这也是一种“晚”。

417年,刘穆之去世。

正在北伐的刘裕听闻消息,一生杀伐果断的他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知所措。在惊慌和悲痛后,刘裕立即放弃北伐,班师回朝。

这刘穆之究竟是何人,其一去世居然能让刘裕放弃大业?!

刘穆之这人是刘裕的左膀右臂,其之于刘裕就像郭嘉之于曹操一样重要。

在刘裕建立南朝宋的伟业中,刘穆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为刘裕处理朝政,选拔人才,修订制度。

可以说,没有刘穆之作伴,就不会有宋武帝刘裕!更重要的是,刘穆之这人没有二心,一生只侍奉刘裕一个太阳!

这也是为什么刘裕把刘穆之称为“定海神针”,为什么敢离开南方放心大胆的北伐。都是因为有刘穆之在后方坐镇,刘裕不担心朝阳变天!

但刘穆之走的太早了!

刘裕本身就是权臣,东晋有不少人一直都认为其包藏祸心。巴不得赶紧把他除掉。

之所以刘裕敢放心大胆地离开东晋,跨江北伐。就是因为有刘穆之在,朝内不敢造次。

但刘穆之这一走,谁来压住朝堂?万一东晋那边突然把刘裕打成反贼,自己还尚在国门外,有理也说不出。

一世英名被毁都算是小事,万一真有哪个晋臣来讨伐自己,那可是小命都难保!

一想到这,刘裕就止不住地打寒颤。也顾不上太多悲伤,只能连夜赶回东晋稳定局势。

也是从此,刘裕的重心就不放在北伐之上。而是专心于朝内,继续把刘穆之没完成的事情给做完。

除了刘穆之,刘裕的另一个贵人就是刘道规。

刘道规是刘裕的异母兄弟,但二人的感情并没有因此疏远。反倒刘裕相当器重他这个弟弟。

在桓玄之乱时,二人一起并肩杀敌。在卢循之乱中,刘道贵的表现也相当优秀。

但和刘穆之一样,刘道规死的太早了。412年便离开人世。

那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这刘道规死时离刘裕北伐还远着呢,怎么就能影响到统一大业呢?

这刘道规生前是荆州刺史,在任七年间把荆州管理的井井有条。外敌内乱都得绕着荆州走。

但刘道规这么一去,荆州刺史的位置就空了下来。荆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两把刷子镇不住啊!

接任的荆州刺史不如刘道规,管理能力很烂,让荆州情况急转直下。

最后刘裕亲自出马,两次讨伐荆州才除去此大患。

荆州这地方不打仗还好,一打仗死伤就得以万计。

两次讨伐耗掉了大量用来北伐的人力物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道规的死确实是影响了统一进程。

这两位够格称为这刘裕的左膀右臂,只可惜死的太早。倒在了刘裕称帝之前。

对刘裕来说,在关键之时没法启用二位重臣,只能空留一声感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晚”了。

除了上述之事“晚”了之外,刘裕还有一“晚”。那就是继承人选“晚”了。

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裕就属于晚婚晚育那一类人。

在刘裕初步掌权之时,其子刘义符才十岁出头。身为权臣,刘裕必须为其子铺好道路。

但成也权臣,败也权臣。刘裕的身份就决定了不可能其子世袭官位。

就算东晋朝堂再怎么腐败,再怎么糜烂。也不可能放任刘义符承其父权,成为新一任只手遮天的权臣。

所以已经是一位中年人的刘裕,如何才能让一位十岁毛孩合理继承自己的位置呢?答案已经显而易见,那就是成为皇帝。

所以大家不难发现,刘裕为什么北伐失败,无法统一中国。

因为他开局不好,诸事皆晚。他必须以的中年人身份,从权臣一步步地爬向皇帝的位置,并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铺好路。但很可惜,刘裕的年龄最后提前跑到了重点。刘裕最后晚了一次,最后结束了统治。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