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沈腾马丽的育儿观,中式教育的照妖镜

不执的小世界哦 2024-10-09 22:33:03

“真希望有一天,我爹突然告诉我,他是亿万富翁,之前这么多年都是在考验我。”

这是近几年网络上流传的段子。

讲段子的人觉得,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那自己应该会开心到飞起。

然而,当这种事情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真的还高兴得起来吗?

看完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抓娃娃》,我深深意识到,父母对孩子进行贫穷考验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程度远超你我想象。

而沈腾和马丽在影片中的育儿观,堪称是中式教育的照妖镜。

为培养继承人,他们有打造了一个“穷人国”

马成钢和春兰,是一对富豪夫妻,富可敌国那种程度的富。

名下的公司、数不尽的资产都需要后代来继承。

可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从来不是空穴来风,在优渥的家庭条件下,大儿子很快被养废。

无奈之下,夫妻俩只能把继承家业的希望都寄托在二儿子身上。

他们不仅给二儿子改名“马继业”,还斥巨资打造了一个“穷人国”,以磨练孩子的心智。

他们把家从大别墅搬到破烂不堪的大杂院,伪装得穷困潦倒。

同时,他们还雇用了一整个教育团队假扮成他们的邻居,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孩子。

孩子除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能接触到的所有人,几乎都是夫妻俩安排的演员。

只要马继业出现在院子里,这些邻居马上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授知识。

有人以鲁迅为原型,假扮成经营着一家书屋的人,利用各种机会向他推荐好书;

有人一边干活,一边解释各种工作原理,如用搓衣板洗衣服,是因为搓衣板上的纹路可以增加手和衣物间的摩擦力;

有人每天大声诵读各种古诗词.....

家人在家也是对他进行各种感恩教育、苦难教育。

在整个团队的努力下,马继业成功实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仅学习好,特别独立特别能干。

每天早上,在打理好自己后,马继业还要做各种家务及照顾瘫痪多年的“奶奶”起床洗漱吃药,然后再跑步五公里去上学。

放学后,他还得去捡瓶子卖钱,以及去菜市场把菜买好,然后回家做家务、写作业、看书。

年纪虽小,但能力极大,给人一种一人就撑起一个家的感觉。

没苦硬吃,真的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对于马继业的这些改变,马成钢和春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无比正确。

但是,马继业的优秀,真的是得益于他们这种没苦硬吃的苦难教育吗?

完全不是。

先说学习,除了“邻居们”每天潜移默化的影响,夫妻俩还有很多方式。

如孩子英语不好,他们就找来外国人,主动跟他聊天;

每天晚饭后,全家人啥都不干,就围坐在一起看书;

夫妻俩也时刻以身作则,孝敬孩子奶奶。

总结起来就是:

他们为马继业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氛围,且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言传身教,都能做到以身作则。

有时候,马继业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他们也从来不吼他,而是用父子谈心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就把许多人生道理传达给他了。

这些跟他们是住大别墅还是大杂院有关系吗?

不管家庭条件怎样,父母要是能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学习氛围和条件,愿意这样以传身教,孩子怎么可能会差?

可马成钢和春兰不这么觉得,他们觉得,马继业的优秀,皆是因为他们这场精心的布局。

把孩子当人,是中式父母的必修课

除了本末倒置的想法做法,影片中还有许多让人细思极恐的事。

在大杂院里,到处都是摄像头,就连厕所也不例外。

而在马继业上下学路上,身边永远潜伏着一群人,随时向他的父母报告他的行踪。

也就是说,马继业24小时都是被监视着的,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他写的日记,都完全暴露在他人眼下,连上厕所都隐私都没有。

而荒谬的是,这样一种监视行为,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妥。

而这种监视孩子的行为,现实生活中很常见。

有人随意进出孩子的房子;

有人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

有人随意干涉孩子交友......

只是影片以一种荒谬的方式把父母这种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罢了。

马继业知道父母对他做的这些事情后,没有感谢父母的用心良苦,而是崩溃了。

和马成钢一样,很多喜欢监视、控制孩子的父母都觉得不理解,马继业到底在崩溃什么?

家里有钱不好吗?爸妈把他培养得这么优秀不好吗?他到底有啥不满意的?

而这,正式中式父母的悲哀,他们总是以“为你好”为由,用自己的思维、认知去替孩子做决定,从而剥夺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人去体验生活,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权利。

学会把孩子当人去对待,真的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父母眼中的“为你好”,其实都是吸食孩子的能量,让他对这个世界越来越绝望。

写在最后

在电影的最后,马继业虽然以705分考上大学,但他却选择了去体校就读,并且在比赛过程中,因为看到满地的瓶子,而放弃比赛去捡瓶子,并且开心得像个傻子。

眼看着二儿子也没能成为优秀的继承人,马成钢向春兰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生三胎。

有人说,《抓娃娃》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恐怖片,因为它就像一面照妖镜,把中式父母扭曲不堪的一面完整地展示了出来。

这种说法也许略带夸张,但借由此片,也确实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家长的反思,养育孩子,我们真的有把孩子当人对待吗?

要求孩子没苦硬吃,然后等孩子吃尽了所有苦头,再告诉他,其实家里有很钱,他是个富二代,前面都是在考验他。

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们感受到的不会是幸福,而是一种自己不被爹妈爱的感觉。

所以,在那些“我是为你好”的行为背后,受益的到底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的控制欲?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不是养废了就可以重造一个的物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