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人格容易出现问题!智慧的家长这么做

亲子的时光 2019-06-03 06:24:41

无论孩子年龄多小,孩子都是有人格和自尊的独立个体,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相信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不过,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有意无意的在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给孩子造成深远的心理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很多父母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哪些行为是不尊重孩子的典型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的很多做法对孩子的尊严和人格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以下这些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随意的训斥、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高,孩子的表现稍不如自己的心意,犯了错误,就喜欢对孩子进行训斥,打骂孩子,侮辱孩子的人格,而且不少家长因为工作辛苦,情绪不好,或者处于生气的状态的时候,习惯性的迁怒于孩子,让孩子受到无端的责骂,只为了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强硬的要求孩子服从命令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不会有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想法,为了孩子好,自己给孩子拿主意,提要求,规定孩子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上什么兴趣班,不该玩哪些,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

三、随意的干预中断孩子在做的事情

这也是很多家长经常犯的错,孩子在专注的玩耍、写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行干预打断孩子在做的事情。

四、对孩子的想法进行随意的否定,不听取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想法太幼稚,不可取,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思维意识是一个逐渐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孩子的意愿诉求和想法进行随意的否定,甚至嘲讽,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内向。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不尊重孩子,根源都在父母身上,通常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的权威意识

作为父母,多少都会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权威性,不管是为了管教孩子,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家庭地位,这种树立权威的的诉求,会导致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出现以强凛弱的情况。

二、对掌控感、控制欲的追求

客观的说,每个人都有对掌控欲望的追求,在无法对其他的事务进行足够的控制的情况下,孩子成了最有效的受控对象,控制孩子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按照自己期望要求的去做,能够有效的满足父母的控制欲。

三、不愿意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

很多家长,因为心态、本位意识的原因,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忽略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发展的特点,不愿意去感受孩子的想法,更不用说理解孩子的心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想法了,不能做到跟孩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四、“原生家庭”的影响深远

原生家庭的影响,往往是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为什么有的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很好,而很多家长却比较粗暴呢?除了个人素质修养的原因外,家长所处的原生家庭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家长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经常遭受到自己父母的训斥、责骂,尤其是饭桌上遭受父母的训斥批评,这样的经历,在心理上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在自己长大成年、做了父母之后,理所当然将这样一套管教孩子的做法用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心理营养的滋润不够,自尊感和自信心经常受到打击和摧残,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往往容易表现出自卑、内向、暴力倾向、自暴自弃、对学习和生活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待他人不够真诚等问题,个人的价值观更有可能趋于负面。

父母怎么做,才算真正的尊重孩子?

作为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也应该努力让孩子信任尊敬你,而这种尊敬,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以下这几种做法,对于孩子而言,更容易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一、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迁怒

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大多在父母的心态和个人素质上,作为父母,首先要克制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在对待孩子教育和相处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破坏了亲子的关系和氛围,更不要对孩子迁怒。

二、就事论事的讨论和批评指正,不进行人身攻击

孩子难免会犯错,或者表现的不如预期,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作为父母,你应该对孩子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提醒和指正,但是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孩子什么事情做错了,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这些都要直接跟孩子说清楚,一定要避免对孩子的品行、习惯、人格进行攻击和侮辱,避免对孩子进行定性、贴标签的做法。

三、跟孩子保持商量的口吻,建立平等沟通的氛围

孩子一天天长大,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作为家长,要舍得放下自己的权威感和家长的架子,认识到孩子对于被尊重的诉求,多跟孩子进行商量,征求意见和想法,建立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宽松、自由,才更有可能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四、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犯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作为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