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杨公月入虚,双土三不做”,农历七月二十九到了,啥日子?有啥不一样的?
“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匆匆而逝,不觉间,农历七月就已然接近了尾声。
农历七月是秋天的第一个月,也是天气由暑热逐渐转变为凉爽的月份。此月,秋风渐起,万物从繁茂生长趋向萧索成熟。
同时,这一时期昼夜温差开始变大,气温忽高忽低,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以免着凉。
农历七月二十九到了,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老话说:“杨公月入虚,双土三不做”,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又有着哪些个的说法呢?一起来看看!
杨公月入虚俗话说:“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伤”。农历七月二十九,民间传统习俗中的“杨公日”之一。
关于“杨公日”的由来,民间说法众说纷纭。但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与“口出狂言”的“杨公”有关。
相传,古时候有个姓杨的老头,他有十三个儿子。有一年春节,他和邻居吹嘘说“自己有十三个儿子,就是一个月没一个,还有一个儿子能陪他明年过年”。
正好被到人间来巡查的阎王爷给听见了。阎王爷听了以后,非常的生气,心想“我掌管人间的生死,都没敢说这样的大话,你一个区区的凡人怎敢说如此的大话呢”?
于是,那年不光发生了瘟疫,还正好赶上闰七月。结果,没等到在过年时,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就都没了。后来,人们这就是把杨公十三个儿子离开的日子叫做“杨公日”。
当然,这也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实际上的“杨公日”与月亮和二十八星宿有关。
常言说:“日主温寒,月主风雨”。古人认为地球上的寒来暑往,四季更迭与太阳有关;而风霜雨雪、雷鸣电闪则与月亮有关。
当月亮处于天空中不同位置之时,对地球上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月亮效应”。
而且今年的“杨公日”,除了正月十三这一天外,其余的十二天,皆是月亮经过玄武七宿中虚、危、壁、室四宿的日子。明年的“杨公日”则多半是月亮经过青龙七宿中的“亢、氐、房、心”四宿之时。
农历七月二十九这天,刚好就是月入“虚宿”。
“虚宿”,又叫“虚日鼠”,古称“天节”。因其附近有哭星和泣星,古人认为其有消耗之意,有肃杀之气,也有哭泣之象。歌谣曰:“春月入虚多风雨,夏月入虚天半阴,秋月入虚震雷惊,冬月入虚多风雨”。
当月亮进入“虚宿”之时,就是容易刮风下雨、阴天打雷之时。
双土三不做古语有云:“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古人通常用“干支纪法”来记录时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支历”。
“干支历”是以六十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它与太阳的运动周期有关,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
今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九,换成古人的干支历就是壬申月的戊辰日。
“戊辰”六十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五。天干之戊属土,地支之辰同样也属土。当戊和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戊辰组合。
戊上辰下,戊土坐辰土,干支一气,土气浓烈。《素问》中说:“土太过,则雨湿流行;土不及,则风巧大行”。
申月的辰日,又是地火日;申子辰,三合水。也就意味着农历七月二十九这天,易阴天有风雨,不宜搬家、动土和结婚。
小结“七月暑将尽,微月澹新秋”。农历七月二十九到了,七月将尽,八月将至,你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评论分享!
我是鱼重,关注我的文字,每天带你发现不一样的“新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欢迎大家把想知道的俗世、掌故,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