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比亚迪致信供应商,要求2025年降价10%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其中有很多网友和行业内人士表态,比亚迪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要求供应商降价,就是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供应商死活,属于大体量车企对供应商的“霸凌”,网上甚至出现了疑似某供应商的“回击”邮件,一时间,舆论对于比亚迪似乎非常不利。
比亚迪的降价邮件被曝光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表达了态度,漫天要价着地还钱本来就是行业谈判的基本准则,怎么到了比亚迪的这里,就因为比亚迪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车企,连基本的议价能力都丧失了?比亚迪作为一家需要对外采购的主机厂,为了自身的成本要求和价格竞争能力,向供应商要求降价,这和我们上街买水果,向摊主要求能不能优惠一下是一个道理,属于本能操作!
而伴随着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正当性讨论持续发酵,也有官媒下场“定调”了,人民网发表了名为《比亚迪“议价”供应商,理所当然》的文章,文章抛出了一个非常明确且有力量的观点,那就是“采购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询价、报价、比价和议价直接关联到企业的销售策略、市场竞争力以及利润空间。采购一方以自身利益最优的方式寻求更好的采购结果,符合行业规则和市场规律,无可厚非。”
同时人民网还表示:诸如比亚迪这样的产销量连续快速增长的整车企业,以自身销量为依托,在规模化采购中提出降价要求,不仅不是“非分要求”,而恰恰是“合理需求”。一些企业还妄想借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躺着赚钱,已经很难成功。
这两段表述,不仅仅是对比亚迪议价供应商的力挺,而且措辞还非常严厉,其中就提到了一些供应商企业妄想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躺着赚钱,这种事情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发生了,整车企业就应该主动展开降价协商,才能避免陷入到为零部件企业“打工”的窘境。
实际上,人民网提到的,供应商企业对主机厂“霸凌”,主机厂为供应商打工的情况,也就是几年之前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几年之前,国内很多燃油车厂商都给自己的新车装配日本爱信的6AT和8AT变速箱,一时间,爱信变速箱在国内市场变得奇货可居,很多自主品牌厂商都希望可以获得爱信的变速箱供应。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厂商们,基本上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别人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甚至有些车企还被恶意断供,据说是为了保护丰田旗下的某款车型的销量……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很多车企都被供应商卡脖子、要高价,尤其是一些处在起步阶段的厂商,更是完全没有话语权,别人开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国内很多供应商达不到要求,别人才可以漫天要价。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兴起,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链都在国内,就连特斯拉的零部件国产率,都达到了99%,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车企被海外供应商卡脖子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而像比亚迪这种能达到年400万辆产销量级别的巨头,本质上对于一些零部件的采购量是特别巨大的,就拿轮胎和轮毂来说,一年400万辆新车,至少有1600万个轮毂和轮胎的需求,这么大的体量,要求降价10%,完全是合理要求,甚至都算是保守要求了。
所以从人民网的表述来看,可以说从宏观的角度力挺了比亚迪对经销商的议价行为,措辞也很严厉。之前我们就说了,有买有卖,讨价还价,本就是生意场上的正常行为,而比亚迪能致信要求降价,而不是先找好备用供应商,然后将不降价的供应商直接踢出局,已经算是非常有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