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卷土重来?米饭竖着插筷子,出版社却全国有名

唯一的答案 2024-12-02 13:48:2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影子红了

编辑| 影子红了

“毒教材”又卷土重来了?11月27日,一位博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为孩子所购买一本书籍。

乍一看,这本绘本并无太大问题,不管是图片内容还是形象上,似乎都没有什么故意抹黑中国人的情节。

但如果仔细观察却会发现,书本中的所有外国人都是圆眼睛、大眼睛,而中国人却都是线条眼。

甚至就连吃饭时所用的筷子,都是直直的竖插在米饭当中,这也不由得引起了这位博主的愤怒。

而出版这个绘本的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还颇为有名。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细节会引起这位博主的愤怒,这个全国有名的出版社又是谁呢?

筷子插米饭背后的文化内涵

要想知道为什么这两个细节为什么会如此引人反感和愤怒,首先要理解一下它背后所蕴含的含义。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筷子不仅仅是简单的餐具,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将筷子直插在米饭中,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对食物的不尊重,甚至被联想到祭祀亡灵的仪式。

而这种行为的禁忌,则源于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在民宿的传统的丧葬仪式中,人们会在灵位前摆放一碗半熟的米饭,并将筷子垂直插入其中。

这被称作“倒头饭”,意思是死者的饭食已经到了尽头。

虽然这一行为在近代已经逐渐被取缔,但在传统文化中也仍然占据了一定地位。

尤其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种事情一直都是相当忌讳的。

相信有不少人小时候都因为在米饭中插筷子被大人呵斥过,但问及原因,他们又闭口不谈。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米饭插筷子有点像传统祭祀中上香,在饭桌上做这种行为显然有些不太合适。

不过这种习俗的背后,也蕴含着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以及对生死的敬畏之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将筷子插在米饭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和不吉利,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感和抵触。

除了祭祀的含义之外,筷子插米饭还与古代的“断头饭”有关。

在古代,死刑犯在临刑前会被赐予最后一餐,也就是所谓的“断头饭”。

为了方便犯人食用,衙役会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这种做法,无疑给筷子插米饭增添了一层悲凉和肃穆的色彩。

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些古老的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但筷子插米饭的禁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

插画中出现这样的场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误读,更可能被视为对中国文化的亵渎。

这种文化误读,一方面反映出插图创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出版社在审核环节的失职。

尤其在针对少年进行出版的书籍当中,出现这种插图显然不太合适。

毕竟哪怕是斜插或者放在碗边,也没有竖叉米饭这么引人争议。

而除了“筷子插米饭”的争议之外,插画中人物形象,特别是“眯眯眼”的中国儿童形象,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种“眯眯眼”的形象,其实一直都涉及到一个非常严重的歧视行为。

“眯眯眼”形象争议

“眯眯眼”的形象,并非只是简单的审美差异,它背后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和文化歧视。

在西方文化中,“眯眯眼”的形象常常被用来丑化和矮化东方人。

比如上世纪初西方电影中出现的“傅满洲”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刻板印象。

通过各种媒介传播,逐渐渗透到全球的文化领域,对东方人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当今的时尚界,“眯眯眼”的形象有时会被冠以“高级脸”的标签,并出现在国际T台和时尚杂志上。

但这种所谓的“高级脸”审美,实际上是西方文化霸权的一种体现。

西方时尚界掌握着审美话语权,他们将自己定义的审美标准强加于世界。

并将“眯眯眼”等带有歧视色彩的元素包装成“时尚”和“高级”,以此来巩固其文化霸权地位。

一些国内的商家和艺术家,为了迎合所谓的“国际潮流”,盲目追捧这种审美。

甚至将其应用于儿童读物的插画创作中,这无疑是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又一次妥协。

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但很多活生生的案例都在证明着这种形象的“歧视意味”。

比如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一些人曾刻意做出“眯眯眼”或是“提眼角”的动作来嘲笑亚洲人,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谴责。

在2021年的世界女排联赛上,一名塞尔维亚选手也因为对亚洲选手做出类似动作而受到国际排联的处罚,原因就是涉嫌歧视。

这些案例都表明,“眯眯眼”的形象在国际社会上已经被普遍视为带有歧视色彩的符号。

这是西方社会自己都承认了的事情,说是文化差异和审美偏差,其背后的用意是什么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而且眼睛大小本身并非问题所在,真正的症结在于人为地将细长的眼睛刻意拉长,造成更夸张的“眯眯眼”效果。

这与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和歧视性描绘不谋而合。

这种妆容并非源于东方自身的审美传统,而是西方强加于东方的审美偏见。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带有歧视色彩的审美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年轻一代的审美认知。

当儿童读物中出现“眯眯眼”的形象时,孩子们很可能会将其内化为对自身形象的认知。

进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这并非杞人忧天,而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文化入侵现象。

而且据说出版这本书的竟然还是国内有名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如果是一个新型的外国出版社或许还能打着文化差异的由头给糊弄过去。

但少年儿童出版社毕竟是新中国第一家以少年儿童作为读者对象的专业少儿出版社。

作为一个老牌出版社,竟然出现如此显著的问题,也属实是有些不该。

也希望在未来的作品审查当中,相关部门和管理有着更加严格的审查制度,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毕竟少年儿童可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新生力量,如果除了什么问题,后果也必然不堪设想。

参考资料

2024-11-30 草原云 家长吐槽幼儿园绘本回风诡异

2021-12-31 光明网 【侠客岛】为啥要对“眯眯眼”说不?

2022-08-27 南方网 广府食记·礼仪篇|你会用筷子吗?

2021-06-10 光明网 塞尔维亚女排运动员对泰国队做歧视手势,国际排联:禁赛2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