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最后十年:结局已经注定,所有自救行动,注定徒劳无功

梨评历史 2024-05-31 08:17:42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乾隆帝将自己最喜欢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下嫁给和珅的嫡子丰绅殷德,并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和贝子一样,待遇不可谓不高。

看到儿子大婚的场景,和珅是满眼的高兴,除了儿子成婚的大喜之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和皇室联姻了,和皇室联姻,就相当于给家族一道保命符,哪怕日后自己身死,家族也不至于绝后。

青年时期的和珅

是的,和珅也明白,自己虽然深受乾隆帝的宠信,但乾隆一天天老去,也让和珅感觉到了一些凉意,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安排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日后的新君必然会拥有自己的班底,而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最好的结局就是流放了。

而他又舍不得荣华富贵,趁着乾隆还掌权的时候,必须自救,而最好的方式,自然和储君搞好关系。

作为乾隆的宠臣,和珅很早就知道乾隆打算立十五阿哥永琰的计划,但永琰却和和珅不怎么对付,甚至在《唐代宗论》里暗示和珅就是祸国殃民的李辅国。

这下子和珅有点懵了,储君已经对自己抱有敌意了,如何才能化解呢?

思考许久后,和珅打算送一柄玉如意给永琰。

为何送玉如意呢?首先乾隆喜欢玉如意,送永琰玉如意,明里暗里告诉永琰,乾隆要立他为储君,表达自己的善意。

郎世宁绘制的《弘历采芝图》,手里握着玉如意

另一方面,如果嘉庆不接受,但自己送玉如意的行动,也向其他人告之永琰即将被立为储君的消息,这样有心人会开始巴结,自己到时候在乾隆耳边说上几句,让乾隆误以为永琰结党营私之嫌,废了他的储君之位。

可惜这一招没有奏效,永琰既没有收下玉如意缓和关系,乾隆也没有废掉永琰储君之位,毕竟大清江山的轻重,乾隆还是知道的,自己这几个儿子里,也就永琰比较靠谱,适合继承皇位。

这没法了,和珅只能继续围在乾隆身边,抱紧乾隆的大腿,乾隆掌权一日,自己就能安稳一日。

至于永琰,反正关系已经差了,挽救不了了,眼下时机只能阻碍永琰掌权为要。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三日,乾隆正式宣布立永琰为太子,然后定于次年禅位,当太上皇。

当然乾隆不是真心想禅位的,但君无戏言,自己早年说了在位时间不超过爷爷康熙的话,自然要遵守。

和珅也明白乾隆的心思,极力鼓动乾隆退位后继续掌权,因此乾隆禅位,名为归政,实为训政,依旧掌握朝廷大权。

暮年的乾隆帝

至于继位的永琰,也就是嘉庆,只能当实习皇帝,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乾隆去祭祀等一些礼仪性的工作。

更让和珅喜出望外的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二十,刚刚改元,湖广总督就因为上书的时候将嘉庆帝名放在乾隆这个太上皇之前,引起乾隆的不满,随即下旨,要求所有官员上奏的时候,必须将太上皇这三个字抬高三格来写,至于嘉庆,只需要抬高两格。

这下子和珅明白了,只要乾隆还在,只要乾隆继续宠信自己,就没有人能够等他了。

至于乾隆,为何继续宠信和珅呢?其实就是利用和珅来钳制自己的儿子,以免影响到自己继续掌权,双方一拍即合。

嘉庆被迫当了几年的实习皇帝

因而和珅进一步讨乾隆欢心的时候,又开始新的自救计划,即暗中打嘉庆的小报告。

同样也是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打算调嘉庆老师朱珪入京担任大学士。

和珅认为朱珪以帝师的身份到来会影响自己的权力,因而想方设法阻挠。

得知老师要来,嘉庆异常开心,当即写了一首诗,结果被和珅拿走,以嗣皇帝欲施恩于师傅为由,打了嘉庆的小报告,说他们结党营私,引起乾隆的警觉,此后又谈及嘉庆逾越等等琐事,故意让乾隆对嘉庆不满。

话说皇帝需要结党营私,这说出去就是一个笑话,但这切切实实的发生了。

最终朱珪还是没能入京,身为皇帝的嘉庆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师不能来京帮助自己,心中对和珅的恨意又增加了一分。

而朱珪却劝慰嘉庆,并且暗中告诫嘉庆,要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

一句话,就是要忍,忍到太上皇去世,忍到自己掌权,到时候就海阔天空了。

有了老师的这番话,嘉庆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地位,老实本分的当着实习天子,每天准时去乾隆寝宫内聆听训导,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不对朝廷之事表达看法,也不决定任何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乾隆的意思来决定。

隐忍,也是一个皇帝必备的,图为《乾隆行乐图》,手里为玉如意

嘉庆如此懂事,也让乾隆大为放心,

至于和珅,嘉庆也收敛了自己的杀气,表面上没有任何一丝对和珅的不满,甚至多次让和珅代为传达事情:

仁宗自在潜邸知其奸,及即位,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发,仍优容之

可以说,嘉庆的行为,让和珅抓不到一点把柄,甚至在嘉庆的隐忍下,和珅都有点被麻痹了。

但麻痹归麻痹,谨慎的和珅依旧布局,他利用乾隆的信任,在朝廷内外安插了不少亲信,就连皇宫内都有和珅的人,就连吴省钦、吴省兰这对嘉庆引为心腹的人,都是和珅身边人。

可以说嘉庆的一举一动,都被和珅掌握着,也可以让他快速做出最优的选择,比如嘉庆刚写诗,诗稿就送到和珅手上。

另外,和珅也明白,只要形成一个围绕自己的利益团体,大家共同进退,嘉庆为了朝政稳定,必然会投鼠忌器,尤其是嘉庆二年(1797年)阿桂死后,朝堂上仅有刘墉和董诰两个和自己不和的人,其余都被和珅笼络。

而且乾隆晚年,听力大大减退,就连说话也不利索了,唯有和珅能够明白乾隆的意思,每次议事,都是和珅站在乾隆的身边,由和珅代乾隆发布命令。

最经典的和珅影视形象

至于命令的内容到底是不是乾隆的意思,大概只有和珅自己清楚了,因而和珅有“二皇帝”之称,嘉庆事实上的地位甚至不如和珅。

就这样,和珅靠着欺上瞒下,让朝廷内外遍布自己的党羽,也让信心十足,可以应付日后亲政的嘉庆。

眼下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乾隆的身体,从嘉庆三年(1798年)开始,乾隆的身体似乎一天不如一天了,毕竟在强壮的雄狮也有年老的一天。

但即便如此,乾隆依旧不肯放权,就这样一直熬到嘉庆四年(1799年)的正月初一日,乾隆再也撑不住了,彻底病倒了,次日就病逝于养心殿。

太上皇的驾崩,意味着乾隆时代的彻底结束,更意味着属于嘉庆时代的到来。

乾隆刚死,嘉庆就立即将老师朱珪调入京中,随后命和珅主持丧事。就在命令下达后不久,嘉庆立即解除和珅盟友福长安的职位。

正月初四日,嘉庆以主持丧事为由解除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这两个重要职位,然后命和珅和福长安昼夜守值殡殿,不能自由出入,以守值殡殿的差使暗中软禁这两个人。

很显然,和珅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嘉庆帝吉服读书像

按照和珅想法,至少等乾隆丧事结束后,嘉庆才会动手,但没想到乾隆刚死不到两天,嘉庆就立即行动,也让和珅失去了先机。

和珅的想法,嘉庆岂能不知道?他明白要收拾和珅,行动必须快,快到大家都来不及准备,也不能让和珅有机会串联自己的势力,也让和珅长达十年的布局,到最后一点用处都没有。

正月初五日,和珅被革职入狱,然后安上了二十条罪名。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的第一条大罪并不是贪腐,而是妄猜圣意,也就是猜出了乾隆要传位给自己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代表性罪名而已,嘉庆怨恨和珅什么呢?怨恨他长时间压制自己,怨恨他窃取权柄,怨恨他和父亲一起限制自己。

乾隆在可以庇佑他,如今乾隆已死,谁还能保住他?

至于贪腐,在嘉庆眼里,反而是次要的,都列在了最后五个罪名里。

而下狱仅仅十几天,也就是正月十八日,嘉庆就赐和珅自裁,完全不给乾隆党羽营救的机会,至于这些党羽,和珅既死,也没有赶尽杀绝,他也明白,和珅党羽太多了,全部清理,势必会对朝廷有很大的影响。

就这样,和珅布局了十年,到最后还是免不了身死。

宅邸也被赏赐给恭亲王

当然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比如儿子丰绅殷德得以活命,甚至子嗣还能继承和珅父亲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也算可以了,当然,这也是乾隆的意思,也是乾隆给和珅的后路。

很多人认为,乾隆这么宠信和珅,为什么不给他留条后路呢?

其实乾隆已经给了,大家误以为的后路是让和珅安享晚年,而乾隆眼里的后路就是,和珅你这辈子权力和富贵都享受过了,赐婚就是为了保住你的子孙后代,也算对得起你了。

可以说嘉庆亲政后要处死和珅,乾隆是心知肚明的事情,而且和珅这么多年捞了这么些钱,又手握大权多年,且树立很多政敌。

把他留给嘉庆,一方面给嘉庆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另一方面,嘉庆杀和珅可以立威,毕竟再怎么宠信和珅,乾隆眼里,还是以祖宗江山为重的。

参考资料:

《清史稿·本纪十六·仁宗本纪》

《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传一百六》

《清高宗实录》

冯佐哲:《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5 阅读:2234
评论列表
  • 2024-11-10 16:50

    帝王最是无情

  • 2024-11-16 18:52

    丰绅殷德只有一个姑娘存世,没有儿子,和伸应该是绝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