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人员清退陆续开始,包括辅警、协管、临聘人员或面临失业风险

退休笔记 2025-01-14 13:17:22

作为编外人员,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或者说是一些国有企业单位当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因为这些编外人员虽然说他不享受到相应的编制,但是他维持了很多工作单位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经常所见到的一些警察当中的辅警,就是属于不享受警察的编制,但是他依然和警察从事相同的工作,还有城管当中的协管人员,也是不具备城管的编制,但是依然和正式城管一样,工作职责工作内容都是完全一致的。

但作为编外人员来讲,清退陆续开始了,这是因为,早在2023年的时候,多个地区就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外人员的清理规范工作,但是从2023年截止到现在为止,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很多地区确实都已经进行了编制的精简,尤其是针对于编外人员,确实面临着被清退的现实问题,这一点是不能够去忽略的。

其实在我身边,就有屡见不鲜这样的情况发生,像我同学年龄是在35岁,他以前是政府机关的一名编外人员,虽然说经过这么多年一直想要考取编内的编制,但实际上一直没能够被录取,再加上年龄,现在已经过了35岁的临界点,所以说不可能再去考取编内的岗位了,而近两年又开展了编外人员的清退工作,所以说我同学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收到了单位的辞退消息,而这种个例并不是说非常少见,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

因为在我同学他所从事的政府机关里面,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也都收到了类似将要被清退的消息,当然他们会严格地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去给予相应的补偿,同时还能够享受到失业金的待遇,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每个人都不想面临失业的问题,所以说领取补偿金也好,还是领取失业金也好,根本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再加上本身年龄是比较偏大,想要实现再就业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一些政府机关内的编外人员,包括,一些临时编制的教师岗位,甚至包括医生岗位,如果说不具备教师资格或者说是医师资格,那么这一类人群,往往就可能会成为清退的对象之一,如果一旦面临清退,那么其结果就是自己就面临一个失业的问题可能。这种人群大部分是中年群体,他们的家庭背景是属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如果一旦失业以后家庭所面对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些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当然这项工作还会依然推进的,毕竟在2023年的时候,其实中央就已经定下要裁减员额5%左右,分配到各个地方,那么实际上这个比例只会有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作为编外人员很可能会面临被清退的风险,但是我们只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同时进行失业登记以后。不妨也要尝试自己去寻找新的工作。

面对编外人员清退的现实趋势,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个体的命运变迁,更应深入思考这一政策背后的社会影响与应对策略。

编外人员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正式编制人员往往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领域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然而,由于身份的差异,他们在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却难以享受到与正式员工同等的待遇。这种不平等不仅影响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随着清退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编外人员将面临失业的风险。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现有的工作环境和节奏,突然失去工作无疑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年编外人员来说,他们往往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照顾责任,失业将直接冲击到他们的家庭稳定和生活质量。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进清退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计问题。一方面,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予被清退人员合理的经济补偿和失业救济;另一方面,也应积极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的工作岗位。

此外,从长远来看,解决编外人员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一方面,应逐步缩小编制内外人员的待遇差距,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另一方面,也应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以适应不同领域和岗位的需求变化。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编外人员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媒体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执行;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援助项目,为编外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等支持服务。

综上所述,编外人员清退工作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保障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再就业支持、推动制度改革和创新以及加强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步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是退休笔记,感谢大家阅读我的这篇文章,如果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因为这样就方便大家以后,能够尽快的找到我,谢谢大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