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基金产品恐被清盘,中银基金要“放弃”权益赛道了?

蓝若云评 2024-12-19 05:20:23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Emma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又到了年底收官之战,基金业绩、规模大比拼的冲刺阶段,加之9月以来的上涨行情,又让大A火了起来,各家基金公司开始各显神通,为了排名卷了起来。

有这么一个基金公司,它“放弃”主动权益,错失ETF大潮,固收规模也被多家公司超越,本应在债券牛市里大放异彩,却因选择错误数据有点难看。

它就是,中银基金。

权益产品不足5%,“瘸腿王子”不玩了?

中银基金的背景并不弱。作为最早的银行系公募之一,中银基金背靠中国银行,又有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参股,已经是豪华股东阵容。本应具有先发优势的它,却一直发展的不尽如人意。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银基金管理规模5912.58亿元,在行业内位居第19位。

不知是策略选择,还是人才储备不足,长期以来中银基金一直有“重固收、轻权益”的特点。

三季报显示,中银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规模仅52.93亿元,占总规模的0.9%;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33.57亿元,占总规模的4%。问题是,中银基金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大多是灵活配置基金,配置以债券为主,股票配置占比低。因此,真正权益类产品规模在中银基金的占比还不足5%,在整个行业内已排至50名附近。

再细分权益类基金,截至12月15日,中银基金的16只股票型基金中(仅计算初始基金),被动跟踪指数或指数增强的产品有8只,对于重要的指数如上证50、创业板指等至今都没有涉猎。按照基金规模排名,规模最大的“中银智能制造”竟然只有14.56亿元,排名第二的基金规模已经断崖式降至5.61亿元,而规模小于1亿元的迷你基金数量高达8只。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权益基金规模小,那业绩如何呢?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仍有5只基金产品自成立以来还在亏钱,而基金规模最大的“中银智能制造”近三年仍亏损27.14%。

对比近期大火的ETF,中银基金的规模更是少的可怜。10月初,股票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而中银基金的股票ETF产品仅有1只——“中银上证国企ETF”,最新规模仅有0.41亿元。

当然,中银基金也有重头戏,那就是固收类产品。

早年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债市牛市启动。中银基金利用中行渠道推介自己的债基产品,中行部分资金也通过中银基金来配置债券,那段时间中银基金的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的债基规模已位居行业第二位。

但是好景不长,中银基金的固收类产品虽然业绩表现尚可,但在近两年的债券牛市里,规模频频被其他大型基金公司超越。三季报最新数据显示,中银基金的债券型基金规模2834.82亿元,在行业内排名第8位,早已失去了头牌的光环。

就全行业来说,债基配置的主力都是机构,全市场债基约有85%是被机构持有,中银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相对更高。截至今年三季报,中银基金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债基共8只,几乎都是机构100%持有。机构持有比例高,好处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相反中银基金可能在个人客户群体当中影响力就较弱。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老将出走,五分之一产品或面临清盘

目前,偏科已经不是中银基金最大的问题了,老将纷纷出走,大量产品面临清盘危机才是它要解决的眼前问题。

长期以来中银基金的优秀基金经理都比较缺乏,服务多年的老将相继离职,给“本不富裕”的主动权益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以来,中银基金已有陈鹄飞、王帅、吴印、王妍、王伟、宋殿宇、邢秋羽等7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离职的这些人中,任职年限最长的王妍在中银工作已超十年,王帅和吴印的任职年限也分别超过了八年和六年,就连任职最短的陈鹄飞也超过三年。

相反,目前在任的47位基金经理中,有18位任职年限都不足3年,而他们已经独立管理起基金产品,甚至有人在管规模已超百亿。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人才的流失又将进一步削弱中银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目前,多只基金产品规模逼近清盘线,导致公司不得不通过“修改合同”来为基金“续命”,延长基金的存续期。

过去按照合同规定,基金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个别合同是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将自动触发合同终止条款。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中银基金旗下共有157只产品。其中,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达31只,这类随时都可能被清盘的产品,占其产品总数的五分之一。

2024年以来,中银基金已有7只产品被清算,均为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其中主要为半年锁定期或一年锁定期的基金产品。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为了避免清盘数量进一步扩大,今年以来,中银基金已修改多只产品的清盘条款,仅在8月上旬就连发两个公告,修改基金合同条款。修改后,基金触及清盘条件的,要先上报解决方案,并经过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的审议。这样一来,相当于延长了基金的运作时间,也给已经触及清盘条件的基金提供了“保壳”的可能。

通过修改基金合同来“保壳”,确实能一定程度延缓清盘,但产品后续命运如何,还得靠业绩说话。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行业,即使是“名门之后”,也是时候考虑找回投资者的信赖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