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包揽前三名的三首菊花诗,好在哪里?
第一首《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第一句,无赖指无奈、无可如何,诗魔指创作冲动,白居易《闲吟》:“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未降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昏晓侵指诗兴从早到晚侵扰。
第二句,欹,音同七,倾斜。欹石指依靠在石头上,沉音,低沉的诵读。
第三句,毫端指笔尖,蕴秀,蕴含菊花的秀丽,临霜,面对秋天的霜。
第四句,嘴上含着菊花的清香,面对明月朗诵。
颈联是这首诗最出色的两句,也是在转折的位置上,意思是满纸都写着顾影自怜和哀怨,但谁能通过这只言片语来理解我的悲愁呢?
秋心就是愁字,宋代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林黛玉远离故土,寄人篱下,面对秋天的景色,自然愁上心来。
尾联,一从,即自从,陶令,即陶渊明,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故称;平章,品评。用陶渊明,是因为他有很多诗文称赞菊花,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用典恰当。两句意思是,自从陶渊明品评菊花后,它的高洁品格就被人传诵至今。
黛玉此首《咏菊》在众姐妹的菊花诗中夺得第一名,她自己说“伤于纤巧”,李纨评价是巧得好、不堆砌、不生硬。
这首诗符合林黛玉一如既往的人设,确实是信手捏来,恰到好处,没有故意堆砌太多辞藻和典故,而是写眼前所见、心中所想,是黛玉灵性才华的体现。
第二首,《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这首的颔联颈联,四句都是反问,紧扣了题目的中心“问”字。
首联,欲讯,想要询问,东篱,用典,指菊花,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意思是想要询问秋天的性情,但没人理解,只好倒背着手、喃喃自语地去问菊花。
开篇就紧扣主题,很有八股文破题的意思,实际上明清诗词大多有八股文的做法,所以明清诗词的灵性和水平,差唐宋太多。
颔联两句反问,孤标的标指树梢的顶部,《旧唐书·杜审权传》:“尘外孤标,云间独步”,因此孤标指孤高。
偕,和什么什么一起,底,何。
该联意思是,孤独高傲的菊花,你要和谁一起归隐?同样是菊花,为什么你开得这么迟?
颈联两句反问,圃是园子,鸿是大雁,蛩是蟋蟀。意思是历经庭院寒露严霜的菊花啊,你是何等的寂寞?在秋雁南归、蟋蟀凄切呼唤的时候,你是否也有相思之苦呢?
尾联,不要说世上没有知音,和我交谈片刻的菊花,何尝不是我的解语花呢?
这首《问菊》在菊花诗中排第二,但在情感的递进上,它比《咏菊》要更好,一是一连串的反问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二是《咏菊》写的是静景,而《问菊》从静景写到了动物、声音,使得更多情景交融到一起,悲鸣得更强烈,自然,它也是黛玉孤傲性格的写照。
譬如,她不会为了婚姻,而去讨好王夫人。
第三首,《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这首排第三不例外,相比前面两首,陶渊明和蛩都是在重复,给人一种词穷的感觉,不过尾联很出色,整体也依然是扣着“梦”字来写,没有离题。
首联是说在篱笆旁边酣睡做梦的秋菊,在梦中分不清,是飞向了月,还是云端。
颔联,羽化升仙不是羡慕庄周梦蝶,而是怀旧地去寻找陶渊明,以实现未竟的盟约。
过度解读一点,就是坚持木石前盟,怀旧地去还前世的灌溉恩情。
颈联,依依,留恋不舍,故故,屡屡。睡去的时候,不舍地跟随秋雁入梦,却每每被令人恼恨的蟋蟀声惊醒。
尾联,梦醒时分的幽怨同谁诉说呢?只有那一片枯草和孤冷的烟,是我无限的愁情。
梦的破灭,也是黛玉理想的破灭,整首诗的格调是幽怨、苦闷、悲愤。
以上,就是林黛玉三首菊花诗的优秀之处,它们的相同点是紧扣题目、格调幽怨、用词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