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夫妻“禁欲”生活曝光:130万存款躺平20年,4人2猫挤49㎡小屋,如今怎样?

第壹心理 2025-01-14 10:59:03

“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这个问题或许有千万种答案。有人选择奋斗到极致,有人却选择按下生活的暂停键,过上“低欲望”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后者往往被贴上“逃避责任”“不思进取”的标签。但真的如此吗?

上海一对普通的小夫妻,用他们的选择挑战了这个主流价值观:在49㎡的小屋中,带着父母和孩子,靠130万元存款与月租收入,开启了一段“禁欲式”的生活模式。他们的故事,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热议与反思。是“躺平”,还是另一种智慧?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视角下,这种“低欲望生活”并不简单是“躺平”。它是一种对抗生活压力的策略,也是一种重新定义生活意义的方式。这对小夫妻并非从一开始就选择“躺平”。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他们早年努力打拼,最终拥有了两套房产。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每月租金收入1万元,再加上理财收入4000元,让他们的家庭每月拥有1.4万元的稳定现金流。而他们的开销也精确到“克制”:每月7000元请保姆帮忙料理家务。剩余7000元用于一家四口(含孩子与两只猫)的生活开支。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夫妻二人的选择似乎令人羡慕:没有996的疲惫、不用再为房贷奔波,还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家人和体验生活。

然而,这种“低欲望”的生活方式真的如我们想的那么好吗?由心理学家瑞恩(Richard Ryan)和德西(Edward Deci)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人类幸福感的基础源于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求:

自主性(Autonomy):拥有对生活的掌控感。胜任感(Competence):感受到个人能力的发挥。关系性(Relatedness):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结。

这对小夫妻选择“低欲望生活”,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他们选择了自主规划时间,而非被工作与金钱支配。通过陪伴孩子与父母,构建更亲密的家庭关系。

在有限的收入中,他们依旧展示了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维持生活的平衡感。这种生活方式让他们在经济压力与心理满足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韩裔哲学家韩秉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出,当代社会是一个“功绩社会”,不断要求个人“能够”并追求更多、更高的成就。

然而,过度的追求反而让人陷入“倦怠”和“抑郁”的状态。低欲望生活可以看作是一种反抗“功绩社会”的策略。

这种选择不再以外界认可的成功为目标,而是以个体的内心平静为导向。这对小夫妻的生活,就是拒绝“加班文化”和“消费主义”的一种尝试。

日本社会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指出,现代年轻人选择低欲望生活,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高房价、高物价让人们不再追求大宗消费,而是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从“我要成功”到“我只想活得轻松”。年轻人更倾向于个体化生活,而非传统的社会责任。

41.2%的男性和31.1%的女性对生活已经失去欲望。这一现象也逐渐在中国的年轻群体中显现——“低欲望生活”正成为一种趋势。低欲望生活的两面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湖南女孩记录了自己如何每天仅花20元维持生活。她通过自制便当、低成本购物,以及简化娱乐活动,用这种方式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存款,最终成功在家乡购置了一套小公寓。

虽然生活条件看似清苦,但她的视频吸引了数百万的点赞和关注。

她在视频中说:“低消费让我感到轻松,而不是对生活感到无力。”

这种生活方式让她拥有了更多的经济自由,也让她避免了因欲望过多而导致的焦虑。

相比之下,这对上海夫妻的低欲望生活则更加“享受”。虽然收入与支出相抵,但他们仍保持着高质量的生活节奏——有保姆帮忙料理家务,有时间陪伴孩子与老人。

他们的核心理念是:不追求多余的物质财富,而是追求时间和关系的富足。然而,这种生活也并非完全无忧。家庭成员的健康、意外开销等都是潜在风险。一旦遇到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工作或变卖资产。低欲望生活的背后近年来,消费主义的增长开始显现疲态。疫情之后,许多人更倾向于储蓄,而非“买买买”。这种转变推动了极简生活和低欲望生活的流行。短视频和自媒体的兴起,让低欲望生活成为一种被追捧的“潮流”。这些平台为低欲望生活者提供了表达与分享的空间,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

面对快节奏、过度竞争的社会环境,许多人选择低欲望生活,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内心的焦虑需要得到缓解。这是一种被动选择,但却能让人暂时获得心理的安宁。低欲望生活并非单纯的“躺平”,而是一种基于现实和心理需求的选择。它让人们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时,通过内心的调整寻求平衡。上海这对小夫妻的故事,既展现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优雅,也暴露了它的潜在隐忧。

正如哲学家韩秉哲所言:“现代社会需要减速,而不是无止境地加速。”

在欲望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在当下最需要的一种智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