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果然被制裁了!C919发动机也是进口:国产发动机何时能替换?

尔白谈趣事社会 2024-10-16 14:20:42

面对颠覆性变革,中国大飞机能否突破重围?

“中国大飞机要产生自主的‘心脏’,否则难逃‘断供’厄运。”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飞机正式投入商用,载客量突破50万人次,总飞行时间超过1万小时,引发热议。

这标志着中国民用大飞机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然而,C919的发动机仍依赖进口,引发网友担忧——新舟700因发动机“断供”而被迫停产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那么,我国大飞机能否真正拥有自主的“心脏”,突破重重困难,实现核心技术自立?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航空业的未来。

据悉,C919是我国首架自主研制的150座级单通道窄体客机,可载客168-192人,目前已获得超过1000架的订单。尽管C919总体国产化率达60%以上,但两个关键系统仍依赖进口——发动机采用美法合资的LEAP-1C,机载系统也非国产。舆论普遍认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是大飞机的“心脏”,这成为C919的最大软肋。

事实上,我国曾因新舟700发动机被断供,导致整个项目陷入停滞的惨痛教训。2020年,新舟700已经通过静力测试,却因其发动机生产商普惠被美国收购,供应中断,至今仍无进展。

“我们必须拥有自主可控的发动机技术,否则难逃被‘掐脖子’的命运。”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当前,我国正加速自主发动机CJ1000A的研制。业内透露,这款发动机已进入适航认证阶段,技术水平与进口产品相当。专家预计,2025年CJ1000A将装备C919投入商业运行。这意味着中国大飞机也将拥有独立的“心脏”。

“要知道,研发客机发动机难于军用发动机,标准极为严格。”资深工程师王湘宁说。按照规定,民用发动机必须万无一失,而军用发动机则可容忍一定失效率。我国发动机起步较晚,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来缩小差距。

业内认为,大飞机发动机对中国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旦实现自主供应,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保障产业链安全。这不仅会提升C919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促进更多航空装备实现自主可控,有力保障国家安全。

当前,在美国持续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我国仍处在赶超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自主创新,坚定不移突破发动机和其他核心技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延杰强调。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长期苦心研发,我国大飞机的关键技术正在稳步突破,“中国造”大飞机拥有自主“心脏”的日子已指日可待。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此篇文章所有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有涉及版权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