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托孤的诸葛亮,面对的形势有多难?他做了什么让南蛮永不复叛?

峯言峯语尔 2024-12-31 17:37:38

刘备在221年,也就是曹丕称帝的第二年,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当年他发兵东征,结果第二年就在夷陵惨败,只能退守白帝城。他觉得自己没脸再见四川的老百姓,气得心脏病发,一病不起,最终在223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临死前,刘备把诸葛亮叫到白帝城,为了坚定诸葛亮的心,他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治国安邦,完成大业。如果我的儿子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就取代他。”

诸葛亮听了,既感动又害怕,泪流满面,决心全力以赴,甚至肝脑涂地,也要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还让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并嘱咐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诸葛亮。刘禅即位后,就是后主。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回忆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话一点不夸张。

夷陵之战,蜀汉可是损失惨重,精兵强将死伤过半,物资装备几乎全没了,曾经的盟友也变成了敌人。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刘备进蜀后,想方设法笼络东州的人士,但对益州的人就差多了,给的官职总是低人一等。如果有人犹豫不决,刘备绝不手软。

有人觉得证据不足,刘备却说,门口的芳草香花,如果妨碍出入,就得除掉。

有人劝诸葛亮,我们好歹是外来的,怎么着也得对原来的主人客气点,诸葛亮却坚决地说,我们不会重蹈刘璋父子的覆辙。

因此,益州的本地势力对刘备和诸葛亮心怀不满。

趁着这个机会,汉嘉太守黄元造反了。

黄元的问题好解决,但如何修复和东吴的联盟,平定南中的叛乱,才是真正的挑战。

南中地区,大致就是现在的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那里住着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

刘备一死,这地方就乱了套。

越周的叟帅(也就是贵族,大帅的意思)高定元起兵自称王,样柯的太守朱褒占着地盘不听中央的命令;益州的大姓雍阅杀了太守,还把接任的张裔抓起来送给了东吴;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也跟着起哄,说蜀汉要征收他们根本生产不出来的土特产,煽动大家造反。东吴趁机搅局,封雍阅为永昌太守,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刘阐在交州和益州的边界驻军,和南中遥相呼应。

巴蜀虽然富裕,但没有南中的人力物力支持,要想实现王业,对抗曹魏,那就难了。现在东吴又掺和进来,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蜀汉那时候可真是小国寡民,势单力薄。刘备一死,这国家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而且,蜀汉和东吴之间矛盾重重,孙权心里也没谱,到底是该联合蜀汉,还是投靠曹魏,他一直犹豫不决。

对诸葛亮来说,他得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得让东吴继续牵制曹魏,减轻蜀汉的外部压力;二是得让东吴别再插手南中,这样他才能集中精力稳定后方。

所以,恢复和东吴的联盟是当务之急。但怎么说服孙权呢?诸葛亮正头疼呢,邓芝就找上门来了,他说:“现在主上年幼,刚登基,咱们应该派使者去东吴,重申友好关系!”诸葛亮一听,这人有两下子,就派邓芝去了东吴。

孙权一开始不见邓芝,邓芝就上表说:“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蜀汉,也是为了东吴的利益。”孙权这才接见了他。孙权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犹豫,邓芝直截了当:“吴蜀本就是唇齿相依,蜀汉有巴蜀的险要地势,加上诸葛亮的才能,肯定没问题。两国联盟,一起就能兼并天下,至少也能三分天下。如果大王投靠魏国,魏国会要求大王进京,或者让太子去当人质。如果不从,魏国就有借口打过来了,蜀汉也会趁机进攻。那时候,江南可就不归大王了。”

这一番利害分析,孙权听进了心里,同意恢复联盟,和曹魏断了关系。

邓芝第二次去东吴时,孙权提出了灭魏后两国分治的想法。

邓芝回答:“天上不会有两个太阳,国家也不会有两个主子。魏国灭了之后,咱们各自凭本事争夺天下,那才是吴蜀开战的时候。”

这种坦诚和明确的目标,让孙权很欣赏,两国的关系就这么修复了。

吴、蜀联盟恢复后,蜀汉暂时不用担心外患了。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南中的叛乱虽然声势浩大,但三方势力各自为战,互相不买账,这给诸葛亮提供了各个击破的好机会。马忠带东路军直取群柯,朱褒很快就被解决了。李恢指挥中路军,切断了雍阅和孟获的退路,逼得他们不得不应战。

诸葛亮的主力军则西进越害,对付最强大的叛军高定元,找机会决战。

雍阅和孟获被逼得只能和高定元联手,准备拼死一战,没想到高定元为了称霸南中,竟然背后下刀子,把雍阅给宰了,援军转眼变成了敌人。

诸葛亮趁机猛攻,一举拿下越害,高定元也被斩杀了。孟获只能撤退,诸葛亮紧追不舍。这年五月,诸葛亮渡过泸水(金沙江)。

这时候,胜利已经在望,为了彻底搞定,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孟获彻底服了,表示南中的人不会再叛乱了。不到一年,南中的叛乱就被平定了。

这次用兵,速度快,过程顺,关键在于诸葛亮坚持了“抚”的策略,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一路上很少杀戮,目的是希望南中能成为蜀汉稳定的后方,持续提供军需物资。

南中平定后,怎么管理是个大问题。

以前征服少数民族后,通常有几种统治方法:一是用武力逼他们搬家,分散人口,方便控制;二是挑拨他们内部矛盾,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就是所谓的以夷制夷;三是派人驻守,威慑当地的豪强,扣留人质,逼他们听话。

两汉、曹魏、东吴都这么干过。诸葛亮的手下也想照着来。

但诸葛亮觉得,派人就得派兵,派兵就得筹粮,兵少了没用,粮少了兵没得吃,对蜀汉来说是沉重负担。南中刚打完仗,当地人伤亡不少,新仇旧恨难消,实力也不足,留太多兵会引起疑虑,时间长了可能又生事端。

南中情况复杂,本来就不信任外人,处理不好,朝廷就成靶子了。

所以,诸葛亮决定用南中人来管理南中,但他也不是完全放手。

他帮着少数民族首领制定大家都能接受的规矩,让他们和睦相处;吸收有威望的少数民族人士加入蜀汉朝廷,用他们的影响力号召南中。

同时,他在南中推广封建生产关系,让首领们用钱帛招募壮丁,训练成军队,招得多的人官就大,有军队的人可以世代做官。这对首领们很有利,把可能的不利因素变成了维护统治的力量。

这一套制度也促进了封建关系在南中的发展。这些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抚夷越策略的具体实施。

诸葛亮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很有远见,超越了前人,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民族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在他掌权期间,南中确实没再发生大规模叛乱。他的措施对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南中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最终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方面,诸葛亮功不可没,南中人民也一直怀念他。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