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才曹原:16岁上大学,22岁攻克世界难题,现不回国留美任职

李肃谈趣 2024-10-20 01:47:55

“天才少年”、“石墨烯驾驭者”、“《自然》宠儿”,当这些耀眼的标签,贴在了一个年仅22岁的中国青年身上时。

2018年,曹原的名字横空出世,以一种近乎狂飙的姿态闯入了公众视野。

他关于石墨烯超导的研究成果,不仅让百年物理难题迎刃而解,更是一举将他推上了世界级的学术舞台。

聚光灯下,人们惊叹于他的天赋,更期盼着这位科学新星,能够帮助中国在下一个科技时代拔得头筹。

然而,几年之后,当荣誉的光环逐渐褪去,曹原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决定留美任教,曾经的“爱国楷模”为何会转身离去呢?

天才的摇篮:从少年班到“石墨烯驾驭者”

曹原的“不平凡”似乎从一开始就已注定,1996年,他出生于四川成都,随后跟随父母来到科技氛围浓厚的深圳。

或许是这座城市本身就带有敢为人先的基因,曹原从小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学习能力。

难以想象,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竟能用三年时间学完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的一员。

“严济慈班”这个名字在很多人听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中国物理学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众多活跃在科研前沿的顶尖人才。

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发团队最年轻成员邓宇皓、七次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的任亚飞……这些名字背后,都闪耀着“严济慈班”的光芒。

能够进入这个班级,意味着曹原已经站在了同龄人的巅峰,但这仅仅是他科研之路的起点。

在中科大,曹原如鱼得水,他延续着自己惊人的学习速度,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随后,随后年仅16岁的他,作为交流生被派往密西根大学学习。

在导师的指导下,曹原将目光聚焦在了彼时热门的研究领域石墨烯。石墨烯,这个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神奇物质,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目光。

它拥有超高的导电性、透光性和强度,在电子、能源、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实现石墨烯的超导性能,一直是困扰科学界多年的难题。

2017年,曹原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线索,两层石墨烯叠加并发生轻微偏移时,其材料特性会发生巨大改变,可能表现出超导性能。这个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曹原脑海中长久以来的迷雾,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就是破解石墨烯超导难题的关键钥匙。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不断调整实验方案,重复验证自己的猜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论证,曹原终于确立了石墨烯传导的全方位理论,成功突破了困扰世界物理学界百年的难题。2018年3月,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连刊两文,报道了曹原关于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要知道,《自然》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极其有限,而能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更是众多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学术荣誉。

22岁的曹原,不仅在《自然》上发表了论文,而且是一次性发表了两篇,这在该杂志实属罕见。一夜之间,曹原成为了科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被誉为“石墨烯驾驭者”,无数的赞誉和荣誉接踵而至,甚至有人预言,曹原将是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争夺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曹原并没有迷失自己,他依然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和专注,继续深入探索石墨烯的奥秘。

此后几年,曹原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增加到了九篇。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人们对二维材料的认知,更为未来电子、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就在曹原的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留美任教。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中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曹原选择的背后

2021年,曹原就曾公开表示,自己学成之后会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仅仅三年之后,他却食言了,选择留在了美国,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能排除一些可能性,如美国政府可能会利用各种手段,对像曹原这样的顶尖科研人才进行拉拢和诱惑,甚至不排除威逼利诱的可能性。

毕竟,在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已经成为了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而顶尖的科技人才,则是决定这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曹原最终选择留在了美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他的选择,我们无权评判对错,只能表示尊重,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曹原的选择,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互联网上,关于他“留美”的讨论甚嚣尘上。

有人指责他“背叛祖国”,有人惋惜他“被金钱诱惑”,也有人试图理解他“追求个人价值”的心路历程。

“崇洋媚外”、“数典忘祖”这些词语,像尖锐的刀锋,毫不留情地刺向了曹原,曾经的“天才少年”、“民族骄傲”,转眼间变成了众矢之的。

人们无法接受,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国家栋梁”,为何会选择“投入敌人的怀抱”?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会发现“人才流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从古代的“西域求法”到近代的“留学热潮”,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远渡重洋,奔赴世界各地。

他们在异国他乡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最终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就是其中极具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在美国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却毅然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中国的导弹、原子弹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钱学森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实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像曹原一样,选择了留在国外发展,他们的选择,或许有个人职业规划的考量,或许有对不同科研环境的追求,也或许有其他我们不得而知的因素。

曹原的“留美”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了国家竞争的关键。中国要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就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顶尖科技人才。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吸引海外人才回国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吸引更多像曹原一样的优秀人才,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