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政治风格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他对内阁成员的选择与任命。此次,在其新任期内,特朗普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内阁调整,提名了多位新成员,并重新审视了旧有的人事安排。从最初的“特朗普式”用人原则到如今的深度调整,特朗普的用人策略和政治走向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和逻辑?
特朗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便以非传统政治人物的身份打破了许多常规。在其第一次执政期间,他对内阁成员的选择也曾引发争议。许多人认为他的用人标准偏向个人忠诚度,而非资历和专业能力。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务上的混乱与不和谐,部分内阁成员的“不听话”甚至成为特朗普政府内部的突出问题。
然而,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并调整了内阁成员,并开始重新提名一些关键职位,尤其是在财长这一职务的选择上,特朗普做出了显著的改变。从原本提名的凯文·沃什,转变为斯科特·贝森特,特朗普这一决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事调整,它更多地透露出特朗普在政策上趋向更加激进和偏向保守的倾向。
特朗普一贯强调忠诚的重要性,而这一原则在新一轮内阁人事安排中尤为突出。对于特朗普来说,内阁成员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就是对其政策的支持以及对个人的忠诚。
以新任命的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为例,这位曾经的共和党保守派人物与特朗普的经济理念高度契合。他支持高关税、低个税政策,这与特朗普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减税政策相符。此外,特朗普还任命了不少鹰派人物,如国务卿卢比奥、国安顾问沃尔茨、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对外强硬立场,符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外交方针。
特朗普此举的背后动因不难理解——他不希望再经历第一次任期时那种因内阁成员不听话而导致的政治困境。在特朗普看来,拥有高度忠诚的团队,才能在未来的治理过程中保障政策的连续性与一致性。
特朗普新内阁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外行居多”,即许多新任命的内阁成员并不具备所管理部门的专业背景或经验。这一做法与特朗普第一次任期时的“建制派”内阁成员形成鲜明对比。
例如,新任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虽然曾是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但他在军事和国防领域的经验几乎为零。又如,新任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他曾公开表示怀疑疫苗的安全性,立场与传统医学观点相悖。再看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作为一名亲俄派人物,她的任命无疑会引发关于美国情报界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担忧。
特朗普这一做法的逻辑或许可以从他对“建制派”的不信任中得到解释。前任期内,特朗普政府与建制派的“内耗”让他深感困扰,因此他在新一轮的人事安排中选择了不受既有政治体系制约的“外行人”,试图避免过多的政治妥协与内斗。
在特朗普的新内阁中,年轻化趋势也相当明显。相较于以往的政府,特朗普的新内阁成员普遍年龄较轻,许多关键职位上的人物甚至不到50岁。
例如,副总统J.D.万斯,年仅40岁;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43岁;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甚至只有27岁。这一做法无疑为特朗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他的“美国优先”政策注入了年轻的动力。
为何特朗普如此青睐年轻一代?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年轻人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可能更加适应快速变化的政治环境,更能推动特朗普所主张的改革。同时,这也可以看作是特朗普在培养MAGA派的后备力量,为其未来的政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朗普一直以其不拘一格的用人风格著称,他选择的许多内阁成员,尤其是在道德背景方面,都充满争议。例如,特朗普的两位儿子及儿媳相继进入白宫,成为重要的顾问;而司法部长马特·盖茨,则被指控涉及性丑闻;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也曾被指控性侵;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则被指责曾纵容性骚扰。
特朗普对这些道德瑕疵的宽容,凸显了他在用人上的独特理念:他更加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和对自己政策的忠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标准。在他看来,政治斗争的成败更多依赖于个人能力和团队的执行力,而非所谓的“道德纯洁性”。
特朗普的用人策略可以总结为几个核心逻辑:
优先忠诚度:特朗普始终认为,忠诚度是确保政府施政方向统一的关键。只有对自己忠诚的团队,才能避免被外界势力牵制。
摆脱建制派控制:特朗普深知,传统的建制派政治力量往往会牵制改革的步伐,限制其个人政策的实施。因此,他通过选拔非传统背景的人员,尽可能减少建制派的影响力。
借助年轻力量推动MAGA政策:年轻化的内阁成员不仅能为特朗普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他未来的政治延续和改革提供了后备力量。
特朗普的新内阁反映出他对忠诚与理念一致的极度重视。尽管这一系列人事安排引发了不少质疑,尤其是外行治内行、年龄年轻化以及道德争议等问题,但这些做法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为了确保其政策方向的统一和未来政治势力的延续。特朗普的目标显然是要打破传统政治规则,通过重新构建团队来推动他“美国优先”的改革蓝图。这种极具个性化的用人方式,或许正是特朗普试图保持政治竞争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