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冤枉了一千多年的长孙无忌,不仅没有谋反,甚至有功于大唐

三十三聊过去 2024-03-12 17:44:49

论武略其不如李靖、李勣;论文韬其又弱房玄龄、杜如晦;论武勇其又差尉迟敬德、秦叔宝;论直诤其又输魏徵、萧瑀;论奸险其更次侯君集、张亮。长孙无忌究竟凭什么位列唐太宗李世民功臣榜第一?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家世显赫,祖上经历北魏、北周、隋,皆为重臣,可以说是出身望族。然其父(隋右骁卫大将军)亡后,为了独霸家产,长孙无忌的异母大哥把长孙无忌及其母亲和妹妹逐出家门。于是投奔于担任隋朝礼制郎的舅舅高士廉。

正是在高士廉府上,长孙无忌遇到了卓尔不群、颇为武勇的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常常彻夜长谈国事。鲜卑族本就性情豪放,加上李世民本身也有胡人血统,这一来二去,连带着长孙无忌的妹妹观音婢也和李世民打的火热。

后高士廉被斛斯政逃亡高句丽的事件连累,被流放于岭南。为了安置自己的外甥及外甥女,高士廉相中了和观音婢早已打情骂俏的李世民,许之为妻。长孙无忌以此成为了李世民的幕僚。

隋末,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耗尽民力。百姓不堪其重,纷纷奋起反抗。时为太原守备的李渊面对局势犹而未决。长孙无忌力谏李世民,使其说服李渊起兵反隋。

在李世民的建议之下,李渊终于鼓足勇气,拉出反隋大旗,自立为帝,国号唐。

继位之后,李渊让几位年长的儿子出兵平定地方割据政权。

在长孙无忌等人的辅佐之下,李世民先后击败陇西李轨、西秦薛举父子、刘武周和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豪强,为大唐打下了大半疆土。

而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则只平定了刘黑闼。和李世民相比,二人战功很明显不足。加之,李渊又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荣宠、显耀一时。因此,李建成许李元吉皇储之位,结成同盟,共同打压秦王党。

长孙无忌本就是被其兄扫地出门,因此对于兄弟间的尔虞我诈本就深恶痛绝。面对李家兄弟之争,他坚定站在李世民的身后,毕竟是自己的内弟。

为了先发制人,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侯君集多次往来奔走于秦王府重臣之间,商量对策,谋诛太子党。众人终于在武德九年六月云集诸将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事后,长孙无忌被封为齐国公、尚书右仆射弗受,又授开府仪同三司。可谓是荣宠一时。

贞观十七年,为了表彰为大唐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唐太宗命阎立本画24功臣的画像于凌烟阁供奉。长孙无忌以功臣和国舅的身份名列功臣榜第一。

虽然长孙无忌论文韬武略不及诸文臣武将,能上功臣榜第一也有几分兄凭妹贵。但其握实权而不骄,把朝政而不专,始终把握应有的尺度,颇为李世民信任。

曾有人进谗言说长孙无忌权势过大,建议削其权柄,然李世民直接把不记名的奏表公之于众,以示对其信任。甚至有人诬告长孙无忌结党营私,力求谋反,李治直接把诬告之人斩首示众。

长孙无忌于太宗一朝,极尽恩宠,常洁身自好,避免被攻讦。然于立储之事上颇受人诟病。

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在另立太子之事上,李世民素喜吴王李恪,而长孙无忌则力推晋王李治,因此结恶于吴王。后来房玄龄次子、驸马房遗爱和高阳公主谋反被捕,长孙无忌被高宗李治指定为审理者。长孙无忌借机诬告吴王李恪参与了谋反,因此李恪被处死。

江夏王李道宗和驸马执失思力由于向来和长孙无忌互相看不对眼,也被长孙无忌诬陷流放岭南。李道宗因此还死于流放的途中。

作者曰:“长孙无忌青壮之时,太宗予其权而弗受。及至晚年,却借故排除异己,是为不慎终矣。”

所谓“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后来高宗李治谋求废王皇后,而立武氏为后,长孙无忌持反对态度,而结怨于武则天。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后,指使小人许敬宗构陷长孙无忌谋反。

长孙无忌因此被流放于黔州,其子均被罢官除爵,流放岭南。后许敬宗又指使袁公瑜到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认罪,无忌被逼自缢身亡,近亲又被流放岭南当奴做婢。何其悲惨!

想长孙无忌年幼结识于太宗李世民,因赞太宗刚毅果断、有才能,遂许之以驱驰。太宗得无忌,犹如齐桓公得管仲、刘邦得萧何也。长孙无忌以外戚之身辅佐太宗有天下。及至太宗立,亦以恩宠之最于他。二者有君臣之道,亦有朋友之义。

然无忌初坚守君臣之道、进度有度,及至高宗立,竟转为愚昧,构陷吴王李恪和江夏王李道宗,害之身亡。等到武后立,无忌亦为奸人诬告致死,果真是报应不爽!

论及无忌之功,除了为太宗出谋划策,被倚为肱骨外,无忌还主持修订了唐朝律法《唐律疏议》,这是二百多年唐朝立法的基础。

还有,长孙无忌为了避免功臣世袭刺史位而独霸一方,建议李世民取消分封刺史的决定。这也是其轻权忠君的提现。

然断人财路与杀人父母等之,难怪李道宗、尉迟敬德、执失思力等人与其交恶。

大家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点赞+关注+评论,这对我很重要。

文|尊商攘姬

编辑|尊商攘姬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