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气也不能吼孩子,可能伤害大脑?那又该如何惩罚孩子?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4-03-14 19:25:51

当孩子又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时候,你都会怎么做?

是不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对着孩子大吼大叫。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各位家长:吼叫是最错误的方式,甚至很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大脑!

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

孩子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长大,智力是会发生退化,也就是说大脑的发育是不完全的。

声音超过89分贝后,每增加3个分贝,神经细胞死亡的时间减半;当达到121分贝之后,人体的听觉细胞7秒钟就开始死亡。

一旦听力上有损伤,就是不可逆的!

另外,美国顶尖的精神病专科医院——麦克莱恩医院(McLean Hospital)的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老师和他的团队,对父母言语攻击的长期伤害进行过大量研究。

他的团队发现,父母如果经常用言语辱骂孩子,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影响,并且家长事后的安抚,不会起到消除影响的作用。

2011年,Teicher带领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扫描了21个18~25岁的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父母言语暴力的成年人的大脑。

研究发现父母的言语暴力会增加左侧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的灰质体积,增值达到14%。

颞上回位于人脑颞叶,位于外耳上方,主要负责处理声音,颞上回也参与处理面部表情所产生的情感意义。

2018年,Teicher的团队再次发现,经常遭受父母或同学言语暴力的高中生的海马体和胼胝体的某些部位的体积减少了。

胼胝体(红色)

而海马体是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胼胝体是联络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板,关系着孩子双侧化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Teicher指出语言暴力会改变儿童大脑对感觉信号的处理回路,改变这些相关脑区的生理结构。

孩子犯错时,正确的处罚方式

给孩子明确的要求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改正错误行为,但多数情况下,很多家长被当时情境下的愤怒所包围,只记住了惩罚,却没有给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

比如孩子不收拾玩具,家长在愤怒时可能会说

“我跟你说过多少遍把玩具收起来,你是听不懂吗?再不赶紧收起来我一会儿就都给你扔了!”

但如果把对话换成“不收拾玩具的话,你就可能会丢了一些零件,或者在玩的时候不小心踩到玩具而受伤,现在你可以收拾玩具了吗?”

给孩子解释清楚一些行为或惩罚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接受后果,这样的惩罚才会变得有意义。

让孩子接受“自然后果”

有的孩子经常会不好好吃饭,于是家长就追着喂饭,或者干脆饿他几顿。结果闹的孩子饭也吃不好,大人心情也不好。

其实,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在规劝之后也无效的话,那大可以随他去,但事后如果孩子饿了再去管你要吃的,家长就不能轻易满足孩子了。

这样试过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改善不按时吃饭的行为。这是因为孩子接受了“不在饭点吃饭,就没有饭吃”这样的自然惩罚结果。

这种惩罚方法,比较适合3~5岁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探索和学习环境的过,“自然后果”可以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分年龄段进行惩罚

很多时候,家长惩罚孩子的理由是孩子犯了错,但是我们很少能冷静地想一想,评判这个错误的标准是什么?

有时我们常常只通过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但实际孩子的自身能力并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比如2岁左右的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翻,这可能是因为他空间感还未稳定发展。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数落孩子,而是把孩子抱走,离开危险环境,然后把桌子收拾干净。

而对于3~5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有规则意识,我们需要告诉孩子错误行为的后果,并和孩子一起承担后果、改正错误。

等孩子到了6岁以上,他们的主观意识更明确,更加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就不能硬碰硬,而是要稳住自己的情绪,借助规则和约定,规范孩子的行为。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不重复数落孩子,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容易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当下次再出现相同刺激时,教育的效果就会下降。

最后要记住,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在公开场合惩罚孩子。这样只会激起孩子耻辱、愤恨的感受,弱化惩罚的效用,强化自卑的心态。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