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所以“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但是主席说“你若是一个确定了革命观点的人,而且是跑到乡里去看过一遍的,你必定觉到一种从来未有的痛快”。“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
1926月7月-9月期间农会会员总计三四十万左右,到1927年1月农会会员激增到200万左右,能直接领导的群众达1000万,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此阶段内农民运动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使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坐立不安,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糟得很”、“好得很”、“农会举动未免太过分了”、“乱来”等各种言论,很显然这是不同阶级的人的反应,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等会觉得“糟得很”,中派的人觉得“太过分了”、“乱来”,只有确定了革命立场的人会觉得“好得很”。
对于农民运动引出了一句话“矫枉必须过正,不过过正不能矫枉”。
“矫枉过正”原意是指矫正弯曲的竹木,需要趁竹木还有一定湿度时候用火烘烤,然后放在架子上弯至超过了其直的限度,不然矫正不直。
为什么主席要用这句话来表达其对农民运动的观点呢?农民运动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然而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正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将其推翻,但是农民运动却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而且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所以主席得出结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过正不能矫枉”。
那么看到了主席在农民运动中得到的这一结论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读书始终要回归到现实,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来完善自我。
我认为“矫枉过正”用于我们自身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或是在为人处世等方面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你会有懒惰、拖拉等不好的习惯,这些不好的习惯往往会给你在生活中带来一些麻烦;或者是你在为人处世方面容易冲动、不能控制好情绪等,这些不足之处往往会阻碍你的发展和上升。
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麻烦、阻碍我们发展,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克服这些不好的习惯、弥补不足之处,也可称之为自我改变,但是往往很难做到,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不足之处往往都是常年以来形成的,自古便是这样,所以古人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是读完《毛选》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矫枉必须过正,要自我改变就得下大功夫,病重需下猛药,我们要把这个改变的过程当做是一场自我的革命,拿出十二分的勇气,我们要明白只要明确了革命立场,那么痛苦只是暂时的,革命成功后便是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