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心”的区分

风在校文化 2024-07-21 17:56:50

修行、修心,现代科学研究的古代用词造句。

前者代表:实验性科研过程;

后者代表:理论性科研过程。

前者,修正的是“实验活动中的错误行为”;

后者,修正的是“理论思索中的错误行为”。

古人说“修行、修心”基本上大家除了“牙牙学语”的跟着念叨“修行、修心”,其实根本不懂它们到底是干什么?

当然,更多人是觉得好玩,拽些古语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因为,古今中外,人类活动的基本概念都是一样的,区分仅仅只是表达形式和品质不同。

譬如吃饭。

不管用:进餐、用餐、进鄯、扒拉饭菜。又或者:eat、dining、have dinner、 have a meal、make a living等。

我们不能说“eat、dining”等不是吃饭而是一种特别行为。

同理,科学研究古代称:修行、修心、修道、修仙。我们就是认为“它们超脱五行之外,不在民众当中”。属于一种特有的古人行为!这种认知非常幼稚也非常荒谬!

修行,就是现代语言概念:科学研究过程!

不过,古人与现代人一样把科学研究过程分为:

1)科学实验活动,包括实践活动。

由于,这些过程,需要修正实验科研过程中的“错误行为”,古人简称“修行”;

2)理论性推导活动,包括独立思考和群体性辩论。

由于,这些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分析判断方面的认知能力,而这种“认知能力”,古人称“心力”,所以简称“修心”。

特指,修正认知能力方面的“错误行为”。

3)修道,非常容易理解,修正对“道”科研过程中的“错误认知”。

而,道=事物“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运动变化过程。

在古人看来,它们就是一些“从起因走到结果”的虚拟道路。

4)修仙,比较特殊。是古人“人体科学”中的专用名称。

主要是调理身体健康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就是修正身体健康方面的错误行为。

以上分析可见:

无论哪种“修正”都会涉及“错误行为”,所以古人把以上“科研过程”统称“修行”;而有时为了区分又会强调“修心、修道、修仙”。

这如同,现代语言概念中:所有科研活动可以统称“科学研究”。但又可以区分:实验科学、理论科学、生命科学等。

当然,为了不让阅读理解偏差,争吵不休。附送“修行歌”如下。其中第一句“开宗明义”:

天道玄妙隐难言,道家修行求本源。

翻译过来:

自然规律法则奥妙难以言表,科研工作者通过科学研究寻找其中根源!

注,但凡不敢用现代语言表达修行含义者请远离,他们正自觉不自觉的充当骗子角色!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