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阡陌,爱写书影评、人物、文史故事
2003年,横跨3个世纪的106岁的宋美龄在美国离世,当初随行的30多位贴身工作人员陆续返回台湾。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曾经追随她20多年的一个贴身工作人员便离奇死在家中,世人震惊!
当时,台北警方接到报警:一民宅内发生枪击。
赶到现场后,他们看见一女子带着几个孩子掩面哭泣,房间一切摆放完好,没有争斗痕迹。
一名40多岁的男子躺在地上,没有呼吸,右手边有一把枪,头上的伤口与枪口径正好吻合。
一番调查了解后,警方判定这是一起自尽事件。
可男子家庭幸福、经济稳定、也未曾与人结怨,为何会走上绝路呢?
当警方调查他的工作背景时,发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线索,他曾为两位重量级人物服务过,其中一个便是宋美龄。
宋美龄一生极其注重养生,终身保持轻盈体态、苗条身材,这与她的养生哲学分不开。
“少吃多动,不懒勤动脑,少愁多快乐,常笑百年少。”
早在10岁赴美留学时,她就养成了均衡饮食的习惯,每日新鲜牛奶、水果和蔬菜必不可少,而很少吃甜食和肉。
做了“第1夫人”后,她更是把自己的饮食心得分享给老蒋,常说的一句话是:
“任何美味的食物都不能过量,多吃不仅没好处,反而会有害。”
她的饮食理念还是很科学的,而将她的想法付诸到实操层面的,是她的两位大功、追随她多年的“御厨”——负责西餐的蒋茂发和主打中餐的高瑞坤。
宋到美国定居后,一日三餐都是出自这两位大厨之手。
蒋茂发从20多岁起就追随宋美龄,他厨艺精湛,深得宋的赞赏和信赖。
老蒋离世后,宋思虑再三,主动离台赴美。蒋茂发感念恩情,依然随行无怨无悔。
到了80年代,头发花白的蒋茂发已年近七旬,干不动了,便提出“告老还乡”,宋虽不舍,却也欣然答应。
蒋茂发之所以走得放心,原来他早已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在一次回台探亲中,他认识了一位叫高瑞坤的年轻厨师,并把他带到美国亲自培养。
他将厨艺倾囊相授,高瑞坤边打下手边学习,很快掌握了宋美龄的口味特点。
后来,蒋主西餐,高主中餐。蒋茂发退休后,高瑞坤独挡一面,全面接管后厨重任,精心安排宋的一日三餐,为她忠心耿耿服务了20多年。
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在睡梦中安然离世。失去效忠多年的主人,高瑞坤感到茫然和难过。
蒋夫人的秘书安慰道,“小高,不用太伤心,蒋夫人生前很喜欢你,她肯定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高瑞坤含泪点头,可心里总是隐隐觉得,自己将来的人生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果不其然,不久,他就和宋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们接到了返台通知,踏上归途。
这些年,钱也赚够了,高瑞坤正想着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却万万没想到,一份邀请函却打乱了他的节奏。
他被邀请到新的掌权人“阿扁”家中,担任主厨之职,对方开出的报酬十分丰厚。
可令人意外的是,高瑞坤仅工作了几个月后,便举枪自尽,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后,其妻直指:丈夫是被逼的!
据妻子回忆,返台不久,丈夫就变得魂不守舍。
一问他,却什么也不说,只顾自叹自怜:
“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片落叶,随风飘零,蒋夫人去世后,我本以为可以安度晚年,谁知……”
“到底发生了什么?”妻子担心地问道。
高瑞坤只是摇头叹气,“哎,有些事,说不得啊,我只是觉得,世事难料……”
妻子知道,丈夫工作不太称心。
尽管新工作报酬丰厚,高瑞坤其实却并不想去,因某些不可言说的敏感因素。
然而,权贵的邀约,他又无法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就任。
到了新的工作环境,高瑞坤发现一切都和美国大不相同。
在美国,他虽是仆人,却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欣赏,工作一直比较舒心。
如今到了这里,他却并不开心,处处受排挤、刁难,挨批评。
更令他难过的是,他在主厨位置上呆了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就被调去了干淘米、洗菜、杀鸡等学徒打杂的工作,后来更是雪上加霜,让他调离厨师岗位,去管理仓库物品。
“我是一个厨师,只会做菜,为什么要我管物品?”
“没办法,上面的决定,你只要服从命令就行了。”
他多次申请调回岗位未果,他又提起辞职,却被无情告知:
“不行!根据保密条例,你不允许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巨大压力与羞辱下,高瑞坤郁郁寡欢,性格内向的他最终选择了结生命。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有纸张烧成灰烬的痕迹,应该是他生前写过遗嘱,或出于害怕连累家人等原因,最终选择了烧毁。
他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不想落到如此境地,令人唏嘘不已。
反观宋美龄的另一个大厨蒋茂发的人生结局,相比之下,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蒋茂发返台时,尽管年近古稀,却是人们争先恐后结交的“香饽饽”,甚至许多知名饭店邀请他任名誉主厨,人不用来,只要挂个名就好。
他归来之时,蒋经国尚在人世,蒋家地位犹在。而等到高瑞坤返台之时,却已是蒋家王朝“势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返”,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与师傅蒋茂发感受的“如沐春风”不同,高瑞坤体会的只是“世态炎凉、人走炎凉”。
两位主厨截然不同的的人生境遇,反应的实际是蒋家王朝在台的荣辱兴衰史。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族兴衰,世事沧桑,终将在时间的流逝里化为历史。
幸得文史相依伴,从此阡陌多豁达
愿同频的人,都能在这里相聚,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