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画大家丰子恺

神州有茶韵 2024-05-09 17:02:41

中国茶画,在文人画中,并不显得突出,但艺术传统和文化心灵却是一脉相承的。茶画,从张萱到吴昌硕,都有所涉及,到了丰子恺,风格为之一变,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先驱,成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是茶画。其存世茶画可分为三类:表现日常生活,为古诗词造相,抒发个人感情。这些画中,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结合得既质朴简单,又意境深远:

《黄昏》(1926)

《秋夜》(1926)

《茶壶的KISS》(1931)

《咖啡茶》(1932)

《吃茶》(1934)

《灯前自煮茶》(1942)

《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1943)

《闲坐》(1946)

《月亮等我们》(1946)

《茶店一角》(1947)

《留客题诗夜煮茶》(1947)

《邻叟闲来无个事,一支烟管一杯茶》(1963)

自 1937年开始,丰子恺辗转流浪他乡,去过很多城市。1955年到 1966年间,他游历了莫干山、庐山、黄山、井冈山,也去了南昌、赣州、瑞金、抚州、景德镇、金华、扬州、杭州、绍兴、嘉兴、南浔、湖州、菱湖等城市,高山云雾出好茶,这些地方,多出名茶,这些城市,也是重要的茶叶消费区。在江西,丰子恺画了 6幅《采茶戏》,在黄山,他感叹“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人不送迎”,还说“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江西采茶戏》之一

这 6幅《采茶戏》,在他的茶画中,具有某种唯一性。画是彩色漫画,重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采。采茶戏起源于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与民间舞蹈结合后形成。江西采茶戏起源于赣南,分五大流派,流行于南昌、九江、吉安、宁都、萍乡、抚州、景德镇等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传统剧目,除生活小戏外,以男女爱情为主,传统剧目数以百计。此 6幅画中,4女 2男,有老人,有年轻姑娘,画中人皆着戏服,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手执烟杆,正是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丰子恺的漫画,由他女儿编辑的全集传世,实际上也只是大部分存世漫画的汇编,自然不能反映丰氏漫画的全貌。因之,细分为茶画的画作,也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丰子恺送给学生胡治均很多画作,“文革”期间,迫于形势,大多数被胡沉于江底(有几百幅),损失惨重。

现存漫画中,有一幅茶画:有山、有云、有树、有茅屋、有篱笆,有拉琴人,招牌上有一个“茶”字,题字内容为“山路寂寂雇客少,胡琴一曲代 RADIO”。RADIO,指收音机,茶和收音机在一起,怎么看都有“混搭”的意味,丰子恺却是认真的,他只是如实地记录了人生中一次妙趣横生的喝茶经历。

那是 1935年的某个秋天,丰子恺与两个女孩去西湖山中游玩,遇到下雨。他们就近在一家小茶店避雨,喝着一角钱一壶的普通茶水,静静地等待雨过天晴。孰料,茶越喝越淡,雨却越下越大。两个女孩情绪都不好,丰子恺很淡定,还趁机实地体验了一把“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那时,有个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不久之后,茶博士就停止了拉胡琴。为了安慰两个女孩,丰子恺向茶博士借了胡琴,上阵表演:

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鸣奏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这种融合经历、漫画和文字于一体的喝茶场景,可遇而不可求,在民国众大师的喝茶经历中,丰子恺大约算是独一份。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