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最初被称为“战略转移”,李维汉在《回顾长征》中写道:一九三四年七、八月间,博古把我找去,指着地图对我说:现在中央要转移了,到湘西洪江建立新的根据地。从江西的瑞金到湘西的洪江,整个行程走下来不到2500里,但最终结果却是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路走到了陕北,走了两万五千里,足足是原计划的十倍。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对此,李维汉在回忆长征时明确指出:我认为长征改道是从通道会议开始,而由黎平会议最后决定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此时改变战略进军方向,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图为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的部分旧址:宜章(上)、界首渡口(下)
长征初期,由于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中央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中遭受惨重损失。
1934年11月17日,蒋介石颁发了《筱戌行战一电》,也就是《湘水以西地区剿匪计划大纲》,要求湘军、黔军、桂军在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加紧修筑碉堡,构筑工事,严密防止中央红军的一部或残余兵力,突破湘江封锁线,越过湘江、漓江以西地区与四川的红四方面军或湘西的红二、六军会合。
图为湘江。
中央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遭受重大损失,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
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中央红军与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展开了殊死决战。经过五昼夜浴血奋战,中央红军虽大部分渡过了湘江,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此前,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已于10月24日抵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胜利会师,并协力转战湘西。强渡湘江后的中央红军,也准备继续执行原定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而蒋介石早已识破中央红军的这一战略意图,调集了五、六倍于红军的兵力,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上湘西途中”。用蒋介石的话讲,就是“请君入瓮”。
图为国民党军在中央红军前进道路上预置的封锁线。
在红军遭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博古、李德不顾敌人重兵追堵的事实,仍主张继续去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使中央红军面临覆灭的危险。
此时的中央红军,无不为脚下的道路而“迷茫”,无不为每天的命运而忧虑。
他们要走向何方?
下一步该如何走?
翻过老山界后,有关红军前进方向的争论,变得越来越激烈。
1934年12月11日,国民党“剿匪”第一兵团总司令刘建绪,向在湘西南地区负责追剿“共匪”的各师旅长,发送紧急电令:“务求在湘黔边界剿灭共匪。”12月12日下午,蒋介石又一次发出:“重申在湘水以西剿匪大纲”的电令。历史的指针,拨至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
通道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解决处于危急情况下的红军行军路线和战略方针问题。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毛泽东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不仅可以避免同五、六倍于己的敌军交战,还可以通过攻打战斗力相对薄弱的黔军,争取主动;更重要的是可以打乱敌军围歼中央红军于“上湘西途中”的计划。使进入贵州的中央红军与四川的红四方面军,湘西的红二、红六军团,形成鼎足之势。当晚19点30分,一份“中革军委”名义的“万万火急”电报,向各军团、各纵队首长发出。
长征初期,红军电令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平、急、火急、十万火急、万万火急;落款通常为“朱”(朱德)或“周”(周恩来),或者两人联合署名“朱、周”,但这个“万万火急”电令尤为特别,是中央红军10月17日实施战略转移以来,罕见的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出的电令,“万万火急”电令发出后,中央红军即刻执行上级精神。周恩来更是亲自到红一军团二师先头部队中,交代抢占黎平城的光荣任务。
黎平朱家木屋——毛泽东1934年在黎平的旧居
毛泽东1934年在黎平的旧居(陈列室门口)
毛泽东住室内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陈云 题
黎平红军街
1934年12月17日 毛泽东到达黎平县城。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黎平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通道转兵划上完美句号。
作为长征中调整军事战略进军方向的开端,通道转兵在生死攸关时刻,保全了党和红军的有生力量。红军长征在通道,绝处逢生,转危为安。
长征途中《通道会议》时的毛泽东
在中央红军面临覆灭危险的严峻时刻,毛泽东在湖南通道力主转兵改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由于此前毛泽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他的正确意见得到王稼祥、张闻天等许多人的支持。
长征改道的确是从通道会议开始,由黎平会议最终决定的。
图为黎平会议旧址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转兵贵州的正确意见,调整了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
1934年12月,长征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通道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上,毛泽东深刻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张避开国民党军的锋芒,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道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多数同志的支持,为长征改道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央红军兵分两路向黎平进军,并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问题,围绕“北上”与“西进”展开了激烈争论。最终与会多数同志接受了毛泽东同志“向黔西北进军”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正式确定了长征改道的战略方向。
长征改道对红军的影响有哪些?
长征改道对红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摆脱了敌人包围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巨大困境,原路线有被敌人围歼的危险。改道后,红军成功地跳出了敌人预设的包围圈,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保存了有生力量。
2,转变了军事路线
长征改道标志着红军开始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走上了符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正确军事路线。这一转变对红军后来的战略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赢得了战略主动
改道不仅是红军在军事上的重要转折,也是其从被动转向主动的重要开端。通过改道,红军获得了新的战略机遇,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4,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在改道过程中,红军与广大农民和群众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和宣传,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这进一步扩大了党和红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为后来的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长征改道对红军来说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它挽救了红军的命运,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