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仲景脉诊学堂 纪东涛医师原创
任何一种疾病,不论简单的感冒还是复杂的癌症,必然有发病的部位和虚实寒热。即我下边所说的“病位”和“病性”
不论多内科,妇科病,皮肤病甚至外科病都有自己的发病部位,即不在脏腑,就在皮肤肌肉筋骨,要么就在胸腹腔里。然而我今天所说的病位是病邪聚集导致疾病发生的部位,并不是疾病表现出来的部位,比如说脉沉滑的便秘,导致的痤疮,病邪的部位在大肠,表现的部位在面部,我们用下法治疗,大承气汤即可,如果用辛凉解表法,是很难见效的;脉沉弦带状疱疹,病邪的部位在肝胆,我们仍然用下法,用大柴胡汤即可,表现的部位可在皮肤肝胆经络的部位(胸胁,耳朵,大腿外侧等)。再比如脉浮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部位在督脉,不在肾系,应该补表之气血阴阳,你用了强腰补肾丸,那么这个病治起来就很困难。
再比如寒性痛经,脉浮弦,你用千古妇科名方温经汤没用,用经常治疗感冒的桂枝汤结合麻黄汤却有效,寒在肌肤,并不咋子宫,虽怕冷痛疼,然并不在里。再比如牛皮癣,脉沉细,说明病在里而影响了表,如果大夫用了治疗表证的僵蚕,蝉衣等药物,起初有效,后边可能会加重疾病,如果用了蛇床子,肉苁蓉等补里(肾)药,起初可能不会见效,但是随着里虚好转,多余的气血会上达皮肤,牛皮癣就会好转,如果高明的大夫会重补里兼顾表,如此效果更佳。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要学习中医,必须学好脉诊,没有脉的浮沉,我们不能知道表里和半表半里(表里之间),因此,我专门写了一本关于病位的脉学书。
2要学好病位,应该从伤寒杂病论学起,古往今来,谈及疾病病位的书籍,最早,最完善的书,只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3疾病病位,不论内外妇儿外科,都能同用,所以张仲景老先生的杂病论,仍然提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4病位相同,病性相同,我们可以用近似的方剂治疗,比如都属于里实热证的痤疮和带状疱疹,都用了下法,前者用小承气汤,后者用大柴胡汤,都用了大黄、芒硝。所以中医治病也可以像西医一样,病毒病都用抗病毒,细菌病都用抗生素;我们遇到里实证就用下法,里虚证都要用补法,半表半里证都要寒温并用和解,表证都要用解表法。
5要辨病位,就必须学好脉学,有了脉位,结合疾病表现部位,就能确定病位,即脉症(有了脉和症,才能辨证)并治。一 浅谈“病位学说”的概念
以下是我读《伤寒论》,以及《伤寒论》相关著作十余年的感悟,不知错对与否,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伤寒论以感受伤寒立说,分六种证型来阐述疾病定义,病位,病性,病机以及疾病的转归,六个证型是按疾病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来分六病,后世对六经学说有所发展,运用到温病,杂病等范畴,均取得到很好的疗效。
然而后世对疾病研究,重心放在了病性,病机,病因上面。病位被简单化,比如脑中风病,病位就在脑,与肝肾相关,属于本虚标实。
一般的书籍,会以发病的部位,认为成病位,比如白癜风,鱼鳞病,病位就在皮肤,与燥热之邪相关;眩晕(高血压病),病位在脑部,与肝肾阴虚相关。如此的话,为何用手术清除脑部血液,或者用补阳还五汤,大剂量的黄芪携带赤芍,川芎入脑,患者的肢体运动,语言功能恢复的依旧很慢。
再举一例,眩晕的病位都在脑部、上焦,应该用石决明,龙骨,牡蛎,使气机下行,那么国医大师李士懋为何擅长用黄芪降血压?教科书也明明白白写到,高血压患者慎用黄芪,难道李老自以为是国医大师就敢随意用药,当然不是,李老平脉辩证,此类患者脉重按寸脉无力,清气不升,浊阴不降而眩晕。
找不到病位,我们就没有方向,不能让中药,针灸,刮痧,艾灸在疾病的病所发生反应,效果。西医也提倡靶向治疗,所以在某些病上,作用就很快,我们也应该向西医学习,我们也要让中药靶向治疗,如何打中靶子,那就是找到病位,如何找到病位,主要依靠脉诊。
人体的邪气在表,脉表部取,就明显,所谓浮脉。
邪气在里,脉重按到里部筋骨,脉才能比较明显,所谓沉脉。
邪气在表里之间,自然脉在不轻不重的力度取就非常明显,明显的和轻取,重按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人得病,不在表部的皮肤毛发,筋骨血脉,就在从口到肛门的消化系统,或者就是胸腹腔的所有脏器,这和西医的细胞分层有点像,但是我们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所以不要小瞧我们自己的医学,在搞清楚在那一层,再去细分在上,中,下三焦,如此疾病的病位无处遁形。这也是我在18年提出的伤寒应该纵横看待,如果只停留在表里和半表半里三层,不去辨上中下三焦,显然还是不够完美。
我所说的病位,不是看到、并反映在哪,病位就在那,这和西医的检查有什么分别,看到腰椎间盘突出,病就在脊柱,除了安慰式的运动锻炼,就是霸气的手术;西医看不到的,就说没病,那么空气看不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呼吸它。
上边说的病位指的是是病邪集聚的地方,或者正气不足的地方。比如前边举例的痤疮,脉浮数,病邪在表、上焦,要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薄荷等辛凉解表剂效果就很好;如果脉沉实有力,病位在里,中下焦,自然用大黄、黄连、芒硝、枳实等泻下清里的方剂效果就很好,可惜很多很多同仁不懂得这个道理,每剂药里都少不了金银花,牛蒡子、连翘等解表药。
我治疗过一例牛皮癣,本来是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竟不料把多年的癣疾治好了,此患者的脉轻取无力,重按力度尚可,舌稍紫,腰部冷痛,遇寒加重。很多大夫就按肾虚治疗,开了很多补肾的药物,我自知经验比不了老大夫,前边的大夫都补肾都没有大效,于是我就想到了专治表气虚身痛的桂枝新加汤,为何属于表气虚呢?脉重按有力啊,李士懋老先生说的清清楚楚,脉重按才能反映实质,此患者脉重按力度还是可以的,加上补肾补里没有建功,我就另辟蹊径,误打正着,从此我就开始研究病位,有了病位才能确定方剂,不然再好的药,也不能再病所发生作用。
要搞懂病位这个学说, 我认为首先要学懂伤寒,再读温病,知道疾病的纵横传变,就可以找到病位,找到病位,我们就有目标的开方施针,如果找不到疾病的真正病位,那么方剂的效果就会变慢,或者无效,或者伤人,比如一个气血虚症,《伤寒论》就提出了有在表的气血不足,在里的气血不足。还有半表半里的气血不足。
在表的气血不足可以用新加汤,在里的气血不足,就可以用小建中汤,在半表半里的气血不足,《伤寒论》虽未明言,但是后世的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升阴汤均可补益腹腔内气血、升提腹腔内的气机。
教材的补气益血方剂比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之类,郝万山老师治疗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用补气血的方剂无效,后来刘渡舟老先生让其加重生姜的量,将气血带到在表这个部位,一个小小的调整,竟然能扭转乾坤,这就是因为刘老找到的疾病的位置,所以学习伤寒论的精髓之一就在于找疾病的病位,
谈到《伤寒论》,首先是人体感受寒邪,其次因为体质不同,所以寒邪在人体的变化也不同,就有了入里、在胸腹半表半里的区别,治疗寒邪致病,自然要运用姜附桂;但是如果内伤病,比如脉沉纳差、大便泄泻的太阴病,如果服用理中汤比较燥热,这个时候换成参苓白术散就更加合适。
比如气虚在半表半里导致的脏腑下垂,服用小柴胡汤,辛散太过,补益不足,那么运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阴汤结合枳壳、厚朴;肝肾不足,升无动力可加杜仲女贞子,效果就更好,胸腹之气,左升右降,流动不息。
需要补充一点,少阳病和厥阴病的区别。经常看到很多大夫给一些慢性病患者诊断为“厥阴病”,厥阴病在外感伤寒是疾病的转归阶段,少阴阳气能抵抗寒邪则病愈,否则病危;在内伤杂病却是病危阶段,多由少阴病转到厥阴病,是虚阳外越而发热动风,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渴欲冷饮,心口痛疼而发热,想吃而咽不下,大小便自遗;
这类病人一般都在住院部ICU才能看到。所以用大量乌梅收敛阳气,附子人参温阳补气,可以去了发越阳气的桂枝、细辛,余药不变加山茱萸肉30到150克敛肝息风。我们在门诊见的病人多是少阳病,可谓半实半虚,虽然阳虚但是还没有到阳气外越生风的阶段,所以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类属于少阳病的处方,这是医学争议多年的话题了。
通过上边对乌梅丸的改变,可以看出伤寒六经和杂病六经同中有异,处方也要灵活运用,否则就违背了仲景的“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证思维。
历代伤寒高手都在探讨表证,里证,半边半里证,却忽视了疾病的上中下传变,所以我在书里,加上三焦病位,这是我不成熟的理解。
节选自纪东涛医师《中医病位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