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疹难眠”,宝爸、宝妈们对于用药举棋不定?专业建议如下→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2024-09-06 21:40:3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损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在婴儿期发病。小朋友患了皮炎,因为剧烈瘙痒哭闹不已,又总是不由自主去挠皮损部位,不适感就越来越明显,家长看着别提有多心疼了。由于该类病情反反复复,治疗起来也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宝爸、宝妈们真是操碎了心。

在治疗过程中,作为一线用药的激素到底要不要给宝宝用,家长们常常举棋不定,而皮炎好转后,是否就能高枕无忧呢?下面来听听医生怎么说吧!

外用糖皮质激素(TCS)是目前特应性皮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家长要正视它在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用,切不可以偏概全、顾此失彼而延误治疗。

# 选对药,不可因噎废食

临床上,根据激素的作用强度,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超强效和强效激素:如0.05%丙酸氯倍他索、0.05%卤米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软膏等,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尽量不要用于低于12岁的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中效激素:如0.1%糠酸莫米松乳膏、洗剂,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乳膏、洗剂等,适用于轻中度皮损,12岁儿童连续使用尽量不超过2周;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

●弱效激素:如0.01%氟轻松乳膏、0.025%曲安奈德乳膏及水剂等,适用于轻中度皮损(包括儿童皮肤病、面部和皮肤柔嫩部位),可以短时较大面积使用,必要时可以长期使用。除外用糖皮质激素外,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组胺/抗炎症介质药物、抗微生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光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也是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选择。

# 用好药,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在使用时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患病部位和皮损类型选择不同强度和剂型的药物,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足够强度激素中的最小强度激素,对于患儿,尽可能选择中效、弱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薄嫩部位应避免使用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

●面颈部易吸收外用糖皮质激素,故应短期使用,并逐步减量或与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交替使用。

●皮损控制后,可采用“主动维持疗法”,具体为在既往皮损部位和新发皮疹部位每周使用2次外用糖皮质激素,这样可推迟特应性皮炎的复发时间、减少复发次数,并减少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用药剂量记住“指尖单位”,就是如果您从一个内径为5mm的药膏管中挤出一段软膏,药膏长度就是您第一节食指的长度,这个剂量约为0.5g,可以供双侧手掌均匀涂抹一遍,您可以据此推算相应皮损的用药量,避免用量过多或不足。

# 重防护,为疾病“防护战”打好基础

特应性皮炎很顽固,总是反反复复。为了尽可能避免特应性皮炎“死灰复燃”,宝爸、宝妈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对宝宝加强防范,不可以懈怠。记住以下几点,为特应性皮炎“防护战”打好基础。

●保湿清洁是基础:首要防护措施就是采用儿童专用润肤乳保湿,需要长期坚持,这也是最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要做到足量多次,每天至少2次;其次为洗澡,盆浴更佳,水温在32~37℃,时间5分钟,之后可使用润肤油。

●避免诱因很重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的剧烈改变,粗糙的衣服材质,以及使用有刺激性的沐浴露等,都可能是特应性皮炎暴发的帮凶,找到病因或诱发因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避免特应性皮炎。

●理性看待过敏原:对过敏原检测结果有正确的解读,避免过度饮食回避;已经明确存在食物过敏的患儿应回避过敏食物,必要时宝爸、宝妈可咨询营养师进行饮食指导。

●正视激素不偏见:不能滥用或过分恐惧糖皮质激素。形象地说,它就像是一把匕首,我们握着手柄使用就不会划伤自己的手,它会成为一把直击特应性皮炎的利刃,但乱用滥用它可能就会敌我不分了。

●不抓不挠好情绪:避免搔抓,打断“瘙痒-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婴幼儿,由于不能自主控制搔抓皮炎部位,这一点尤为重要。此外,情绪也是特应性皮炎的诱因,要注意缓解压力、紧张等不良情绪。

医生有话说

不要“妖魔化”外用糖皮质激素,正确使用最重要;不要全依赖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保湿和清洁是基础;不要懈怠,日常管理很重要。希望宝爸、宝妈们不再辗转反侧,宝宝不再“有疹难眠”!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宋子扬

(本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药”知道——合理用药的智慧》、人卫健康)

►本期编辑:康晓杰

►本期校审:孙茜

►策划: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