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家苏秦,为了遏制秦国吞并6国的野心,使用了什么战略?

漫聊小知识 2024-08-13 01:49:18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19年后,已成为超级强国,所向无敌,它的声势引起各国的恐慌。

苏秦敏锐地察觉:“如果旧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知识,无法应付这雷霆万钧的压力,迟早要爆发一连串殃及无辜百姓的战乱。”

为了遏制战争爆发,苏秦向秦王嬴驷贡献一套统一中国的策略。他希望可以利用秦国雄厚的实力,去与六国展开谈判,这样就可以化解不必要的战争。

但可惜的是,嬴驷却拒绝了他的献策。既然谈判不成,苏秦只好另作打算,他表示不会轻易放弃拯救天下苍生的理想。

那么,苏秦为了遏制秦国吞并6国野心,使用了什么战略呢?

俯视镜头观察三国

苏秦前往燕国,向燕文公提出观点完全相反的另一个大战略。

他建议燕国与赵国结盟,理由是:“燕国一直未卷入战争,原因是赵国在南方作屏障。秦国若攻击燕国,战场距秦国有千里之远,但赵国若攻击燕国,战场却在赵国的百里之内。不戒慎百里内的灾祸,却为千里之外的灾难提心吊胆,是不明智的。若能和赵国和平共存,燕国才可永保平安。”

燕文公欣然接受这套理性的说法,立刻资助苏秦车马行装,请他代表燕国和赵国谈判。

苏秦到了赵国,向国君赵语说:“太行山以东,没有一个国家比赵国强,所以秦国才会将你们看作是眼中钉。但是它却不敢随便进攻赵国,怕的就是韩、魏两国在它背后偷袭。秦国要灭韩、魏是很容易的,一旦吞并这两国,便无后顾之忧,定会将侵略的矛头转向赵国。”

这场谈判的一开始,苏秦便向对手施加压力,让赵语感觉到赵、韩、魏三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并用俯视的镜头,分析三国的利害关系将如何演变。

当赵语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开始为韩、魏两国的安危担心时,苏秦接着说:“其实,赵、韩、魏、楚、齐、燕六个国家的疆土,比秦国大5倍,各国武装部队加起来也比秦国多10倍。

如果六国能缔结军事同盟,规定:‘若秦国攻击任何一国,其他王国必同时派兵援救,或负责切断它的后路。若有任何一国不履约,其他五国就联合惩罚他。’

如果这项南北合纵联盟的抗秦阵线能成立,秦国军队势必不敢随意出函谷关一步。”

赵语果然同意这个合纵的策略。这场谈判非但使苏秦成功地让燕、赵结盟,更使他被赵语封为武安侯,得以更顺利地去各国,为合纵对抗策略,展开一场又一场的谈判。

埋下伏军:张仪

当苏秦正要前往韩国时,秦国大将犀首,率军攻打卫国,卫国溃败。秦国大胜后,扬言东进。苏秦担心秦军攻入赵国,摧毁阵容尚有待加强的合纵联盟。

于是用计激怒受邀到赵国的张仪,致使张仪羞愤之下,投奔秦国。又暗中遣送大批财物给张仪,使其得以顺利晋见秦王嬴驷,任命他为客卿(即外籍顾问)。当张仪发现苏秦对他的一番苦心后,自然全力阻止秦军东侵。

在稳定了秦国后,苏秦转而前往韩国。他很清楚各国所拥有的实力,也很懂得各国国君彼此间的微妙顾忌。

他知道每场谈判的目标虽然一致——签订南北合纵抗秦同盟条约,但由于每一场谈判的对手个性相异、实力不同、心态也不同,所以,他必须在谈判桌上,变换各种谈判的技巧。

他向韩国国君昭侯说:“韩国的疆土有9百余里,武装部队数十万,天下最精良的各式武器都是产自韩国。你们的战士的弓术百发百中。以韩国军队的士气,简直可以一当百。如今你们却一直不敢面对秦国,总是委屈求全。”

苏秦是个善于心战的谈判者,他三言两语就抓牢了昭侯的情绪,他以充满同情、了解的口吻来解除谈判桌上的紧张气氛。昭侯果然脸色大变,手按剑柄说:“你真是这么认为嘛?”

随时改变自己的角色

看见昭侯情绪已被煽动,苏秦一方面协助对方发泄其内心的感受,一方面耐心地说:“大家都看得出,秦国一定会要求韩国割让宜阳、成皋,如果遂了它的心愿,明年势必又有新的要求,还要再给它,若不给它,从前讨好它的情分一定全报销了,恐怕还是免不了动干戈。”

说到这里,苏秦仿佛不是来和韩国谈判的,倒像是自动送上门的外交顾问,他继续向昭侯分析说:“秦国的要求是无穷的,韩国的领土却有限。一年一年地割让土地,你们的领土终究会全给了秦国。俗话说的好,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以昭侯您的贤明,手中握有天下公认的优秀军队,竟然甘愿受气,实在令人不解呀。”

听了这番话,昭侯仰天叹息说:“我宁可死,也绝不向秦国屈服。”如此一来,昭侯便与赵国有了同仇敌忾的默契,立刻答应加入合纵对抗的行列。

这次谈判的对手本是韩国,却被苏秦硬扭转成是赵、韩两国站在同一立场上,一起解决共同遭遇的困境。

苏秦再到魏国,他当然知道这个刚被秦国击垮的国家需要些什么,虽然是要来谈判的,却像远道来慰问这个受伤的国家,他向魏惠王说:“贵国的土地不过十里,乍看之下觉得很小,然而田间布满大小村庄,农业密集而发达,人口又稠密,车马成群来往,就好像是日夜都有部队在行军。”

在加强了魏惠王的自信后,苏秦又说:“客观估计之下,你们的实力并不输于楚国。可是,我听说竟有政客劝你们去归顺秦国,真令我讶异!赵国国君特地派我来,向您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希望贵国能参加这项合纵抗秦的盟约。”

魏惠王刚败给了秦国,丧失了以往强国的雄风,如今这项盟约,正满足了他复仇的情绪,没有理由不参加。更何况订约,只需交换人质,不必有任何实质上的投资,又获得了安全感,何乐不为?

说服冷漠的齐威王

然后,苏秦前往齐国,先向齐威王夸赞齐国强壮与富庶。松懈对方的情绪,或膨胀对方的自信心,几乎成为他谈判程序里的第一招。

他告诉齐威王:“韩、魏两国与秦国领土相接,一旦发生战争,10天之内便可分出胜负。就算韩、魏战胜,部队也已损伤一半,连起码的自卫能力都丧失了。

若战败了,很快就会灭亡。所以他们从不肯轻易得罪秦国,宁可屈辱求和。”事不关己,齐威王忍不住问道:“那又如何?”

苏秦随即让他加入忧患的行列,说:“今天,秦国若想攻打齐国,它得顾虑到韩、魏两国会抄它的后路,而且它还得通过魏国境内的关卡‘阳晋隘道’和亢父的险要。

所以任凭它再如何恐吓威胁你们,还是不会鲁莽进兵。秦国根本拿贵国没办法。你们却反而还巴结它,想必是政客错误的建议使然吧。

既然齐国不怕秦国,而且又是个强大的国家,何不考虑联合其他五国,采取合纵抗秦的同一立场,如此岂不可以抬头挺胸,不再为秦国的威武所屈?”

苏秦巧妙地利用韩、魏、齐三国的地理位置,说服冷漠的齐威王,让他加入谈判的行列,进而同意签订合纵同盟条约。

最后,苏秦去见楚威王,他强调秦国最头痛的敌人,便是实力可堪与之匹敌的楚国。

他分析说:“自古来,秦、楚一向不能两立,现在已有五个国家签下合纵抗秦的盟约,若贵国能加入,那么更可以使秦国陷于孤立。如果你们与秦国和解,代价一定是割让土地。与其平白损失,还不如参加合纵联盟,我会说服那五个国家接受您的领导,并作您的属臣。您觉得如何?”

将不同选择所可能产生的不同后果,一并说出来,让楚威王自己选择,是苏秦不卑不亢地显露自己策略的价值的方法。

楚威王正担心魏、韩迟早在秦国的声威恐吓下,会靠拢秦国,势力对楚国大大不利。

如果楚国以自己的兵力迎战秦国,未必获胜。但若五国皆能与自己站在同一边,便可高枕无忧了,他也加入合纵抗秦联盟了。

苏秦透过互惠的谈判模式,使六国共同签订合纵盟约,遏制了秦国吞并6国的野心。他同时佩挂了6国的宰相印。

0 阅读:58
评论列表
  • 2024-08-13 08:43

    苏子,你可是齐国的相邦,寡人待你如此不如燕王吗?!苏秦,你这个间人!拉下去,车裂!慢慢的裂他…………[得瑟]

  • 2024-08-13 18:51

    整个说法都是来自史记,但史记是假的。苏秦活跃在秦昭襄王时代,而不在慧文王[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