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强调孝?

琅琊左史 2024-12-09 11:51:10

“对父母不孝,对君王必不忠。”

忠孝是一体的,对父母孝顺的人,对君王必然忠诚。

这也是筛选忠臣顺子的一个好方法。

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出自《论语学而篇》)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一个人孝顺,就不会是社会不安定分子,一个人不孝顺,就很容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分子。

古人的思维很朴素,他们觉得,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么对谁都不会友爱,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鲁国孟孙氏第九代宗主孟懿子曾问孔子应该如何尽孝,孔子回答说:“孝就是在尊长面前绝对不能违反礼数。”

知孝守礼,这是儒家对每个人的要求。

儒学是自汉朝以来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儒学推崇的是一种各安本分的社会规则,而孝是这个规则的核心。

百善孝为先,有了孝,就有了礼数,也就有了服从。

对父母服从,自然也就对父母官、对君父服从,一个服从的人不会想着犯上作乱,王朝才会长治久安。

孝,原本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被儒家推而广之,成为了君王的驭民之术。

所以,二十四孝的故事要一直弘扬,只有树立这种价值观,才能规避出逆子、反民,能维持稳定的家庭结构,王朝才能安稳。

“圣人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推而论之,天下更无不是的君父。”

这是《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在看望被锦衣卫毒打的百官时说出的一句话,裕王是代替嘉靖帝来看望被打的百官,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你们挨打不是君父的过错。

百官都熟读儒家经典,自然懂得这句话的份量。

因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不管父母、君父做错了什么事情,都不是父母和君父的错,而是做儿子、做臣子的错。

孝就是孙悟空的紧箍咒,你不能超脱出这个紧箍咒的范围,必须时刻受它束缚。

这种服从性,可以建立大家长的权威,让君父、父母永远居于统治地位。

如果你不服从,哪怕你十分占理,但任何人都可以根据圣人之言给你扣上一顶不忠不孝的罪名。

李密在《陈情表》中,大声称赞晋朝“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孝是历代王朝强调的根本。

古代皇帝是天之子,天子就是全天下人的父母,所以百姓是皇帝的子民,子民要管皇帝叫君父,即使子民必君父大几十岁,仍旧是子民。百官也是皇帝的臣子,也要管皇帝叫君父。

为了维持他的权威,他自然要强调孝,只要全天下都遵从孝,那不管他犯了什么错,他多么无道,都不会有人挑战他的权威。

设想很完美,但没有哪个王朝能够经受住“不孝”的冲击。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虽然是紧箍咒,但不是法力无边的如来佛,总有人会挑战这个规则。

海瑞不就跳出了大骂嘉靖误国误民、家家皆净。

可以宣扬孝,但前提是君父要以身作则,要履行一个做君父的责任。

君父的责任就是哺育嗷嗷待哺的天下子民。

权力和义务永远是对等的。

粗览史书,历史上共四百多位帝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帝王,微乎其微。

大多数帝王都只强调子民要忠孝,从来不强调自己要仁爱。

只要求别人尽义务,不要求自己履行责任。

孟子骂杨朱:“无父无君,禽兽也!”

但无仁无爱的昏君,比之禽兽,更不如也!

虎毒尚不食子,历代君王吃起子民的血肉来,可是不带丝毫犹豫的。

古人强调孝,究其本质是强调对君父的忠。

其实,只要能做到对生身父母的孝即可,对于君父嘛,一个见都没见过的人,尽的哪门子孝。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