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为鉴:舆论监督是怎么变成传八卦、口水战的?

一笑墨知 2024-09-13 16:29:05

记者曾经是文科生最光荣的职业,因为他们肩负着舆论监督之责,被称为“无冕之王”。但现在的记者,却有一些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主要职责,变成了歌功颂德的“笔杆子”,专挖八卦的“狗仔队”,甚至还是“带风向”的“水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样的演变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

话说大宋年间,那朝堂之上,有一群谏官和御史,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几乎跟宰相一样高,作为皇帝耳边的清风,朝堂的明镜,专门监督其他官员。

起初,选拔这些官员的时候,都是挑全国最顶尖的,不仅要学问好,品行和能力也得是大家公认的。他们不仅独立于宰相之外,还享受着“许以风闻,而无官长”的超然地位,意思就是:我说啥,皇帝您都得听听,而且不用负责找证据!而且他们往往干个不到十年,就能直接升到很高的位置。

由于谏官没人管,说错了也不要紧,再加上当时社会风气也以能言善辩为荣。所以谏官们每天都想着怎么找话题说,只要想说就说。

可岁月是把杀猪刀,也是改变制度的催化剂。到了仁宗年间,谏官们更飘了——从“忠言逆耳”转向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最初的监督、辩论,变成了明目张胆的“你瞅啥?瞅你咋地!”模式。

每天早朝,宰相想干点啥大事,先得瞅瞅谏官们的脸色,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扣上“动机不纯”的帽子。而谏官们呢,则是四处找茬,哪怕宰相打个喷嚏,都能被解读成“意图不轨”。这哪里是监督,简直是找茬大赛嘛!

更有趣的是,这些谏官们还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彼此间互相吹捧,仿佛只要站队站对了,就能一路青云直上。于是乎,朝堂之上,不再是探讨国计民生的严肃场所,倒像是开起了辩论大会,热闹非凡,啥事都在朝廷上说。

例如公元1067年,欧阳修被殿中侍御史里行蒋之奇上书弹劾,说他“帷薄不修” ——欧阳修与自己的儿媳吴氏有乱伦的行为。宋神宗怀疑蒋之奇是蓄意诬告,蒋之奇就说消息来源于自己的上司彭思永。可在询问彭思永时,彭思永告诉神宗这条消息源自“有关人士”,至于“有关人士”是谁,彭却拒绝交代,只是说,“出于风闻,年老昏缪,不能记主名。”——这不跟现在的小报记者一样嘛!

再比如就一个关于养子如何称呼生父的问题上,就引发了朝堂上的激烈争议,涉及到的官员包括司马光、韩琦、欧阳修等人。这场争议持续了18个月,期间谏官与宰执官员之间引经据典,各不相让,甚至出现了人身攻击和互相打压的情况,最终导致多人被贬,声望大损。‌

更严重的是,这种反复的诘难导致朝廷的政务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因为总有人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挑刺,造成政策朝令夕改。

像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如此——从一开始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开始着手变法,马上御史中丞吕诲就跳出来,列举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当王安石颁布了一系列新法后,他举荐的御史中丞杨绘就反水了,与监察御史里行刘挚一起成为了反对派的核心人物。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让宋神宗也产生了动摇,最终在台谏操纵下的舆论压力占了上风,变法最终不了了之。

——就这样,宋代的谏官制度,从最初的“舆论监督”,硬生生演变成了“口水战”。

这一历史在现代仿佛又在重演,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与广泛,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为这种现象提供了温床。不知何时,我们的媒体记者们才能有效遏制其向八卦、口水战演变的趋势,让舆论监督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的强大力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