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狂飙》的几个演员,又重新集结了。
有网友在某片场拍到,安欣、大嫂、杨健再次同框。
不熟悉的观众还以为他们在拍《狂飙2》。
而熟悉张译的朋友立刻就看出,这其实是电影《三大队》的拍摄现场。
不过,对于这部电影,皮哥最大的疑问并不是“狂飙三人组”,而是张译真的和他冰释前嫌了吗?
他是谁?
《三大队》的监制,陈思诚。
陈思诚和张译,过去十年江湖一直传言两个人闹掰了,说的还有鼻子有眼的。
据“路边社”报道,当年陈思诚、张译、李晨是铁哥们儿,三人凑在一起筹划一部新剧。
李晨出了一个故事梗概,陈思诚直接拿来使用,导演编剧只署名自己,完全忘了好兄弟,这部剧就是后来爆火的《北京爱情故事》,李晨和陈思诚就此交恶。
“路边社”还说,这部剧拍摄期间,陈思诚和佟丽娅谈恋爱了。
陈思诚又夹带私货,给佟丽娅疯狂加戏,还把结局改成了和自己走到了一起。
张译饰演的石小猛戏份被压缩,人设也改得很差,播出后遭到很多人吐槽,张译怀恨在心,和陈思诚结下了梁子。
你看看,陈思诚这小子背信弃义,剽窃别人的点子,还抢走了大家的女神。
吃瓜群众是很乐于相信这样的阴谋论的,网上甚至一度流行“刀在手,杀陈狗”的恶意调侃。
对此传言,三位当事人从未正式回应,不过2019年,三人在某次盛会上同框合影,力破不和传言。
你们看看这亲热劲儿,这哥仨像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吗?
可网友还不相信,“不过是逢场作戏嘛”、“娱乐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论调不绝于耳。
不过这一次,张译出现在陈思诚电影的片场,应该可以堵住造谣者的嘴了。
毕竟,现在的张译已经是最顶尖的男演员之一,陈思诚已经是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甚至没有之一。
两人对于拍什么样的电影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是不可能为了资本低三下气合作的。
你看看张译,张译在拍摄《狂飙》时和导演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不欢而散,即使电视剧火出圈,张译依然硬刚到底,不宣传、不参加庆功宴、全程冷处理。
如果他和陈思诚真的还有嫌隙,是不可能出演《三大队》的。
反过来看看陈思诚,他是怎么对待王宝强的。
王宝强离婚案里,他第一时间给王宝强打了300万,留言道:“兄弟加油!”
王宝强拍摄《八角笼中》后期没钱拍特效了,陈思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并且安慰道:“钱的事儿不要操心。”
王宝强提及此事,控制不住地流泪了。
这样一个讲义气的大哥,怎么可能和昔日的好兄弟反目成仇呢?
流言止于智者,两人不和的传闻不攻自破,这一次合作,是两位老友在大银幕上的久别重逢,是两位优秀电影人英雄惜英雄的一次强强对话。
不过,新的问题来了,距离《北京爱情故事》已经过去了10年,两人为何选择再次合作?
表面看,这是好兄弟的“十年之约”,是水到渠成的。
细分析,这次合作其实是两个人“各取所需”。
我们先说张译这边,他是大器晚成的演员,但这几年遭遇到了危机。
28岁的时候,他还在话剧团当写稿员,有位前辈和他说,一个男演员如果28岁还没出头,这辈子就没戏了。
一句话点醒了张译,他给导演康洪雷写了一封3000字的自荐信,成功争取到了一个角色。
康洪雷执导的这部剧叫《士兵突击》,这部剧当年火遍全国,张译的名字也被更多人熟悉起来。
之后张译影视两开花,电视领域出演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北京爱情故事》《鸡毛飞上天》等,电影领域出演了《亲爱的》《追凶者也》《红海行动》《一秒钟》《悬崖之上》等,影帝视帝拿到手软。
有人夸赞,张译距离老戏骨只差一个“老”字。
2020年,《金刚川》上映,张译压番吴京出演男一号,并扛下了11.27亿的票房,这证明了张译已经跻身顶星行列,有了独挑大梁的能力,2020年甚至被很多影迷称为“张译年”。
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当名气兑现了表演天赋后,张译也遭遇到了表演瓶颈。
前两年,他疯狂接剧本,前一个剧刚杀青,第二天他就入住新的剧组。
就拿《狂飙》来说,张译是主演,更是艺术总监。
本该是慢工出细活,但拍摄时受到疫情影响进度推迟,结果《狂飙》还没拍完,张译已经去了新剧组,很多戏拍不了。
剧中著名的“高启盛之死”他不在场,“劝降杨健”他也不在,由吴刚代班,拍摄效果极差,张译也被扣上了“轧戏”的帽子。
一个演员正值壮年多拍几部戏本不可厚非,但张译拍出的这些戏数量很多,同质化很严重。
以今年为例,《狂飙》播出之后,《他是谁》接档,张译在两部剧里饰演了类似的警察形象,都是不苟言笑,心事重重,然后都被小姑娘喜欢。
《狂飙》里的安欣,因为人设不讨喜,口音奇怪,已经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而《他是谁》,很多人是冲着张译来的,结果这部剧高开低走,张译的表演没有突破,网上已经有了“是否应该把张译开除出演技派”的讨论。
其实遭遇困境的不只是张译一人,很多中生代演技派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被人熟知后,奖项是拿到手软,但很容易形成固定的表演套路。
我们常说偶像有偶像包袱,这些演技派也有演技包袱啊。
典型的是于和伟成名后,他爱竖食指被人诟病;孙红雷成名后,他挤眉弄眼让人腻歪;黄渤成名后,念台词故意停顿也让人出戏。
再好的演员也有表演套路在身上的,张译也不例外,他现在在很多剧里习惯嘟着嘴,看多了这样的表演,观众也会觉得油腻。
对于演技派遭遇这样的困境,黄渤曾给出了答案。
他说自己的表演经验丰富了,甚至能控制每一块肌肉发力了,演技是娴熟了,之前0的东西反而没有了。
说穿了,观众需要新鲜感,好演员的武器库再丰富,也有用完的一天。
皮哥注意到,接下来2年,张译将有至少10部影视剧等待播出,包括《国家行动》《刀尖》《重生之路》《悬崖之上2》等重量级作品。
他的数量是堆积上来了,但角色的同质化,表演的程式化已经成为他的瓶颈,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很可能会遭遇口碑反噬。
我们再看陈思诚。
《三大队》中,陈思诚只是监制,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就是标准的陈思诚电影。
陈思诚之前靠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成为导演新贵,随后拍摄了电影版的《北爱》赚取了电影的第一桶金,然后很快联合王宝强、刘昊然打造了“唐探宇宙”。
陈思诚或许不是一个电影艺术家,但绝对是一个成功的电影商人。
他对商业片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预言成功的商业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之一,要么有强大的电影工业支撑,要么能反映社会现实,打动人心。
这条预言后来一一应验。
陈思诚在拍摄《唐探3》时也按照这个原则拍的,整部电影投资在10亿以上,堆了很多明星,搞了很多大场面,这符合他的第一个条件。
电影在轻松诙谐之余还对战争进行了反思,片尾他更是花了100万美金买了MJ的《heal the world》,情怀直接拉满。
可惜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观众并不买账,这部电影在大卖45亿后,也透支了陈思诚的口碑。
陈思诚很有自知之明,他懂得及时止损的道理,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唐探4》很可能让别人来导演,自己放权做个监制就好了。
陈思诚其实已经提前后撤了,这几年陈思诚拍电影已经把导演的位子给了年轻人,自己当个监制稳坐后方。
《误杀》《误杀2》《消失的她》《唐探》网剧版,包括这一次的《三大队》,都是这个模式。
陈思诚虽然不是导演,但从幕后花絮来看,现场全都是他在指导演员演戏。
这并不是陈思诚露怯,找个傀儡导演背锅。而是他明白了,相比于拍摄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他更擅长做的,是如何在商业片里正确使用演员。
对于一部商业片,剧本不是主要的,甚至可以直接拿现成的本子翻拍。技法不是主要的,按照类型片的模式走就可以。
演员,才是灵魂,演员用对了,片子就能卖座。
这是陈思诚的拍片哲学。
陈思诚是如何使用好演员的,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
在筹拍《唐探》网剧时,他手里有自己喜欢的演员,也有被资本塞进来的关系户。
陈思诚的做法是,全剧一共12集3个案子,他把最好的2个案子留给前8集,并且全部使用自己想用的演员,拍出了极佳的品质。
他又把最差的1个案子留给后4集,并且使用了关系户演员。
这种田忌赛马的策略,一不得罪资本,你们塞的演员我都用了啊!二不得罪观众,你们看前8集好了,后4集是凑数的。
最后这个网剧整体口碑还挺好,你就说陈思诚是不是选角鬼才?
而那些被陈思诚选中的演员,全都大放异彩。
有的演员已经功成名就,但出演陈思诚的电影,同样的角色依然能演出新意。
比如王宝强,“傻子专业户”,在《天下无贼》《泰囧》里已经把傻子演绝了。
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本质上就是“囧”系列的移植版,他让王宝强继续演傻子,但王宝强在《唐探》扮傻子和《泰囧》里扮傻子,完全不一样。
一个狡黠,一个可爱。
更妙的是,唐仁这个角色,多一分傻就会聒噪,少一分傻就会无聊,陈思诚说这是为王宝强量身定做的,他写剧本时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在陈思诚的调教下,王宝强演出了不一样的傻子,《唐探》最终呈现的效气质也和《泰囧》完全不同,甚至开创了一个“唐探宇宙”。
有的演员已经过气,但却能在陈思诚电影里枯木逢春。
比如邱泽和张钧甯,早年出演偶像剧,已经过气了,但因为出演《唐探》网剧,又重新被观众熟知。
还有文咏珊,和杨颖同时出道,号称“香港最后一个女神”,但在港片里她只能出演花瓶角色,很快就过气了。
陈思诚看中了她的特质,在拍摄《误杀2》的时候,明明有一个现成的花瓶角色,偏不让她演,文咏珊最后演了肖央的妻子,一个充满苦情的弱女子,文咏珊的戏路一下子打开了。
而到了《消失的她》,她又让文咏珊演蛇蝎美女。
这个角色前期充满神秘感,后期又洗白成白莲花,文咏珊愣是把花瓶角色演出了层次感和爆发力,表演之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的演员名气很大,但遭遇了表演瓶颈,到了陈思诚这里就能转型成功。
比如倪妮,谋女郎的出身,起点很高,但是后续发展没有达到预期,一直不温不火。
《消失的她》里,陈思诚给他换了个一个风格,干练的打扮,凌厉的身手,一个飒姐款款走来,倪妮重新绽放。
再比如朱一龙,明明是北影科班出身的演员,但蛰伏近10年才靠腐剧走红,一直想转型回演员,但顶着高人气,每次转型都失败。
当他遇到陈思诚时,一下子被激活了。
当银幕上一个顶着寸头面目狰狞的赌徒出现在你面前谋划杀妻时,你很难相信这个变态就是温文尔雅的朱一龙。
《消失的她》成为了朱一龙表演的秀场,他因为这部片转型成功。
有人说,不对啊,朱一龙明明是通过《人生大事》拿到金鸡奖影帝的,《消失的她》是后来的事儿。
其实《消失的她》是早于《人生大事》拍摄的,他先靠陈思诚转型成功,然后才大放异彩拿下影帝。
两部影片里,朱一龙的寸头造型,青筋暴起的表演方法都很类似,这背后陈思诚占了一半的功劳。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不难发现张译遭遇瓶颈,陈思诚或许就是打开他的一把钥匙。
陈思诚这一次要帮张译打破自己,打破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直面瓶颈。
张译总演警匪片,你们不是看腻了吗?
那我接着找他拍警匪片,张译接着演警察。
张译嘟囔嘴的表演方法,你们不是看腻了吗?
那我接着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演。
在疲软处重新生发出表演的新鲜感,这就是陈思诚的破解之道。
这个新鲜感从何而来?
我们注意到,《三大队》还未上映,网上仅有一则张译出场18秒的预告片。
从预告片来看,张译作为刑侦队长的装扮,一闪而过的表情,和《狂飙》《他是谁》里并没有太大区别,张译似乎演不出新东西。
别急,陈思诚有办法。
《三大队》改编自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皮哥专门拜读了原文,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简单来说,这篇纪实文学是讲述一名警察隐姓埋名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惩戒凶手的感人事迹。
换言之,张译在影片里是一人分饰两角。
他的警察身份是外壳,他的普通人身份是内核,观众带着惯性去看张译饰演的刑警,但最后破局的却是他扮演的普通人。
这个“脱壳儿”的过程,就是陈思诚帮助张译走出瓶颈的方法。
具体的细节片方还未透露太多,皮哥也不好太多剧透。
但相信有真实故事衬底,有陈思诚的量身定制,张译极有可能在这部影片中突破瓶颈。
2023年或许又是一个“张译年”。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