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or“智慧”,机器人需要什么样的芯片?

袁遗说科技 2024-05-19 06:13:13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如何推动更智慧的机器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新材料、操控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智慧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近日,在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围绕“智障”or“智慧”,机器人需要什么样的芯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的创始者、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与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陈锋、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何云鹏、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石庆、鹏瞰集成电路(杭州)有限公司的产品市场副总裁王伟、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神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CEO袁帝文以及小米生态链研发总监张秀云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看法,共同探讨了机器人技术的智慧化发展趋势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前景。

戴伟民:我们能不能把服务器的大脑放在云上?端上普遍放置的都是一些“手”“脚”,大脑放在云端会不会更加安全和便捷?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陈锋,认为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在的服务机器人需要对周边环境做出实时感知,倘若大脑放在云端就可能会遇到断网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本地、端级的算力是不可缺少的。

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表示,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终端能够承载的算力是有限的,随着当下技术的发展,终端到底可以承受多少算力或许会跟着需求进行演化。

戴伟民:与无差异化的多模态大模型相比,以语言为基础的多模态大模型会成为主流。那么大模型对机器人有哪些影响呢?

张晓东表示,如果说得极端一点,如果上了大模型,那就可以说是“智慧”机器人。在2020年之前,多数人都难以想到大模型能有这么快的迭代速度。之前的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还在40年,之后变成了20年、10年,现在甚至以周为计。

大模型正在越来越小型化,在过去一两年量化、压缩的技术可以把一些大模型放在手机里,因此可以说未来或许会有一些很小的大模型可以放在端侧,因此把它称为有大模型就可以说是“智慧”机器人。

启英泰伦创始人何云鹏则认为,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想做一个通用的服务机器人,肯定是会需要大模型的,倘若只是完成特定任务时,对模型和参数的要求都不会很大。此外未来模型的结构也要考虑到,当前还不能说模型结构发展是否已经到头,未来或许还会持续发展,当前我们还要结合应用以及当前大模型的结构和特点去发展机器人。

戴伟民:服务机器人是否需要人形形态?

小米生态链研发总监张秀云表示,人形机器人不是必需的,经过万物进化之后,人并非最高效的机体。比如爬山越障,六只脚就比两只脚要快得多。因此,服务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

神顶科技董事长袁帝文认为,最近几年仿生机器人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和大模型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的大模型主要是生成式的,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做训练,但是现在的大模型可以做很多创新的工作,再看人形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在一些日常工作上其实做得还不是特别好,当下的一些大模型厂商也在积极地和一些机器人公司去做接洽,机器人当下需要一些能够让它具备人的行为能力的大模型。

戴伟民:那么,针对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终端需要怎样的芯片?

何云鹏表示机器人所需要的芯片不是单独的一、两款,它需要整个系统的协调与运作,既然说她是机器人,就可以类比人类,需要大脑、四肢、小脑以及更多的感官。所以从任务上划分,它需要可以和人类建立交互,去得到一些指标和任务,还需要分解成行为的规划,这些就是大脑的工作。小脑是负责行动的控制的,这包括机器的行为控制以及紧急避障等工作。此外,机器人还需要诸多的感知系统,这意味着机器人需要具备感知的芯片。在实际制作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把感知的芯片和大脑芯片放置在一起,方便两者的交互与处理,此外我们还需要大脑的生成式大模型去辅助处理。除了一些的类脑芯片也离不开一些传统芯片的作用包括MCU等。

戴伟民:在机器人使用电缆可能会导致机器人重量很重等问题,那么光纤可以在机器人中发挥哪些作用?

鹏瞰集成电路的产品市场副总裁王伟表示,我们的芯片方案是用光纤来做芯片的通信网络,我们不是利用一捆光纤来代替一捆电缆,我们只需要一些光纤就可以代替一捆电缆,现在机器人中默认使用电缆,没有想过做成光纤的形式,其实电缆的线束在机器人中会受到很大的电磁干扰,但是光纤可以高效地避免这一点,

另一方面,使用光纤可以让重量整体变轻,并且他的带宽也是极宽的,可以覆盖到机器人的各个关节。除了在机器人上的应用,鹏瞰集成电路也正在推进光纤上车,目前已经和国内最大的车企完成可行性验证的工作,正在洽谈下一步的工作。

亿境虚拟的总经理石庆表示,通讯本身就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有时候设备在家、在实验室都表现良好,但是放在展台就会受到干扰。光纤技术真的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倘若它在成本、延迟、功耗等各方面都表现良好,那么它在可穿戴设备上可以有很多的应用。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