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暮年时写下的七律,开篇气势不凡,结尾却令人喟然而叹

墨有云水心语 2024-12-24 08:17:20

岁月无情,人世沧桑,古代的很多风流人物早已灰飞烟灭,无数喧嚣一时的事物也都成了过眼云烟。虽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不过华夏诗坛中的那些伟大作品却显得历久弥新,依然让后世读者百读不厌。

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歌就像一座文学丰碑,又似飘扬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面精神旗帜,其思想内涵、文学价值,以及爱国思想、人文情怀,始终对唐代以后的诗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一起欣赏他的一首佳作:

赠韦七赞善

唐 · 杜甫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

安史之乱后局势动荡,民生凋敝,杜甫也深切地体验了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悲戚生活。面对民生艰辛、国事衰微,诗人虽然心急如焚,却又无力回天,他只能挥动一枝如椽大笔,抒写沉郁顿挫的诗篇,借以排遣心中的烦闷。

杜甫漂泊期间体弱多病、穷困潦倒,但是他依然不忘社稷和苍生,并时刻准备为当时已经岌岌可危的大唐帝国赴汤蹈火。他的诗歌作品起着震古烁今的效果,也充满了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这首诗写于杜甫即将离世的那一年,韦七赞善是指排行第七、身为赞善大夫的一位朋友。

诗的大意是:你的故乡从不缺乏贤德之人,生活在长安城里、未央宫前的韦、杜这两个大家族,一直都是人才辈出。你的家族地位显赫,总能在各种选拔中脱颖而出,如同魁星一样受人崇敬。获得的声誉与世人的看法非常一致,卓越的能力和不俗的声名也都无人能及‌‌。

而今你即将前往北方的关山视察,一路没有风雪阻隔,前途不可限量。我依然困顿于南方的穷乡僻壤,就像杨花一样四处飘荡,四周一片迷茫。在这离别之际,洞庭湖畔的春色也因为无法留住你的脚步而显得凄迷;我憔悴苍老,归乡无计,每日只能靠着价廉的鱼虾填饱肚皮,更无法效仿范蠡五湖泛舟。

杜甫暮年时身患各种病痛,肺病、耳聋、消渴等不断地折磨着他,同时很多亲朋好友也不知下落。没有了亲友们的支持和照顾,自己又疾病缠身,当时流落到湖南的诗人,预感到在世的时日不多,所以当他的同乡来看望他时,杜甫显得非常激动。但是由于对方很快就要起身前往北方,他又感到依依不舍。

开篇回忆过往,颇显气势不凡。衣冠代指名门望族,杜陵和韦曲则指韦、杜两大家族聚集之地。曾几何时,两大家族中身份高贵的成员,都生活在汉代遗迹未央宫附近,皇帝和嫔妃也经常乘坐銮驾在那里游览。诗人之所以提到这些往事,都是为了与后文的落魄境况形成对比。

颔联继续介绍显赫的身世,诗人赞美韦才子的祖辈中不时地会出现三公,就像天上的魁星落到了凡尘,不仅光耀门庭,而且也成了韦氏家族子孙后代的楷模。同时世人还高度评价他们的才华和贡献,并认为其绝非浪得虚名。“尺五天”三字,既交代了其住宅靠近皇宫,又指出韦氏家族深得君王信任,颇有权势。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颈联采用对比手法,表达出杜甫心中的悲戚之情。诗人一方面夸赞韦才子肩负重任,前途无量;另一方面又感慨自己身处困境,四海漂泊。“开、塞”二字下得精巧,将朋友宽广的宦途,与诗人闭塞的处境进行对照,彰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羞愧和无奈之情。

结尾表达难舍之意,“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诗人当时流落到洞庭湖一带,虽然正值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季节,那里还是鱼米之乡,不过杜甫却因为囊中羞涩,只能借住在客船上,又不得不选择最便宜的食物充饥。

一个“悲”字,采用拟人手法,诗人不说自己依依难舍,而用乐景抒写悲愁。同时又借用春秋时范蠡的典故,表达出身在异乡、难以归还的焦虑和悲哀。

杜甫在暮年时写下的七律,开篇气势不凡,结尾却令人喟然而叹。全文先扬后抑,情感悲切,展现出杜甫暮年时的凄苦境遇。后来因为贫病交加,这位唐代伟大诗人竟然死于从潭州到岳阳的一叶小舟上,实在令人感慨不已,这首诗也是他临终前为数不多的作品,值得收藏和细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