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情怨,世代铭记

一风历史 2024-12-05 10:48:21

作者 景熟熟

在河南,有一条人工天河叫“红旗渠”,还有一条真正的天河叫“黄河〞。有诗为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郑州的惠济区,人们为纪念这滚滚而来的天河,修建了黄河文化公园和黄河湿地公园。这两大公园每天都迎来了不少人打卡留念。今天我们来到了黄河文化公园,望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凝视着一往情深的“母亲”雕像,我们的心情格外复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我们本应该感到幸福和激动。而我们却感到痛心和伤感。因为此时我们的脑海里涌现出了一个悲惨的地名:“黄泛区”、一部悲伤的电影《一九四二》。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标志性建筑物,炎黄二帝雕像)

(黄河岸边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温故“黄泛区”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什么叫“黄泛区”?“黄泛区”顾名思义就是黄泥沙於积,泛滥成灾的地区。它的面积之大,波及了豫皖苏三省,它泛滥的时间长达九年。那么有人要问:灾难深重的“黄泛区”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张真实的老照片,1938年6月9日黄河决口,中原大地泛滥成灾,良田淹没,村庄冲毁,一片凄凉)

且听我说,1938年6月9日,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本鬼子南下,丧尽天良,下令炸开郑州惠济区花园口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改道,黄水泛滥成灾,形成了“黄泛区”。从此黄河有了九年的泛滥期,带来了上百亿吨的泥沙於积,堆积黄沙於泥最厚达 8 米。“黄泛区”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它导致大量房屋被淹没,良田被毁,上百万的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九年灾害期间,“黄泛区”先后死伤150多万人。“黄泛区”就是一个苦难的代名词。它发生在中华民族最悲惨的时刻,它永远是中华民族心中难忘的一个痛。

(这就是1938年6月9日,国民党政府炸开的花园口大提黄河决口处)

国民党政府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企图用老百姓的血与肉、用我们“母亲”的躯体去挡住日本鬼子的铁蹄和刺刀。一个国民政府做出了如此愚蠢可恨,不得人心的决策。其结果又怎样呢?日本鬼子没能挡住,郑州沦陷,武汉沦陷,南京沦陷……我们可怜的“母亲”,躯体破碎,惨不忍睹。最可悲的还是生活在黄河两岸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惨遭坑害。诗人贺敬之写下了经典之句:“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你说这样的混账政府,老百姓能不恨吗?能不垮台吗?

(1938年6月9日,国民党炸开河南惠济区花园口大堤,黄河决口泛滥成灾。如今这立了一个碑,成了教育基地)

(公园里的界碑上,刻着黄河大堤被炸的时间,雕像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逃荒老人的头像,浑浊的黄水浪花,淹没了老人的脖梗、头顶,老人眼神呆滞、绝望,无奈地等待死亡)

勿忘“一九四二”

说了“黄泛区”,我还要说说《一九四二》。河南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拍成电影《一九四二》将 1942 年河南出现的一场大饥荒设定为故事背景,想必众多读者都曾观看过此部影片。然而,该电影既未阐释这场饥荒的成因,亦未阐明其何以发展至这般严重的境地。多数人或许觉得是战争造成的。但是许多学者、专家则认为追根溯源,1938 年的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才是始作俑者。中原大地万顷良田被淹没,无法耕作,那来粮食。加上黄水泛滥,环境生态遭严重破坏,水灾、旱灾、风灾、蝗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相互交织,在“黄泛区”频繁出现。最终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饥荒。为了活命,老百姓只有啃树皮、吃树叶、吃观音土。逃荒路上,卖儿卖女,能吃到一口野菜那都是奢侈。上百万的民众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影片《一九四二》的逃荒场景就是真实写照。逃荒的人潮滚滚而来,路边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倒下,却无人问津。据说有300万的人在这场大饥荒中丧生。300万呀!这是一个多么悲惨、可怕的数字。影片中一个外国记者惊恐而愤怒地说:“人可以有种种的死法,最不应该有的就是活活饿死”。

(影片中著名演员张国立饰老东家,带着一家老小逃荒路上,儿媳妇病逝,小孙子夭折,老东家绝望嚎泣的画面实在是震撼人心)

可怜逃荒路边骨,犹如春闺梦里人,无尽凄凉!

如今虽然那场灾荒已经过去82年了,但我们不能遗忘,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

感恩,伟大领袖毛泽东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这是一句治国安邦的千古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就在一代代领导人的胸中奔腾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誓言。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战局稍稍稳定,毛泽东主席于日理万机之中抽身,来到他日夜牵挂的黄河边。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专程离京视察黄河。他登上郑州邙山的一个小山顶,望着当年黄河决口的“黄泛区”,面对这条母亲河,心潮澎湃,忧思难抚,千叮咛万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郑州邙山小顶山,今天的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内。察看邙山水库坝址和黄河形势。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毛泽东主席的这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多年来在黄河两岸广为流传,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

1953年、1954年、1955年,连续三年,毛泽东主席都去了河南,每一次都要关切地询问黄河的治理情况。在他心目中,黄河是与人民连在一起的。

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龙羊峡、刘家峡、积石峽、青铜峡、三门峡……黄河上一个个大坝,一个个大型水电站相继建成并顺利投入使用。如今,奔腾不息的黄河上己经建起了18座大坝和水电站。每一座大坝的成功建立都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心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逐步实现了。

(1961年,三门峡大坝竣工了。它是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是集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旅游为一体的宏伟壮观的大坝)

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主席对黄河是情有独钟。自从第一次考察黄河后,毛泽东主席仍惦记着再次考察黄河。多次提出策马考察黄河 的设想。1961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到,他要视察黄河 。他说:“我很想恢复骑马的制度,不坐火车,不坐汽车。从黄河的河口,溯江而上,到黄河的发源地去看看〞。1964年,年逾古稀的毛泽东主席,开始准备第二次考察黄河的计划并将付诸实施。据警卫战士和一些工作人员回忆,各种物质都准备好了,连他的坐骑马匹都备好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第二次考察黄河的心愿。

“黄泛区”变成风景区

今天我们可以欣喜地告慰毛泽东主席,黄河安澜的千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手中已成为现实。当年的“黄泛区”,如今成了美丽的文化公园。公园内拥有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和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景色迷人。

黄河文化公园的五龙峰景区中心,有一尊汉白玉黄河母亲雕塑。题名:“哺育”,这是个必打卡拍照的景点。塑像通体呈乳白色,塑像中“母亲”头梳魏髻,身着唐装,怀抱一婴儿,容颜凝重高洁,表情端庄、惠美。“母亲”是黄河的化身,婴儿象征着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和母爱亲情。

(验证那段经典之言:“黄河原本不黄,因为容纳百川才变混浊,母亲原本漂亮,因为养育儿女才变得沧桑”)

我们登上了当年毛泽东主席眺望黄河的邙山一角。如今这里竖起了一尊高大的雕像,望着这尊雕像,我们的思维立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秋风萧瑟的岁月。那是一个深秋季节,凛冽秋风迎面吹来,毛泽东主席全然不顾,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波浪滚滚的浑浊黄水,不停地寻问工作人员,历史上黄河泛滥的情景。黄河是如何决口的?如何泛滥的?应如何防范?经一番认真、谨慎思考后他说出了那句既语重心长又铿锵有力的话:“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因为有了伟人的足迹与身影,这里的山有铮铮铁骨,这里的水有豪情万丈。在这神圣的景点旁,必须留个影。

五龙峰的山坡上那8根绿色的大粗管子十分的显眼,那是郑州市大型水利工程——邙山提灌站的主要标志。1970年7月为了解决郑州城市用水,郑州市委决定在此修建邙山提灌站。它的建成,为改善郑州城市和农田用水紧张状况起了极大的作用。滚滚黄河水通过这8根输水管科学的处置加工,然后送到自来水厂,再经过净化处理后送往千家万户,被誉为“郑州人民生命线”。

我们乘缆车轻松地登上了大禹山峰。这是黄河文化公园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山顶上矗立着大禹雕像,仿佛在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那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当年大禹治水,疏浚河道,用神斧劈山,造就了神门、鬼门、人门,故称三门峽。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敬业的精神更是让后人钦佩,感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大禹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和一尊雕像。

(大禹像,大禹是四千多年前的治水英雄,也是中国夏朝第一个皇帝。传说大禹为制服洪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尊塑像形象的刻画出大禹治水的光辉形象,瞻仰这尊塑像将鼓舞后人学习他科学的治水方法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黄河文化公园最大的景点是炎黄二帝塑像景区,气势恢宏。炎黄二帝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建造,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炎黄二帝庄严而肃穆,眼神深邃充满了智慧。它们面朝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的磅礴气势。炎黄二帝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目前这里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

黄河您锻铸了中原大地历史的厚重,也造就了中原文化的璀璨。如波涛万顷之大海,似巍峨千仞之太行。您将数千年的文明,根植于华夏的土壤。您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天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您见证了中原百姓千年的情怨,书写了中原大地变迁的悲壮诗篇。黄河安澜,国泰民安!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憎爱分明,永世不忘。

如今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念已深入人心。愿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永远是一条造福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幸福河。

(部分照片取自网络,作者在此表示感谢!)

2024年11月18日于家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