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原大战——各自想拳经四天的汤山会议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9-12 10:33:55

出西山碧云寺,不过一箭之遥,就是国民党元老李石曾住宅,傍晚,各大集团军巨头和来参加西山祭典的政要,已坐在李宅的客厅。

蒋介石似乎还沉浸在上午悼念孙中山的气氛中,两眼微红,面带戚色,内心却像翻江倒海一般。

离南京前,他曾与财政部长宋子文有一番长谈,宋子文长叹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国民政府财政支绌,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全国共有84个军,272个师,18个独立旅。全年经费,照目前编制,经常费共需54600万元,临时费共需9660万元,而全国每年实收入4亿元,加上新税也只能收入45000万元。”

这么大的窟窿哪里去补?难怪宋子文整天呈焦头烂额状。

蒋介石似有所料,他用眼睛盯着宋子文,向他讨主意。

“自非重新厘定军制,大加裁汰,实无以苏民生之积困。”

“好!”蒋介石心中喝一声彩,这主意撞到了他心里的痒处,他以期许的微笑鼓励宋子文拿出具体办法。

宋子文提出分三期裁兵的建议:第一期,准备;第二期,施行裁减半数;第三期,裁至50万人。

6月20日,全国经济会议在上海开幕,会议期间通过的《各期裁兵从事建设案》完整地体现了宋子文的上述主张,提出全国军费每月应定为4000万元,先削减军费26%。“军费压缩,兵额必减”。为即将召开的“编遣会议”敲响了开场的锣鼓。

为了配合全国经济会议的鼓噪声,蒋介石也于7月5日,即西山祭典的前一天发出通电,将裁兵问题提到关系党国存亡的高度,电文有云,“今日非裁兵无以救国,非厉行军政、财政之统一无以裁兵。我同志必当以真正之觉悟与全国人民切实合作,以完成此重大的职责。中正尤当竭其绵薄,与我同志共勉之。”现在,这份通电就放在每位与会者的面前。

冯玉祥满脸的不愉快,他还在为未能得到平、津而耿耿于怀。今天下午,北平临时政治分会宣告成立,该会成员是6月25日由中央政治会议临时会议决定的,以李石曾、冯玉祥、阎锡山、张继、鹿钟麟、赵戴文、蒋作宾、白崇禧、马福祥为委员。今日阎锡山、白崇禧、马福祥、鹿钟麟、蒋作宾等宣誓就职,冯玉祥固辞不就,公开地传达了他与蒋介石不和的信息。

冯玉祥知道蒋介石的心病,北伐时期,地方实力派扩张的太快,已经具备了与中央抗衡的实力。如他的第二集团军,据有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省,拥有8个方面军,21个军、53个师、5个旅;而第三集团军据有山西、河北及京津地区,拥有9个军、25个师、8个独立旅;第四集团军据有湖南、湖北、广西,拥有16个军,62个师,该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还控扼山海关至天津一线,张定璠控制着上海;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据有广东、广西两省,拥有5个军、21个师。

除了以上五大军事实力集团外,云南的龙云尚有滇军2个军、10个师;四川川军约有34个师,26个旅;这还不算已经回到关外、掌握30万东北军、克绍箕裘的少帅张学良。

相形之下,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满打满算不过20个军,其中 10个军系北洋旧部,4个军属友军,只有6个军为老班底。

这种腿比腰粗、趾与胫齐的外强内弱形势,是任何一个主宰中央政府的领导人不能等闲视之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的当务之急,即是进行裁兵减政,以巩固中枢。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办法当然是以正统面目出现,打起实现孙中山“建国大纲”的旗帜,顺理成章地提出“统一军政”的口号。

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所有人都听得出底蕴,实际上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削藩策”的继续延用。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刘邦实行分封制度。迨至文景时期,诸侯王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正如政治家贾谊比喻的“天下形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今不治,必为痼疾,”这种枝强干弱的状况,汉景帝时期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向景帝上了著名的《削藩策),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势力,“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进行削藩,吴王刘濞为首,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了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将晁错“衣以朝衣,斩东市”,叛军不仅不退兵,反而公开要夺皇位。景帝遂以武力镇压,大破叛军,七国都被废除。以后,历史上将皇帝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称为“削藩”。

蒋介石旧戏新唱,他一字一顿,辞酌句斟,“本党为解放民众而革命,破坏期间,民众已饱受不可免之牺牲,军事既终,若于军队问题无适当之解决,不独国家财政,不胜巨额军费之负担,人民膏血不能再应无量之供求。而以二百万少壮同胞之劳力,悉令弃置于不生产之军队生活,倘以实行裁兵,望国内军阀之觉悟,化兵为工之政策,博大仁慈,昭垂天下。今北伐完成,久困之民,渴望天日,值兹更始之际,合国防计划与兵工政策为整个之计议,确定兵额,分别裁留。以裁兵者强兵,且以裁兵促全国庶政入于正轨,此实千载一时之良机也。吾国之苦兵祸久矣,唯贯以革命之精神,乃可望彻底之解决。”

客厅里鸦雀无声,人人都在拭目以待,看看蒋介石拿出什么货色。

蒋介石早有准备,一努嘴,有人走进客厅,在每人面前放上一份《军事善后案》。

在这份善后案中,蒋介石提出:现在全国有300个师,准备裁汰250个师,留下50个师,准备每集团军留8师至10师,中央另建宪兵10师。

这分明是强干弱枝,按照这一方案,蒋介石至少可以控制20个师。所有人对这一点都洞若观火。

一阵难堪的沉默,冯、阎、李三大军事巨头眼观鼻,鼻观心,他们不准备贸然肯定或否定,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的对策,还没有私下的交易、联盟,弄不好就成了众矢之的。

蒋介石有点尴尬,一再解释,他没有任何成见,大家尽可以知无不言。

白崇禧清了清嗓子。他觉得蒋介石太急于求成,必致严重后果。一方面是年轻气盛,一方面自恃做过蒋介石的参谋长,他欠欠身做了即席发言:“第一,我不反对裁兵。但自古以来,“裁兵不难裁将难’,如果处置不当,纠纷立起。历史教训,值得重视。”

说到这里,他观察一下反应,不少人都频频点头,心有所感,唯蒋介石有点不以为然。

“第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边疆资源尚待开发,当前与其倡议裁兵,何如实施总理之兵工政策,使之实边。第三,如果在我国边疆成立若干军区,让各部队去从事开发工作,不但可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且可安置北伐有功的将领,使他们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白崇禧有点动情,当着蒋介石的面主动请缨,他是一个回族后裔,对建设西北地区有地利人和的方便条件。如果中央有实边这样一个宏伟计划,他自愿带广西子弟三五万人前往新疆,为开发边区作出贡献。

应该说,白崇禧的建议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失一种积极意义,可惜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有意识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将它置之一边。

7月11日,会议移地汤山继续举行。

汤山位于北平西北郊外,风景秀丽,树木葱茏,一道小河蜿蜒而过,间或有几座西式楼房掩映在苍翠之中,有人说这些洋楼都是安福系的曹汝霖、王揖唐等,用西原大借款得的“回扣”,为他们自己盖的。

参加西山会议的代表共有11人,白崇禧因赴前线准备进兵滦河而未能与会,但李济深、戴季陶却风尘仆仆在会议期间赶到了汤山,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蔡元培、张静江、李石曾、吴稚晖、李烈钧等见了面。

会议日程的安排很散漫,并没有议事细则,更像是一个座谈会,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但是,幕后的活动却很紧张,蒋介石私下问阎锡山,他对《军事善后案》的意见。

“冯总司令这头好说,他在新乡给部队训话,提出‘地盘要小,军队要少,工作要好’的口号,对编遣问题是很合作的。”蒋介石抬出冯玉祥压阎锡山,

阎锡山心中一动,冯玉祥在前往北平路过保定的时候,确实发过一个哥(7月5日)电,提出了统一军权,收缩军队,减轻民困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他担心蒋冯之间有秘密交易。

“冯焕章话说得漂亮,但也有牢骚。”阎锡山眨眨眼睛,不紧不慢,却是含刺带芒:“请你翻开历史看看,哪个人没有吃过冯的亏。”阎锡山甩下这两句话。

这种挑拨简直是赤裸裸不加掩饰,蒋介石却不辨其中之味。冯玉祥确有“倒戈将军”名声,有人对他在大革命前后的表现,作了40字的总结:“一信基督,二联俄共,三次逼宫,四次革命,五原誓师,六月反 共,七驱老于(于右任),八结中正,九存阴险,十分活动。”

以上总结,有褒有贬,有些是事实,但也有言过其实的。说冯玉祥反复多变,实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以一介寒武,混迹于旧军队,最终开府封疆,成为一方诸侯,个中艰辛,外人极难体会。长期在旧军阀营垒之中,面对复杂的派系斗争,不得不学一套保生存、求发展的本领。他需要找强者当靠山,又不敢过多树敌,总是利用各派的矛盾,在夹缝中生存;他不满旧制度,仇恨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革命,但一直没有找到正路,所以数次举兵,响应民主革命,但又瞻前顾后,进退犹疑。直系军阀吴佩孚曾把他比作三国时期的吕布,斥为“三姓家奴”,显然不无恶意。

以上这种偏见,不能不对蒋介石产生影响,他对冯玉祥的防范、抑制也就特别着力。

汤山会议开得不算成功,一开始还和风细雨,融融一堂,在座的还竭力保持君子风度,但一接触实质性问题,就立刻剑拔弩张。

刚从广州赶来的李济深站了起来,他与蒋介石的不和是公开的,黄埔练兵时期,身为黄埔军校教育长的李济深只要蒋介石在黄埔一天,他就绝不视事。蒋介石在他眼里,不过一得志小人,因此发言也就直来直去,无所顾忌。“若是天下为公,没有一个人反对的;若是天下为私,一定有人反对。把别人全部消灭,留着自己的军队,这种不公平的办法,万万要不得。像现在北伐的革命军队没有饷,反而派了许多人暗中去收编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张宗昌等反革命的军队,这是顶不妥当的事。”

蒋介石脸上白一阵、红一阵,眼睛里几乎冒出火来。

由于不是正式会议,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也犯不上就在此时大动干戈,据理力争。倒是吴稚晖、戴季陶一帮文人插科打诨,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一有争论,就出来打圆场,“好在国民党惯于会而不议,议而不决,这次的会议当然无伤大雅。”四天的汤山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在那份反映蒋介石意志的《军事善后案》上签了字。

1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