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汪海洋,就明白了太平军余部覆没,康王私心太重

聊聊历史 2024-09-05 08:23:53

嘉应州城外大战,汪海洋一马当先,杀入湘军阵中,直奔刘典而去。此时,叛徒丁太阳把汪海洋的位置告诉湘军,黄少春调来本部“洋枪队”,对着黄旗齐射,康王身受重伤,不治身亡。

丁太阳是叛徒,黄少春也是,他们都曾是太平天国将领,后来投降湘军。康王汪海洋,就是死于这2人手中。汪海洋殒命,太平军余部覆没也就不可避免了。

读懂汪海洋,也就明白了太平军余部覆没,康王私心太重。大敌当前,本应该团结一致,拧成一股成,太平军却继续内斗,兄弟阋墙,也是可悲。

1853年,太平军东征,从武昌一路杀到南京。沿途许多起义军纷纷加入,汪海洋也带着一帮人马入股,投入太平天国洪流中。

汪海洋是江湖大盗,胆子大,也足够勇猛,却得不到重用。因为,汪海洋不是两广老兄弟,杨秀清主政时代,他的戏份很少。

汪海洋崭露头角,在史书中留下浓重笔墨,始于1860年在广西宣布脱离翼王石达开,与70位将领带着20万杂牌军北上太平天国。

从1853年到1860年,7年时间汪海洋都没留下什么经典的战斗记录。不是汪海洋不行,而是没有机会,一直被雪藏。

天京事变前,汪海洋没资格,因为还轮不到他带兵。1857年跟石达开单干,但石达开不是打败仗就是在打败仗的路上,汪海洋更加没戏。

是金子总会发光,汪海洋就是这种人。1860年脱离翼王之后,汪海洋在江西遇见了李秀成、李世贤兄弟,便投入他们阵营,参与东征江浙。

东征期间,汪海洋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对手是左系湘军首席名将蒋益澧,跟最强悍的湘军劲旅过招。

蒋益澧有多厉害?都知道,李续宾号称湘军第一悍将,拿下武昌、九江,实则蒋益澧更猛。

没有蒋益澧死磕石达开援军,李续宾岂能专心围困武昌?没有蒋益澧突袭鲁港,李续宾也许栽在石达开手里。

蒋益澧干苦力活,却得不到好处,且恩师罗泽南被韦俊打死后,胡林翼偏袒李续宾,蒋益澧便不辞而别,回家休养。

湘军攻克武昌,蒋益澧居功第一。但是,胡林翼并没请他出来,让他一度被雪藏。后来,左宗棠组建楚军,主动找蒋益澧,让他主持浙江战斗。

汪海洋能打仗,也敢于搏斗,故而屡立战功,得以镇守余杭,独当一面。在余杭,汪海洋假装偷袭河堤,引诱蒋益澧来战斗,然后半路伏击,把湘军打得落花流水。

余杭之战,持续一年多,蒋益澧屡次受挫,干脆拼后勤优势,与太平军拼消耗。汪海洋屡次出城挑战,蒋益澧也不理会,他专注于偷袭太平军粮道。

1864年4月,天京危在旦夕,粮食断绝,洪秀全便下令各路将领前来勤王。汪海洋知道天京必定守不住,去勤王也是浪费兵力,还不如保存实力。

天京陷落,杭州、余杭都保不住,汪海洋觉得没必要与城池共存亡,便主动撤离余杭,跟着侍王李世贤一起去江西。

洪秀全很生气,痛斥侍王、康王有私心。汪海洋则以天京断绝,部队没有补给为由,要求先在江西筹集粮饷,等秋收之后再去勤王。

秋收,显然等不到了。1864年7月,湘军攻克南京,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到湖州,投奔黄文金。

李世贤、汪海洋没有勤王,还在江西弄到一批粮食,故而许多太平军溃败后都来投奔他们。汪海洋自己就拉起来10万人,声势浩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实力没有错,但不能一直保存实力,而不顾大局。显然,汪海洋就是这种人,他能打仗,但有私心。

湖州并非久留之地,洪仁玕、黄文金便掩护幼主去湖北找陈得才,然后进入陕甘建立根据地。

想要去湖北,谈何容易?湘军追击,沿途地主武装袭扰,困难重重。不过,只要李世贤、汪海洋愿意配合,在江西挡住湘军,幼天王还是有一线希望。

李世贤、汪海洋不愿意配合,因为他们瞧不起洪天贵福,且此时因没有参加京师保卫战,闹得很不愉快,故而选择离开抚州、建昌。

没有江西太平军配合,幼天王一行的结局可想而知。石牌之战,太平军覆没,洪仁玕、幼天王都被俘虏,押送南昌受审,然后凌迟处死。

幼天王遇难,李世贤、汪海洋则进入福建、广东作战。此时,从南京溃逃出来的太平军,石牌战败的队伍,也来投奔他们。

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太平军各部表现不佳,面对清军围住堵截,应该拧成一股绳,谁知汪海洋却继续内斗,想自己独揽大权。

黄金爱,纪王千岁,是李秀成的女婿,资格比汪海洋老,能力也强悍。黄金爱突围以后,身边亲兵所剩无几,便去投奔汪海洋。

汪海洋担心黄金爱夺权,不利于自己掌握兵权,便以“纪王叛变”为理由,夜袭黄金爱,将其处死,身边亲兵也被杀。

黄金爱被杀,太平天国的颇有怨言,但没人敢说出来了。此时,李世贤被左宗棠主力围攻,在漳州陷入困境,便派人向汪海洋求助。

汪海洋不积极,继续保存实力,导致李世贤全军覆没。李世贤躲进深山老林,但没有忘记要抗清,于是昼伏夜出,去广东镇平投奔汪海洋。

李世贤的结局,与黄金爱一样,都被汪海洋处死。那么,汪海洋是想投降清朝,换取荣华富贵吗?答案是否定,汪海洋有私心,但绝无投降的可能。

吞并李世贤残部后,汪海洋便率主力杀入嘉应州,先找个地方过年,然后寻找机会北上,在江淮发展,东山再起。

1865年底,汪海洋攻克嘉应州。旋即,左宗棠率湘军主力到来,在城外挖掘长壕,构筑堡垒,准备困死太平军。

左宗棠能打仗,但湘军想拿下城池很难,因为汪海洋手中有一支劲旅,是当时野战能力最强的叛变“霆军”,让清军吃尽苦头。

1865年初,朝廷下令“霆军”去西北作战,追击捻军。但是,“霆军”已经很久没发放饷银,黄矮子一怒之下,把主将宋国永囚禁,然后带着8000兵马投奔汪海洋。

鲍超所部“霆军”,也就18000余人,黄矮子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也正是因为“霆军”纪律太差,清朝在尹隆河之战后,下令遣散霆军,鲍超辞官回家。

有这些“霆军”加入,太平军战斗力瞬间上了一个档次。汪海洋经常率兵出城作战,破坏湘军防御工事,为年后突围做准备。

汪海洋勇猛,“霆军”更能打。不出意外的话,太平军从嘉应州突围以后,无论是按照原定计划去江淮,还是在两广,都让清军付出更大代价。

但是,由于汪海洋私心太重,杀了许多前来投奔的太平军将领,让将士们心寒。丁太阳,原来是天地会首领,后投奔太平军,对汪海洋意见很大。

丁太阳不满汪海洋杀自己人,汪海洋又想继续吞并友军。如此,丁太阳眼看太平军大势已去,干脆投降湘军,把枪口对准了汪海洋。

1866年初,汪海洋像往常一样,亲自带兵出战湘军,在阵中来回冲杀。殊不知,丁太阳已经观察了很久,把汪海洋位置告诉黄少春,湘军枪弹齐射而来,康王殒命。

没了汪海洋,嘉应州太平军群龙无首,谁也不服谁。偕王谭体元名义上是主帅,却管不了胡永祥,也无法约束三江两湖籍太平军,结果被湘军各个击破。

嘉兴州惨败,南方太平军余部覆没。此战,从南京突围出来的将士、大臣,以及从江浙转移出来的太平军,都全部殒命,史学家将其视为太平天国彻底灭亡的标志。

北方太平军,主要是赖文光,他名义上是捻军首领,但麾下兵马太少。如此,赖文光与张宗禹、任化邦、张禹爵、牛宏升、李蕴泰重组之后的军队,学界多以“新捻军”命名,也有部分称之为新太平军。

5 阅读: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