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种植韭菜,已有超过3000年的种植历史,是原产自我国的蔬菜类型。
因它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是蔬菜中的荤菜,且种植管理过程相对简单,四季都能食用,深受消费者欢迎。
实际,种植韭菜过程,日常管理中的点滴疏忽,如病虫害、草害、缺肥缺水等,都能造成苗黄叶枯株弱,商品属性降低。
农村俗语:“韭菜不倒根,叶子瘦成针”,意思就是说韭菜要定期倒根,要不韭叶就要变得细瘦,食用口感变差。
想要避免这类问题出现,就要明确韭菜倒根的原因、作用和方法,为韭菜植株茁壮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倒根原因当韭菜种植完,过3-4年时间,无论是种植的外部环境,还是植株自身的生长态势、生理机能和抗逆能力,都已出现较大改变。
养分病虫问题。同类型的蔬菜,在同个田块持续的种植,因植株吸收的营养物质趋同,就会造成营养元素短缺,缺素症状明显。
韭菜是同样的道理,当它连续生长3-4年的时间,就算整个过程中施肥追肥再科学合理,田间的营养物质供应都要失衡。
除此以外,同类型的蔬菜病虫害基本相同,病菌虫害残留在土壤中,种群数量规模不断累积,集聚成害,威胁植株的成长发育过程。
植株跳根问题。韭菜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跳根是普遍常见的生物学特性,它是由韭菜植株的分蘖造成。
因为分蘖是出现在接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这决定着新的蘖芽是在原植株上边,蘖芽逐渐成为新的分蘖,新须根同样是在原根系的上边。
随着植株分蘖数量的增加,分蘖位置伴随上移,新根系接近地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跳根,跳根起到的作用有:
能使植株形成类似葫芦头的肥大根节,根节越肥大贮藏的养分越多,优点是能促苗早发,增加产量,缺点是使根茎外露,散撮和倒伏。
倒根作用韭菜倒根是改善跳根的有效措施,能够改善苗情,减少弱苗黄苗,能够改善产情,提高产量,能够改善质量,优化食用口感。
弱苗变壮苗。通过倒根,能避免跳根带来的问题,促进新根萌发,便于植株更加高效的利用田间的水分、养分和光照,使得弱苗变成壮苗,长势旺盛。
增加韭菜产量。随着韭菜的长势越加旺盛,植株的抗逆能力越强,更好抵御病虫草等外部威胁,能延长韭菜的收获周期,获得更高的产量。
改善韭菜品质。韭菜的植株老弱,抗逆能力降低,叶片黄化瘦弱,商品属性大打折扣,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减弱。
倒根完,植株长势缓慢恢复,营养物质的运输转化和光合作用能力增强,茎叶肥壮鲜嫩,食用口感舒爽。
倒根方法虽然韭菜的倒根看起来简单,但管理技术要求高,分为前期准备,中期倒根策略制定和后期的种植管理。
选择时间。种植完韭菜第三年时间,就要检查植株生长情况,如有突出的跳根问题,长势羸弱,就要及时倒根,长势旺盛,倒根时间就要选择第四年择机开展。
具体的倒根时间要避开夏季高温期,选择在温和的春或者秋季,秋季的9-10月为最佳,能空出1-2月的重新生根期,以确保韭菜植株能满根越冬,提高成活率。
起根选地。正常情况,韭菜起根要选择在晴天,剪掉毛根,只留鳞茎,再高温晾晒1-2天或者喷施药剂多菌灵,以灭除潜藏在根系里的病菌和虫害。
新的种植地块选择,避开种过韭菜的田块,以避免重茬种植,需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条件良好的田块,并用选腐熟农家肥和复合肥为底肥。
种植管理。种植韭菜密度要根据水肥,灵活调整,过密采光通风能力弱,有碍光合作用开展,养分不足,植株长势弱,过稀疏,土壤和水肥利用不足,资源浪费。
栽种完韭菜,要定期进行浇灌施肥,促进植株根系延伸拓展,定期检查病虫草害,要遏制相关问题的大规模爆发。
因此说,韭菜种植完3-4年的时间,根系就要老化,显性表现就是产量和品质降低,遇到该类问题:
要选择春秋季,视苗情长势,择地铺肥,进行倒根,以促进植株长势旺盛,延缓衰老期,改善韭菜品质,增加商品属性,提高经济收入。
山里的野韭菜指头那么粗,谁来到根
那都是有人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