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六个根基:献给2025

秦朔朋友圈 2025-01-02 01:50:51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庆祝新年

记得2024年新年前后,我写的是《6个开场白,6个结束语 |写在2023岁末》,想把中国古代经典中的“终始思维”送给秦圈的朋友们,因为“终始思维”是中国古人的生命心法。

今年,我就写《人生的六个根基》吧。有了“终始思维”,有了“人生根基”,那你的人生一定会六六风调,和合雨顺。

首先,不管2024年过得怎么样,2025年还是要有所期待的。

孔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给中国人的世间提醒,因为中国人相信的是此世,相信的是“此世之饱满,此世之灿烂”。

中国文化中没有来世性格,没有彼岸文化,只相信今生今世,对来生来世的观念坚决不理会。难道这是受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吗?

不怕因,只怕果。这是很多人心底里的底层观念。殊不知,因果相随,福祸相依,上下相倾,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皆是因果。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殊不知,因果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所以中国人常说,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会报。

我们心里这么明白,为什么还是凡事不管不顾呢?重情讲理的中国人,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重情多的是情绪,讲理讲的是伦理,是关系,是亲疏,是利益,是人情世故。

一天晚上,女儿打来电话,她想和我聊聊人生。她和我们谈到同学往来之间的人情世故,我说,人在世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无依无靠的,甚至是孤独的,学会和自己在一起,才是人生的重要功课。

人世间看上去人来人往,但真正让你牵挂或者牵挂你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或是父母,或是子女,或是兄弟姐妹,或是亲友故交,这个数字一定是个位数。

因为人本来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真正陪着你的没有太多人;你所看到的那么多人,只是名利绕身的短暂纠缠而已。

我告诉她说,你要把目光从外转向内,从关注他人转到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提升。

当你目光向外的时候,生活中的消耗就不会停止,内心的自我拉扯也不会停止,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与其依靠他人,不如叫醒自己。

孔子是中国人中最清醒的人,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清醒的。

所谓的清醒其实是一种“自我叫醒”的智慧,不然他就不会说出那段人人尽知的生命模式了。

摇摇晃晃的2024年总算过去了。在这个乍暖还寒时节,有时静静地想一想,当下和未来的事,自己和身边的事,总觉得有些无缘无故的忧伤。

大家为什么总在争一些不重要的东西?

这个世界为什么越来越开放了,而人人却依旧在下坠?

我们仍处在某种后遗症中吗?

总有点这样的感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艰难的,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问号,我们走过的春夏秋冬,何时才是个头啊?

如今的生活越来越有一种感觉:凡事皆悬而未决。这有点像波粒二象性,是与非之间,善与恶之间,好与坏之间,似乎一直看不到果敢而充满阳光的显现。

2020年之后的这几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说不尽的难与苦,或不甘,或埋怨,或痛苦,或伤心,或难过,或萎靡,或不振,或内卷,或躺平。天降福祸,自古就是中国人的定律。人间所有的磨难其实都是天意,对现在对未来,我们都不能太乐观,都不能太悲观。

有人说,只要想想往后的日子,那我们现在度过的每一天,都会是将来最好的一天,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太过悲观。因为古人早就告诉过我们这样的生活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结构性非常不稳定的状态下,老问题不会消失,新问题也会随时出现。其实,老问题和新问题只是一个问题出现的时代、时间和空间不同而已。

当你躲避了一个老问题时,另一副模样的新问题一定重新找到你。因为新旧问题就是一对因果的此起彼伏。

不管是实际的挣钱糊口,还是精神的保守与凋零,它们如冷空气般蔓延,冻住人性中柔软的部分。慢慢地,身边陷入一种怪象,人们越来越无法庆祝纯粹的快乐,执着于痛苦的定义权,共识几乎无法存活。

天真地活在世上,是小孩才拥有的能力。那我们还能重新拥有这样的生命力吗?

记得作家卡尔·克瑙斯高在给女儿的信中提起了生命的含义:

“在孩子眼中,生命是不言而喻的。生命会为自己说话:不管它是好是坏,都无关紧要。这是因为孩子们并没有在看世界,没有关注世界,也没有思索世界,但他们深深地沉浸在世界当中,无法区分世界和自身。当他们终于分得清了,他们和世界之间产生距离的时候,问题就会浮现:是什么赋予了生命活下去的意义?”

这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思考过的终极命题,这也是我们都无法绕过它带来的迷茫和成长。有人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件最大的麻烦事,只有做事才能让生命本身变得有趣并呈现其价值,否则,维持生命就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这和孔子的观点很相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说到底,生活是由“追问”和“完成”交错而推进的。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习惯于问题的“得以解决”,不喜欢问题的“悬而未决”,但是如今“悬而未决”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悬而未决”,越来越多的“无法落地”,这也使得我们对一种确定性的追求日渐迫切。

“悬而未决”是这个时代的波粒二象性的现实纠缠。我们对世界人生问题的思考,从来都是没有终极答案的。或悬而未决,或左右为难,有时静下来想想,生存下来才会可能有最好的答案。

因为唯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存在,你才有机会不动声色地燃烧和绽放,才会慢慢生长,慢慢开花,才会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

古人读书有小学也有大学,孔子说的那句“吾十五而志于学”,说的是大学。

那中国古人的小学都学些什么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你看看古人多智慧啊,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传的是做人之道;所谓授业,授的是做事之业;所谓解惑,解的是人生之惑。

这才是生命之应然。我们有时看历史上的中国人,其实并没有我们这个时代那么的富足、焦虑、不安。

这个阶段在孔子看来,你进入大学之前首先要掌握必要的生存本领;有了这个本领,你才可以进入大学,才能求得大学之道。孔子设计的生命模式就是从15岁开始的。

如果按照古人的这个设计,6岁上小学,经过九年基础教育的学习,15岁也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了;再经过四年本科两年硕士学习,其实21岁完全可以进入社会闯荡了。

这样一来,再经过九年的社会学习,生命的格局也就会越来越大,人格的锤炼也越来越成熟了。

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都耽误了很多年,当我们奔赴社会接受锤炼的时候,我们已悄悄地来到30岁的门槛了。

经过十年的社会锤炼,这个时候,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也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面对30岁的人生我们就不再会感动迷茫和不安,有的多是憧憬和淡定、确定和秩序。

“吾十五而志于学”,这是一个“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求学过程,需要是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定力。

15岁到30岁的根基是圣贤学,或者说是哲学,这是“潜龙勿用”的阶段,是“学而时习之”的阶段,是人生的筑基阶段,要的是失败的经历,因为30岁开始才是成功学的阶段。

30岁到40岁的根基是成功学,是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的阶段,是拼命打闯的阶段,是成家立业的阶段,是多做尝试多给人生一些可能的阶段。这正是我们“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阶段。

你若想走向成功,需要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强毅力。当你经历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洗礼之后,你的生命已经攀升到更高的维度了。

这个年龄首先要做事,不停地做事,看淡成败得失。只有不停地去做事,把一个正确的事坚持做下去,当你做出点成绩,做出点高度时,你的自信力、领导力才会显现,你才会遇见你生命中的“大人”,人生中的贵人。因为这个世界,做事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筹码。

40岁到50岁的根基是心理学,是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的阶段,是人生基本定向的阶段,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是认识你自己的阶段,是人生不惑的阶段。

此时的你,悄悄地来到了不惑之年。这个阶段的你,需要的不是像三十岁时的那个不停做事的状态,而需要“惕龙乾乾”。因为你的成功带来的不全是喜悦,同时带来的还有烦恼,因为生命本来就是

0 阅读:23